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养殖;关键;技术;关键技术;锦;研究与应用;优质;研究;技术研究;鲤;锦鲤;繁育
第一完成单位: 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9
摘要: 该项目属水产养殖学领域。主要针对国内在锦鲤育种、繁殖、养殖领域研究水平较低,种质混杂,遗传性状不稳定、选优率低,缺乏相应技术(如增色技术、选育技术等),生产锦鲤品质低、国际市场竞争力低、产品价格低、投入产出比低等问题,以都市型现代渔业建设为目标,从分子生物学、环境生态学角度入手,根据锦鲤遗传特性,重点研究亲鱼培育及配组繁殖、苗种培育与养殖、品种选育、增色饲料配制、病害防治等技术,建立起系统的繁育养殖技术体系,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规模化繁殖及养殖技术推广,形成产业化。形成如下创新性成果:1.首次采用性状相关分子标记QTL分析、EST-SSRs分析,鉴定出与锦鲤生长相关功能基因及有利用价值的基因型,并与传统育种技术结合,筛选构建了锦鲤优质亲本群体,为锦鲤重要生长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依据;2.探讨了锦鲤体色调控机制,建立了红白锦鲤、大正三色锦鲤、昭和三色锦鲤雌核发育纯系,筛选出红白锦鲤人工雌核发育F1代白色体色相关功能基因;3.创建了锦鲤规模化繁育及养殖技术模式;筛选出了3种高效的天然增色剂;形成了以锦鲤循环池建造为核心的循环节水型工厂化养殖技术。4.构建了锦鲤筛选技术规程、锦鲤分级标准、锦鲤健康养殖技术规范。项目执行期间,培育亲鱼及后备亲鱼2000组,年育苗能力达3500万尾,苗种选优率达0.053%,苗种成活率达75%。适合在养殖“四大家鱼”的任何地区推广,也适于休闲渔业开发。已推广到北京、河北、天津、江苏等20余省市自治区,近三年推广苗种1.1亿尾,推广面积达5.1万余亩,产值达3.7亿元,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研究成果具有明显的创新性与较大的实用价值,对北京市发展都市型农业意义重大,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 相关文献
[1]光伏温室产业发展动态及技术进展. 魏晓明. 2022
[2]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对锦鲤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 林鑫,毛述宏,杨阳,林仕梅,罗琳. 2013
[3]锦鲤“御三家”新品系的选育. 史东杰,梁拥军,孙砚胜,张欣,张升利. 2014
[4]鱼类常用催产剂对锦鲤人工繁殖效果的影响. 史东杰,孙砚胜,李文通,孟素宣,梁拥军,张升利,张欣,朱莉飞. 2015
[5]锦鲤酪氨酸酶基因序列分析及其在不同锦鲤品系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王巍,胡红霞,孙向军,牛翠娟. 2012
[6]氨氮对锦鲤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史东杰,朱华,张欣,王文峰,孙砚胜. 2019
[7]戊二醛对锦鲤的急性毒性研究. 董少杰,梁拥军,孙向军,杨广. 2012
[8]微生态制剂对锦鲤生长、消化酶活性和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史东杰,梁拥军,许金华,孙砚胜,张欣. 2017
[9]增艳物质对锦鲤生长性能和生理机能的影响. 胡显琼,叶元土,罗琳,蔡春芳,向朝林,朱磊,王永庆,姚林杰,刘猛,许凡,王丽宏,萧培珍. 2011
[10]锦鲤不同养殖模式下水体中氨氮含量变化规律的比较研究. 梁拥军,杨广,张欣,史东杰,张升利,李文通,高云奇. 2014
[11]鱼菜共生养殖模式对锦鲤生长、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及养殖推广效益测算. 史东杰,胡金有,王赛赛,陈晓璇,朱华,张欣. 2019
[12]锦鲤胚胎发育过程中几种代谢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史东杰,梁拥军,饶青,朱莉飞,张升利. 2017
[13]饲粮中添加肽生素对锦鲤生长性能的影响. 李铁梁,罗琳,关静姝,刘成宏. 2013
[14]锦鲤亲鱼培育与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 梁拥军,孙向军,穆祥兆,梁满景,孙砚胜,马峻峰,史东杰. 2008
[15]粪便不同收集方法对锦鲤表观消化率测定结果的影响. 史东杰,孙向军,梁拥军,张升利. 2013
[16]锦鲤基因组数据分析及体色相关基因的筛选. 史东杰,胡金有,朱华,张欣,李荣妮,孙砚胜. 2019
[17]复合益生菌对锦鲤性腺脂肪酸组成、繁殖力及仔鱼成活率的影响. 史东杰,胡金有,李文通,姜巨峰,朱华,王赛赛,陈晓璇,张欣. 2020
[18]棉子糖对锦鲤肠道健康、非特异性免疫、生长性能及观赏品质的影响. 李铁梁,邢薇,徐冠玲,马志宏,姜娜,郁欢欢,罗琳. 2020
[19]饲料脂肪水平对锦鲤体色和几项免疫指标的影响. 孙向军,罗琳,姜志强,孙砚胜,史东杰,梁拥军. 2011
[20]益生菌对锦鲤幼鱼生长性能及血液、肝脏和肠道组织中相关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 史东杰,李文通,姜巨峰,王赛赛,朱华,张欣.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