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地下和蛀干害虫病原线虫的系统研发和应用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一等奖

关键词: 研发;系统;病原;线虫;害虫;蛀干害虫;病原线虫

第一完成单位: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3

摘要: 为控制作物病虫害,我国占全球7%的耕地中每年施用了约占全球25%的化学农药,特别是用于对付国际公认难防治的地下和钻蛀性害虫。滥用高毒农药对食品、环境和贸易造成了严峻挑战。昆虫病原线虫具有广泛寄主范围;能主动搜寻害虫;可规模化培养;对人畜、环境安全;已应用于农林、牧草、花卉等害虫的安全防治。这类线虫作为昆虫的”蛔虫”是与其体内携带的共生细菌一起致死寄主昆虫的,自然界中以感染期虫态进入昆虫体内并释放共生菌,共生菌迅速繁殖,破坏昆虫生理防御机能,产生毒素致死昆虫,抗菌素抑制杂菌生长,胞外酶等分解虫尸,为线虫生长繁殖提供营养和环境。两者的共生关系是这类线虫产业化培养与应用的基础。本成果在多项国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的资助下,系统研发了这类对地下和蛀干害虫特效的病原线虫,为农林、草地害虫的安全防治提供新型高效的产品和控害公益技术,在线虫资源、共生和致病机理、固体产业化关键技术以及推广应用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本成果系统调查、收集和建立了昆虫病原线虫和共生细菌资源库,保藏病原线虫种类占全球种类的70%,发现和鉴定了11个病原线虫新种和1个共生细菌新种。阐明了异小杆线虫与发光杆菌之间的食物信息、营养、定殖和杀虫特性。发现共生细菌晶体蛋白对线虫的营养作用,阐明了不同线虫感染同一寄主昆虫时出现相克现象的机理。利用共生细菌杀虫基因簇构建了转基因杀灭白蚁的细菌。建立了无菌感染期线虫的培养方法,发展了产品的贮存技术,优化了质量控制工艺,攻克了线虫和共生细菌产业化关键技术;获得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线虫产品8个。在广东等11个省推广应用线虫产品防治地下和蛀干害虫,取得良好防治效果,一般防效达到85%以上,明显地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新增产值 5.25亿元,辐射社会效益1431.05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发表论文70篇,其中SCI论文32篇;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件。

  • 相关文献

[1]前置式大蒜收获帆的研发. 高清海,陈思刚. 2015

[2]新产品开发的过程分析. 张爱霞,刘晓东. 2006

[3]玉米线虫矮化病病原鉴定. 石洁,王振营,王晓鸣,杨代斌,陈捷. 2016

[4]玉米线虫矮化病病原鉴定. 石洁,王振营,王晓鸣,杨代斌,陈捷. 2015

[5]苹果早期落叶病的发生·防治及相关研究进展. 寿园园,李春敏,赵永波,陈东玫,张新忠,杨国慧. 2009

[6]花生果腐病病原分子诊断. 王传堂,禹山林,于洪涛,张树伟,于树涛,王秀贞,唐月异,崔凤高,陈殿绪,张建成,李术臣. 2010

[7]河北省花生果腐病病原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李术臣,贾海民,赵聚莹,陈丹. 2011

[8]河北行唐地区玉米害虫灰地种蝇的鉴定及其对玉米种子和幼苗的为害. 张海剑,宋健,马红霞,石洁,胡清玉,王振营. 2018

[9]河北省谷子害虫种类调查及防治对策. 董志平,甘耀进. 2002

[10]我国谷子害虫种类初步调查. 董立,马继芳,郑直,李志勇,全建章,甘耀进,董志平. 2010

[11]棉商蝽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 何晓庆,刘冬. 2009

[12]河北省为害黄芪的主要甲虫种类及其防治策略. 巴义彬,蒋晓丽,张慧,赵明,赵聚莹.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