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发明人: 马瑞昆;张全国;贾秀领;姚艳荣;张丽华;杨利华
专利号: CN200810079948.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鲜食玉米一年两种多收栽培技术,本技术包括以下步骤:于早春比正常种植期提前15~20天覆膜播种第一茬鲜食玉米;春播鲜食玉米于上数第二果穗及以下果穗吐丝后2~3天采摘幼嫩果穗作为玉米笋,保留上数第一果穗正常授粉和灌浆;春播鲜食玉米收获前5~7天,于行间或株间套播第二茬夏播鲜食玉米;适时收获春播鲜食玉米果穗后,立即收割春播玉米茎叶秸秆;夏播鲜食玉米于上数第二果穗及以下果穗吐丝后2~3天采摘幼嫩果穗作为玉米笋,保留上数第一果穗正常授粉和灌浆;适时收获夏播鲜食玉米果穗后,立即收割春播玉米茎叶秸秆。本发明的技术可使一些按常规种植技术无法实现一年种植两茬鲜食玉米的寒冷地区实现一年两种多收,提高土地利用率及种植效益。
- 相关文献
[1]冀丰223玉米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研究. 耿香利,张全国. 2013
[2]河北省地方标准冀单29(冀丰58)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傅万新,李九云. 1998
[3]肯尼亚杂交玉米新品种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马春红,温之雨,董文琦,周广成,王世才,马红霞,赵璞,Samuel Gudu. 2019
[4]玉米新品种冀玉1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宝强,张动敏,宋炜,陈玲,龚瑞平,张文英. 2016
[5]优质高产中早熟玉米新品种冀玉5817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王江浩,缴瑞华,尤帅,赵爱菊,于翠红,高增玉. 2015
[6]高产稳产大穗玉米新品种冀玉90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魏剑锋,王宝强,郭瑞,李兴华,宋粮,张动敏,张全国,王江浩,王立伟,李荣改,宋炜. 2022
[7]河北低平原缺水区油葵-夏玉米套播栽培模式及高产栽培技术. 李积铭,宋聪敏,李爱国,李和平. 2014
[8]高产高淀粉玉米新品种冀玉757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李兴华,张全国,魏剑锋,王江浩,王立伟,李荣改,王宝强,张动敏,宋炜. 2022
[9]优质高产玉米杂交种金秋963的选育及应用. 李爱国,李和平,张文英,刘清朗. 2008
[10]早熟玫瑰香味葡萄新品种‘黄金蜜’. 郭紫娟,韩斌,刘长江,袁军伟,李敏敏,尹勇刚,孙艳,贾楠,赵胜建. 2022
[11]我国黄肉桃育种研究进展. 马之胜,贾云云,王越辉,陈江玉. 2011
[12]脆肉型葡萄新品种脆光的选育. 郭紫娟,韩斌,刘长江,李敏敏,尹勇刚,孙艳,贾楠,袁军伟,赵胜建. 2021
[13]草莓新品种‘石莓6号’. 杨莉,李莉,杨雷,郝保春,张建军. 2009
[14]晚熟无核葡萄新品种‘红峰无核’. 师校欣,杜国强,杨丽丽,乔月莲,黄成立,王素月,赵跃欣,魏晓慧,王莉,齐向丽. 2022
[15]鲜食加工兼用桃新品种‘旭金’. 张鹤,安秀红,田义,曹洪波,马爱红,李建成,张新忠. 2024
[16]河北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王延兵,李魁英,安洪周,宋炜,和剑涵,魏剑锋,付文涛,高增玉. 2024
[17]硝酸镧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郭秀林. 1999
[18]河北省种植业技术发展轨迹与未来方向策略. 杨金深. 2001
[19]中国北方半干旱区农业的持续发展与技术策略. 李广敏,杨金深. 1997
[20]河北滨海盐碱地水稻旱直播技术. 杨雅华,李海山,张薇,孟令启,李建广,张启星.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基因型玉米杂交种选育二环系的效果研究
作者:崔婧婧;于玲玲;郭强;张全国
关键词:不同种类玉米;二环系;产量;抗性
-
长期定位条件下氮肥对小麦面粉及面条品质的影响
作者:姚海坡;姚艳荣;班进福;张经廷;韩江伟;吕丽华;董志强;贾秀领
关键词:施氮量;优质小麦;面粉品质;淀粉糊化特性;面条评分
-
有机肥替代氮肥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崔永增;韩江伟;姚海坡;姚艳荣;吕丽华;贾秀领
关键词:小麦;有机肥;氮素积累;氮素运转
-
玉米果穗湿储技术与装备分析
作者:张丽华;李谦;张峰;籍俊杰
关键词:玉米果穗;湿储技术;装备
-
河北山前平原夏玉米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作者:翟立超;张丽华;贾秀领
关键词:夏玉米;机械化;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
播期对小麦产量形成及株型结构的影响
作者:吕丽华;吴立勇;李谦;刘朝芳;姚艳荣;贾秀领
关键词:冬小麦;播期;产量;生长发育;株型结构
-
抗逆广适小麦品种共性特征分析
作者:吕丽华;韩江伟;张经廷;董志强;孟建;贾秀领
关键词:冬小麦;品种筛选;株型特征;生理特征;产量构成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