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一等奖
关键词: 南方;避雨;关键;雨;葡萄;技术;关键技术;栽培;研究与应用;研究;技术研究;避雨栽培
第一完成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获奖时间: 2011
摘要: 我国南方多雨地区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不适合葡萄栽培的区域,上一世纪80年代初,上海等地相继引进巨峰葡萄,取得极大成功,亩收入当时曾达到2000多元。但多雨和高地下水位导致病害严重和品质不高。为此,上海、浙江一些单位开展了葡萄塑料膜避雨栽培的探索性研究,肯定了其防控病害和提高果实品质的效果。上海市高教局和上海市科委相继在20世纪90年代初立项,研究葡萄避雨栽培。1996年夏天,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在上海召开了首届南方葡萄学术讨论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避雨栽培技术的研讨和现场观摩,这次会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不少葡萄园开始了葡萄避雨栽培的尝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避雨栽培葡萄果实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及安全性受到消费者的肯定,葡萄避雨栽培如雨后春笋在各地蓬勃发展,但栽培技术和避雨设施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南方产区避雨葡萄的产业效益。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优势产区优质葡萄发展方案及现代栽培与技术”(项目编号:3-39)立项启动。南方多雨产区的教科研与生产单位参加了该项目,就避雨栽培关键技术开展了联合攻关。2008年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MYCYtx-30)启动,南方多雨产区的岗位科学家和综合实验站长也将大量的经费和精力投入到避雨栽培技术的研发中。经过几年的联合攻关,在避雨栽培用新品种引进与选育、避雨设施的开发、栽植和整形修剪、生产管理信息化等方面都取得积极进展。 (1)任务来源:农业部农业公益行业(农业)科技项目“优势产区优质葡萄发展方案及现代栽培与技术”(项目编号:3-39)。 (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本项目属于果树学领域。全球主栽的葡萄品种多为欧洲葡萄(Vitis Vinifera.L),起源于黑海与里海之间的干燥区域,在其长久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喜干燥气候的生物学特性,在多雨湿润地区生长,病虫害严重。我国南方多雨地区的雨量都在1000mm以上,葡萄栽培必须采用避雨的方式才能避免病害为害、获得安全优质的产品。 (3)性能指标: 合同指标:①构建南方葡萄促成和避雨栽培模式在各基地示范;②葡萄品质物候期、生长发育过程及技术操作过程的照片拍摄;③南方葡萄生产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开发(精准栽培专家系统开发)。 目前项目实际达到的性能指标:①总结、构建了南方各主产区的栽培模式。形成了“促成避雨栽培”、“避雨栽培”、“简易竹片连栋避雨棚促成栽培”、“小环棚避雨栽培”和“棚架整形超短梢”等6个技术规范,并进行了大面积示范。②对南方多雨主产区的主栽新品种进行了物候期的详细观察,搞清了发育规律。③规范了竹片避雨小环棚的结构,开发出“高碳钢镀锌铅丝避雨棚”和“葡萄简易促成避雨栽培用抗台风钢管拱架水泥立柱连栋棚”等低成本的避雨棚设计和建设技术。④开发了避雨栽培土壤水份供给临界值,果实膨大期为-50mbar,成熟期为-140mbar。⑤在南方葡萄生产管理信息化方面,开发出基于神经网络和机器视觉的 “葡萄小博士(Smart-grape)” 手持式智能辅助决策终端,该终端系统具有南方葡萄栽培知识阅读、病虫害辅助诊断和灌溉施肥辅助决策、环境信息无线采集、自学习型增强数据库功能及基于3G手机的无线对接服务器功能,并建立了南方葡萄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http://grape.sjtu.edu.cn)(服务器),为“葡萄小博士(Smart-grape)” 手持式智能辅助决策终端提供数据库服务。 (4)与国内同类技术比较:避雨栽培虽然是我国南方葡萄栽培的一种特有的方式,但在避雨设施、栽植方式、树形和省力化修剪技术、花果穗管理技术方面技术水准高于国内其他区域。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会长、北京农学院教授晁无疾教授就曾多次指出,“北方的葡萄有气候的优势,南方的葡萄有技术优势”。 (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项目组由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教科研单位组成,汇集了南方葡萄育种和栽培的权威专家进行联合攻关。选育和认定引进新品种15个。制定南方葡萄栽培技术规范7项,申请专利4项、授权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个,发表学术论文25篇。