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四等奖
关键词: 引种;技术;试种;节;技术研究;引种试种;荔枝;海南;产期调节;番荔枝;调节;研究;海
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2
摘要: 一、任务来源与背景 任务来源于“九五”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垦-05-01-05《名优热带亚热带果树引种试种及开发利用研究》专题中的子专题。 番荔枝是世界五大热带水果之一,但因品质差等原因,仅零星种植。AP番荔枝具有早结、丰产、果大、种子少、品质优、易调节产期等特点,引入我国后很受欢迎,是我国南部亚热带作物品种结构调整的优势品种,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在海南省更有利于发挥其冬季的反季节优势。 二、技术原理和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为引种试种——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不同生态区扩大试种——推广。 本项目的研究内容和目标是:在海南引种试种AP番荔枝,观察其生长开花结果习性,适应性,开展抗病砧木,产期调节技术,防止采后裂果技术研究,总结出一套可供生产应用的栽培技术。 研究结果表明:1、适宜在海南种植,与当地番荔枝相比,其生长势、丰产性能、果实农艺性状、抗寒性均占优势;2、选择红毛榴连作根砧,牛心番荔枝作中间砧,进行两次嫁接可有效防治根腐病;3、利用修剪辅以人工授粉可使产期从8-10月延长到翌年3月;4、利用人工授粉显著提高座果率,从4.6-8.8%自然座果率提高到73.6-95.7%;5、调节产期生产冬季果可降低采后裂果率。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在海南首次系统全面地进行AP番荔枝引种试种及抗病产期调节技术研究; 2、在人授粉方面,前人研究均认为下午3:00-6:00采集花粉立即授粉,座果率高;而花粉贮藏到第二天,座果率显著下降。本研究表明下午、上午均可进行授粉,座果率达80%以上,而且经贮藏的花粉,第二天座果率仍达70%以上; 3、采后裂果是AP番荔枝难题之一,本研究通过调节产期可显著降低裂果率。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AP番荔枝杂交种群中的优良品种,引入我国填补了空白。当前,我国热作产业结构面临重大调整,名特优果树为发展重点之一,AP番荔枝的引入和配套技术的研究成功,为商品化生产提供了依据。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已扩大试种500亩以上,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为三亚市扶贫项目向农户推广种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成果已列入农业部重大成果转化项目之一。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经试种表明AP番荔枝适宜在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种植(无霜冻区),由于易调节 产期,可在我国海南岛等地实现周年生产。但因要进行人工授粉,产期调节等技术性的操作,而且不耐贮藏,采后易裂果,因此应由一些农业公司和专业户优先发展,防止一哄而上。AP番荔枝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采后裂果和贮运保鲜,应是今后主要研究课题。
- 相关文献
[1]新型香料源植物毛叶树胡椒在海南的引种试种. 杨逢春,吴刚,闫林,梁淑云,谷风林,谭乐和. 2011
[2]几种热带果树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孙光明,雷新涛,谢江辉,胡桂兵,马蔚红,詹儒林,陆超忠. 2004
[3]海南儋州地区果园蜘蛛种类调查研究初报. 赵冬香,王翔,张超,卢芙萍,王爱萍. 2006
[4]海南荔枝资源补充调查与优株介绍. 李焕苓,王家保,孙进华,胡福初,张蕾,王果. 2015
[5]海南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主要栽培品种的RAPD分析. 王家保,邓穗生,刘志媛,刘玲枝,杜中军,徐碧玉,陈业渊. 2006
[6]海南部分荔枝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姚庆荣,赵长增,王文泉. 2009
[7]海南部分荔枝种质的ISSR分析. 魏守兴,陈业渊,谢子四,朱敏,罗石荣. 2006
[8]海南荔枝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王家保,杜中军,陈业渊,金志强,王向社,赖建勋. 2006
[9]海南荔枝园土壤磷淋溶研究. 戴俊,郝立冬,付登强,刘德福. 2024
[10]海南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现状及建议. 师雪茹,刘海清,陈刚. 2013
[11]海南甜竹笋发展研究. 黄慧德. 2005
[12]海南龙眼控梢促花技术. 符家杰. 2007
[13]优质荔枝品种"岭丰糯"在湛江的引种试验初报. 董晨,郑雪文,王弋,全振炫,李伟才. 2023
[14]优质荔枝品种“紫娘喜”引种试验初报. 鲁勇,万继锋,吴竞超. 2017
[15]特早熟荔枝"科技一号"在海南陵水的引种表现. 李焕苓,王家保,张蕾,周军峰,王祥和,李松刚,胡福初,钟声,王果,王树军,李芳,曹学仁. 2024
[16]海南地区引种试种亚热带油茶优良品种初报. 杨伟波,付登强,陈良秋,李艳,赵松林,马锦林,陈国臣,叶航,王兴胜. 2012
[17]台湾牛樟在海南引种栽培及生长特性研究. 邢文婷,许奕,陈培,杜丽敏,陈显臻. 2018
[18]香蕉品种宝岛在海南儋州的引种试验. 许桂莺,魏守兴,谢子四,魏军亚,麦贤家,陈业渊. 2009
[19]花生新品种在海南地区引种初报. 杨伟波,付登强,李东霞,陈良秋,董志国,刘小玉,杨衍,朱立贵. 2014
[20]香蕉新品种“中蕉9号”在海南引种试验. 唐粉玲,林妃,王安邦,李羽佳,王必尊,李敬阳.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香蕉新品种"宝岛蕉"的选育及关键栽培技术
作者:程世敏;赵明;张欣;谢子四;苏祖祥;马源;谢艺贤;黄丽娜;魏守兴
关键词:香蕉;香蕉枯萎病;宝岛蕉;巴西蕉;抗性;栽培技术
-
反季节龙眼成花过程中顶芽形态结构和碳氮含量变化分析
作者:韦美泉;李松刚;杨子琴;黄丽洁;姜成东;王家保
关键词:龙眼;氯酸钾;顶芽;花芽分化;C/N
-
445份杧果种质对细菌性黑斑病的抗性评价
作者:陈卓立;罗睿雄;赵志常;余东;高爱平;张贺
关键词:杧果;种质;细菌性黑斑病;离体叶片接种;病情指数;高抗
-
海南杧果主产区果园土壤pH值和有机质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作者:冯焕德;朱敏;汪秀华;陈业渊
关键词:海南;杧果主产区;土壤pH值;有机质;分布特征;土壤养分;相关性
-
火龙果组织培养外植体消毒技术优化及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优选
作者:陈华蕊;何书强;陈业渊;杨子琴
关键词:火龙果;外植体;茎段;种子;消毒;不定芽诱导
-
PEG模拟干旱胁迫对香蕉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魏军亚;杨萍;刘涛;赵增贤;程世敏;魏守兴;刘德兵
关键词:香蕉;干旱胁迫;生理生化指标;PEG-6000
-
菜用型和果用型番木瓜表型性状表达差异性分析
作者:刘迪发;黄东益;夏薇;高玲;陈媚;纪长绵;魏守兴
关键词:番木瓜;菜用型;果用型;性状表达;差异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