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环境;药用成分;成分;地理;变异;药用;机制研究;艾;研究;机制;地理变异;艾纳香;基因
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4
- 相关文献
[1]科研院所重大事项督导机制的研究与创新——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为例. 陈刚,范武波,邓远宝,温春生. 2011
[2]中药艾总DNA的提取及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王惠君,王文泉,卢诚,王海燕,陈新. 2015
[3]传统中药艾种质资源的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惠君,卢诚,黎明,陈友. 2015
[4]中国药用灵芝及名称使用商榷. 吴兴亮,宋斌,赵友兴,文庭池,黄圣卓,林敏. 2013
[5]拟石莲花属的国际研究进展. 徐丽,陈旖旎,高玲. 2021
[6]菠萝叶刮麻机的噪声特性及其控制. 邓干然,张劲,欧忠庆,李明福,连文伟. 2010
[7]麝香百合T-DNA插入突变群体的筛选. 刘菊华,徐碧玉,谭光兰,金志强. 2006
[8]细胞分裂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在植物叶片抗衰老基因工程研究中的应用. 张治礼. 2000
[9]栽培艾纳香单株左旋龙脑和总黄酮含量变异分析. 于福来,黄梅,庞玉新,王丹,谢小丽,陈振夏. 2014
[10]艾纳香野生种群克隆多样性及克隆结构研究. 庞玉新,王文全,张影波,莫廷辉,袁媛. 2010
[11]艾纳香黄酮类物质生物合成途径分析. 夏奇峰,赵致,刘红昌,官玲亮,庞玉新. 2016
[12]氮磷钾配施对艾纳香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蓝惠萍,王丹,杨全,庞玉新,陈策,陈振夏,黄梅. 2017
[13]药用植物艾纳香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研究. 庞玉新,王文全,张影波,刘国道,莫廷辉. 2009
[14]艾纳香遗传多样性的SRAP和AFLP对比分析. 张影波,袁媛,庞玉新,王丹,胡璇. 2016
[15]艾纳香本草考证. 庞玉新,谢小丽,陈振夏,杨全,王凯,胡璇. 2014
[16]艾纳香脱氢酶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白琳,官玲亮,查英,于福来,王凯,谢小丽,庞玉新,陈松笔. 2020
[17]艾纳香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韦睿斌,庞玉新,杨全,吴丽芬. 2014
[18]艾纳香化学成分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 黄梅,于福来,庞玉新,陈策,刘立伟,陈振夏,官玲亮. 2016
[19]镁对生长期艾纳香内源激素、产量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王丹,蓝惠萍,张影波,胡璇,陈晓鹭,陈振夏,庞玉新,于福来. 2020
[20]艾纳香叶片干燥前后的左旋龙脑含量比较. 庞玉新,胡雄飞,王凯,胡璇,陈振夏,王丹.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草豆蔻果挥发油代谢组及抑菌活性时空特异性分析
作者:田琴;胡璇;王丹;黄英;江芊;陈振夏;王清隆;陈晓鹭;于福来
关键词:草豆蔻;果皮;种子;挥发油;代谢组;抑菌活性;农业废弃物
-
南药裸花紫珠的药理活性及其在单胃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作者:林雨;武洪志;于福来;胡诚军;王定发;吕仁龙;冀凤杰
关键词:裸花紫珠;药理活性;作用机制;单胃动物
-
基于ChatGPT信息增益的男性不育研究热点和趋势评估
作者:陆俊宇;王姣;刘行云;何孟桥;吴蓉蓉;詹超英;陈俐鲭;张影波;沈百荣
关键词:男性不育;ChatGPT;文献计量学;主题建模;信息增益;人工智能
-
艾纳香特选种质组培特性及克隆后代L-龙脑含量比较研究
作者:谌婉赟;黄梅;于福来;罗雪婷;杨跃生;黎行飞;陈振夏;黎玉兰;庞玉新;陈晓鹭;刘育辰
关键词:艾纳香;L-龙脑;组织培养;胺鲜酯
-
基于植物性状和挥发性成分的罗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张亚娇;于福来;元超;陈晓鹭;谢小丽;王凯;黄梅;陈振夏;官玲亮;陈松笔
关键词:罗勒;植物学性状;挥发性成分;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海南草豆蔻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对单增李斯特菌抑菌性的研究
作者:王丹;丁书仙;江芊;汪雪凤;王清隆;王茂媛;陈晓鹭;赵建平;于福来
关键词:草豆蔻;海南;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单增李斯特菌;抑菌活性
-
益智精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抑菌机理
作者:胡璇;黄英;王凯;王丹;谢小丽;赵建平;陈晓鹭;于福来
关键词:益智精油;化学成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抑菌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