在适合我国国情的低成本避雨设施开发、种植技术、树形和简化修剪技术及水分精准调控、葡萄生产管理信息化方面的工作具有创新性,处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对南方多雨地区葡萄产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6)作用意义:项目在我国南方主要省、市、区推广,建立核心示范园18063亩,示范推广78700亩,辐射推广面积317650亩,增收节支16.8767亿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7)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 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目前推广应用范围扩展到长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各省市,连北方的部分省市也在开展避雨栽培的尝试。随着我国葡萄产量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和品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避雨栽培将会得到更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存在问题:葡萄避雨栽培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避雨设施一次性投入过大,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同时修剪等技术难度过大,农民不容易掌握。本项目开发的低成本避雨设施、简易修剪技术等规范性技术,将会减少农民负担、降低劳动力的投入,降低成本。 改进意见:加大技术的辐射和推广力度,通过技术培训,基地示范等措施,增加农民对该项目技术的认识,惠及更多的农民兄弟。
- 相关文献
[1]三峡库区涪陵葡萄设施避雨栽培技术研究. 程建徽,黄力,宋明华,洪传美,毛英杰,吴江. 2019
[2]适宜南方省力化栽培的葡萄新品种与技术措施. 程建徽,魏灵珠,郑婷,吴江. 2014
[3]杨梅矮化早结丰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樊树雷,徐国钧,傅明良,戚行江,梁森苗,郑金土. 2019
[4]我国茭白新品种选育和高效栽培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陈建明,何月平,张珏锋,郑寨生,张尚法,王来亮,姚岳良. 2012
[5]我国茭白有害生物防治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陈建明,张珏锋,钟海英,李芳. 2016
[6]山核桃林下套种多花黄精试验初报. 王雅娟,高媚,何浙华,姜武,刘彩娟,谢吉林,丁德根,陶正明,余琳. 2019
[7]南方红地球葡萄优质稳产设施栽培技术因子研究. 程建徽,吴江,陈俊伟,杨夫臣. 2006
[8]紫花苜蓿在浙江海涂上的农艺性状表现. 朱卫东,郑会超,张晓锋,姜俊芳,周卫东,蒋永清,杨仲一. 2008
[9]南方甜樱桃花果期管理技术. 董梦梦,吴延军,朱跃进,武凯翔. 2018
[10]我国主要低产水稻冷浸田养分障碍因子特征分析. 柴娟娟,廖敏,徐培智,解开治,徐昌绪,刘光荣,杨生茂. 2012
[11]南方欧亚种葡萄引种评价和栽培技术研究. 吴江,程建徽,谢鸣,王华新,陈俊伟,杨治元. 2006
[12]避雨栽培对‘东魁杨梅’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初报. 胡余楚,徐红霞,陈俊伟,胡凌伟,谢鸣. 2010
[13]10个牡丹品种在杭州避雨栽培下的引种表现. 马广莹,邹清成,刘慧春,周江华,朱开元,詹菁. 2014
[14]避雨设施栽培对中晚熟水蜜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肖金平,常路伟,张慧琴,谢鸣,古咸彬,熊彩珍,吴大军. 2019
[15]避雨栽培对'红阳'猕猴桃光合作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古咸彬,郭书艳,陆玲鸿,宋根华,谢鸣,张慧琴. 2021
[16]不同颜色避雨膜形成的光质环境对杨梅果实成熟和品质的影响. 戚行江,郑锡良,李小白,张淑文,任海英,俞浙萍. 2021
[17]避雨栽培对南方甜樱桃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 袁玥,吴延军,武凯翔. 2019
[18]避雨覆膜等栽培措施对槜李果实品质的影响. 张杰,马常念,马良,陈驹,肖金平. 2017
[19]不同避雨栽培模式对水蜜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 孙奇男,樊树雷,陈妙金,陈威,程嘉瑜,顾清. 2023
[20]日本草莓生产现状和最新动向. 蒋桂华,谢鸣,张慧琴,孙崇波.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WGCNA分析CPPU和TDZ对天工墨玉葡萄香气影响及关键基因挖掘
作者:郑婷;向江;魏灵珠;吴江;程建徽
关键词:葡萄;香气;氯吡脲(CPPU);噻苯隆(TDZ);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
-
浙江8份特异刺葡萄种质资源植物学特征及扦插特点分析
作者:郑婷;魏灵珠;罗飞雄;郑伟尉;向江;梅建平;吴江;程建徽
关键词:刺葡萄;SSR;扦插;生根
-
无花果优质安全生产技术
作者:郑婷;魏灵珠;钱继昌;程建徽;向江;吴江
关键词:无花果;栽培技术;病虫害;苗木繁育;优质高产
-
基于不同方法综合评价浙北平原地区101份鲜食葡萄果实品质
作者:陈烨锜;庞柳;陈小央;郑婷;向江;魏灵珠;吴江;徐凯;程建徽
关键词:鲜食葡萄;果实品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
"天工墨玉"葡萄大树冠种植双天膜促早栽培技术
作者:俞姗姗;向江;郑泽湾;吴江;程建徽
关键词:天工墨玉;大树冠;双天膜促早;“H”形架
-
植物病原菌Nep1-Like蛋白研究进展
作者:向江;程建徽;魏灵珠;吴江
关键词:植物病原菌;NLP蛋白;细胞毒性;免疫反应;致病机理
-
鲜食葡萄新品种天工玉柱的选育
作者:程建徽;魏灵珠;向江;郑婷;吴江
关键词:鲜食葡萄;新品种;天工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