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茭白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技术;茭白;集成;研究;安全生产;技术研究;生产;安全生产技术;生产技术;高效

第一完成单位: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0

摘要:   本项目来源于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茭白新品种选育及其在无害化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04C22003)”和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茭白田放养中华鳖控制福寿螺及农田增收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06C100037)”。茭白的生长和孕茭对高温和低温均很敏感,因此目前浙江省茭白的采集期均集中在5~6月和9~10月;茭白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十分严重,农药的过量使用十分普遍。由于缺少抗病虫和耐寒的茭白品种,而环境相容性的防治技术也很缺乏,导致我省茭白安全高效生产体系无法有效实施,严重阻碍了我省茭白产业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组织开展了相关研究和技术攻关。   1、采用系统选育及逐代抗性测定,选育出具有抗寒、抗病虫、高产、优质的双季茭白新品种“龙茭2号”,该品种对茭白二化螟、长绿飞虱、锈病、胡麻斑病具有较强的抗性,且对低温有一定的耐性,可以明显减少农药的使用,采集期可延迟1个月。年平均产量比对照梭子茭提高37.35~45.97﹪。该新品种已通过2008年“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2、系统研究了中华鳖对福寿螺的捕食量、捕食方式和选择特性及控制作用,明确了茭白-中华鳖共育体系对福寿螺控制作用、中华鳖品质和茭白产量三者的影响,提出了茭白田套养中华鳖控制有害生物福寿螺发生和危害的新思路,构建并示范推广了高效安全的茭白-中华鳖共育生产技术体系。   3、研发出具有环境相容、缓释高效、靶标性专一的防治茭白二化螟的水乳剂和微乳剂、防治长绿飞虱的微胶囊剂等农药新剂型3种,其中雷公藤生物碱·阿维菌素微乳剂获国家发明专利,毒死蜱·吡蚜酮微胶囊剂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其中3﹪雷·阿微乳剂2000~3000倍液对茭白二化螟的防效达90﹪以上,30﹪毒死蜱·吡蚜酮微胶囊剂对茭白长绿飞虱的防效达88.3﹪,持效期长,均明显高于对照药剂,且对作物安全。   4、应用PAID4.0专家系统开发平台,在国内外率先开发出一套“茭白无害化生产专家系统”,该系统的构建为加速茭白高效安全生产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开辟了新的途径。   本成果的抗性新品种已在浙北和浙东茭白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育成两年来该新品种占桐乡市茭白种植面积的35﹪以上,增收效益十分明显;茭白田套养中华鳖控制福寿螺技术应用面积在余姚河姆渡镇每年以50~60﹪的速度递增,可适用于茭白各产区。研制的农药新剂型防效好、安全性和稳定性好,已在茭白种植区进行示范应用。项目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茭白无害化生产专家系统具有很强的指导生产作用,通过在“浙江省农村科技信息网”发布,取得了明显成效。   本项目形成的茭白高效安全生产模式在浙江省宁波、嘉兴、丽水、绍兴、金华等茭白主产区推广应用,2004~2008年累计面积1.374万hm2,经济效益达1.6亿元,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由于本成果的多项研究结果均为国内外首次提出或首创,培育的抗性新品种、研制的农药新剂型和生态套养中华鳖等解决了茭白高效安全生产体系中的技术难题,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江苏、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等省份在茭白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与浙江省非常接近或相似,因此该成果在上述省份茭白产区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 相关文献

[1]浙江省茭白安全生产现状的调查. 徐明飞,王祥云,何圣米,王新全. 2019

[2]浙江省茭白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陈建明,俞晓平,陈列忠,何月平,张珏锋,沈学根,符长焕. 2010

[3]红麻轻简化高效生产技术应用效果研究. 倪水员,徐绍才,骆霞虹,陈常理,金关荣. 2012

[4]茭白鞘叶氨酵效果比较. 杨鸯鸯,翁丽青,陈学智,胡伋,李能辉. 2022

[5]杨梅简约高效栽培若干思考. 陈方永. 2018

[6]浙江农村综合改革集成建设的"小浦"经验与启示. 王美青,孙永朋,徐萍,金飞. 2020

[7]基于GIS的定海区农业产业“一张图”集成及应用. 王佳颖,任周桥. 2020

[8]山核桃林下套种多花黄精试验初报. 王雅娟,高媚,何浙华,姜武,刘彩娟,谢吉林,丁德根,陶正明,余琳. 2019

[9]杨梅果蝇及其安全防控对策. 梁森苗,邹秀琴,郑锡良,周晓音,王一光,任海英,戚行江. 2015

[10]植物免疫诱导剂在草莓中的应用情况. 苗立祥,杨肖芳,张豫超,蒋桂华. 2021

[11]杨梅凋萎病及其安全防控对策. 梁森苗,任海英,郑锡良,求盈盈,戚行江. 2015

[12]镉污染耕地大豆安全生产模式的探究. 王天宇,陈謇,施加春,傅旭军,徐建明,何艳. 2022

[13]杨梅采前果实霉烂及其安全防控对策. 梁森苗,任海英,郑锡良,王一光,周晓音,戚行江. 2014

[14]一种泛接口农产品安全生产和质量追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徐志福,石晓燕,叶宏宝,李冬. 2015

[15]芸薹素内酯和复硝酚钠对茭白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陈建明,丁新天,张珏锋,周杨,王来亮,何月平. 2013

[16]蔗虱缨小蜂对褐飞虱卵的寄生适应性. 郑许松,俞晓平,吕仲贤,陈建明,徐红星,鞠瑞亭. 2003

[17]茭白胡麻斑病防治药剂的筛选试验. 符长焕,郑春龙,郑许松,李能辉. 2016

[18]沼液不同灌溉量对茭白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奚辉,薛智勇,陈喜靖,姜丽娜,王卫平. 2013

[19]利用SRAP技术分析茭白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丁潮洪,华金渭,胡婷婷,徐沛. 2010

[20]茭白害虫长绿飞虱与稻田缨小蜂关系的研究. 俞晓平,郑许松,陈建明,吕仲贤,胡继承.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