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晚粳;鉴定;特异种质;创制;粳稻;特异;稻;晚粳稻;功;种质;异种;功能鉴定;功能
第一完成单位: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获奖时间: 2014
摘要: 针对我国水稻品种遗传背景狭窄、血缘关系较近、关键种质缺乏等问题,中国水稻所、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均开展了水稻特异种质资源的创新研究,先后以日本晴、93-11、中花1号为材料,创制出新矮源、新抗源、新质源等,并开展基因定位、克隆和育种利用。一大批以这些新创制的特异种质为材料开展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在国际生物学顶尖杂志Nature等刊物上发表,大大促进了我国水稻科学事业的发展。但以晚粳稻推广品种为材料,进行新种质创制的研究鲜有报道。 浙江省地处水稻南北过渡、单双共植、籼粳混栽区,稻种资源较为丰富。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1071207、31100142),国家863(项目编号2007AA02Z162)、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编号2009BAA24B05),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11102471、2004C12020-2、2007C12902)等项目的资助下,在晚粳稻特异种质资源创制鉴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创制了一批晚粳稻特异种质资源,明确了基因源 采用辐照、EMS等对浙江省大面积推广的嘉花1号、浙粳22等晚粳稻新品种进行诱变,创制出浅黄叶、黄叶、花斑叶、双剑叶、矮秆、多蘖、散穗、短内颖、弯内颖、大胚、新粒型、双粒、木质素合成、迟抽穗、衰老和雄性不育等一批特异种质资源,进而通过基因定位克隆等方法,明确了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源。 二、明确了多个基因的功能,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鉴定了新发现的控制粒型、内颖、大胚、衰老和雄性不育等性状的功能基因。粒型基因Bsg1编码Duf640蛋白,通过调控细胞分裂和扩展影响粒型;内颖基因Ccp1编码植物特有的EMF1-like蛋白,通过参与Polycomb complex实现对花器官发育的表观遗传调控;大胚基因Ge编码功能尚未解析的细胞色素P450蛋白,是协调胚和胚乳发育平衡的重要因子;衰老和雄性不育基因Sms1编码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ase),是调控细胞壁合成的重要因子。发明了“检测水稻植株早衰的分子标记方法”(授权号:ZL201010134159.4)和“一种水稻粒型的分子检测方法”(申请号:201210207201.X)。 三、利用创新的晚粳稻种质,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创制的黄叶、浅黄叶、紫叶等彩色稻种质已用于休闲观光创意农业种植,制作的田间图画具有可观赏时间长、效果好的特点。大胚、双粒等新种质已应用于不育系选育和高产育种。通过辐照诱变,育成晚粳稻新品种浙粳97(审定号:浙审稻2013007)。
- 相关文献
[1]顶小穗簇生型早籼稻新种质的创制与鉴定. 俞法明,杨曙东,王晓峰,严文潮,朱国富,翟荣荣. 2019
[2]乌梅类杨梅四倍体种质鉴定分析. 张淑文,戚行江,梁森苗,郑锡良,任海英. 2019
[3]双季晚粳新品种‘浙粳97’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葛常青,王俊敏,汪艳,丁力. 2015
[4]浙粳22等9个晚粳稻品种不同淹水和覆土深度对出苗率的影响. 叶胜海,修芬连,周涯,邓晓梅,陆艳婷,金庆生. 2011
[5]我国植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 俞晓平,吕仲贤,陈建明,徐红星,郑许松,陈列忠,张珏峰,申屠旭平. 2005
[6]粳稻耐旱突变体的诱发与鉴定. 鲍根良,左晓旭,王俊敏,骆荣挺,陶荣祥,富田桂,小林麻子. 2005
[7]晚粳稻耐旱突变体的耐旱性分析. 鲍根良,左晓旭,王俊敏,骆荣挺,陶荣祥,郑涛. 2006
[8]播期对浙江省常规晚粳稻品质性状的影响. 余鹏,王俊梅,叶胜海,翟荣荣,朱国富,金庆生,张小明. 2016
[9]晚粳稻浙粳88直播技术探讨. 王仪春,王云华,朱国富,陆敏,张小明. 2013
[10]晚粳稻浙粳6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鲍根良,葛常青,金庆生,王俊敏,钱东,葛玲妹,左晓旭. 2013
[11]粳稻浙粳27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叶胜海,张小明,鲍根良,龚利强,管耀祖,葛常青,黄惠芳. 2005
[12]晚粳稻浙粳50的选育及应用. 鲍根良,左晓旭,张小明,叶胜海,郑涛. 2006
[13]浙江省救灾晚粳稻品种筛选初报. 杜龙岗,吴良欢,陈信火. 2012
[14]晚粳稻浙粳30的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 鲍根良,张小明,叶胜海,赵剑群,俞琦英,金善根,楼再鸣. 2004
[15]耐穗发芽晚粳稻浙粳96的特征特性及其应用. 张小明,王仁杯,叶胜海,朱国富,翟荣荣,严成其,张会杰,常志远,张锐剑,楼再鸣. 2018
[16]优质晚粳稻浙湖粳25的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 朱国富,谭宏,叶胜海,马善林,翟荣荣,陆艳婷,俞法明,王仪春,张小明. 2018
[17]浙江与日本粳稻品种品质的比较. 鲍根良,左晓旭,王俊敏,郑涛,骆荣挺,富田桂. 2006
[18]晚粳稻新品种浙粳22肥料效应研究. 陆艳婷,张小明,叶胜海,赵宁春,顾伟平,郑涛,庞新和,陈炎忠,金庆生. 2009
[19]晚粳稻浙粳40的农艺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左晓旭,鲍根良,郑涛. 2006
[20]粳稻伞穗型突变体的诱发与特性评价. 鲍根良,郑涛,骆荣挺,左晓旭,王俊敏,俞法明,吴益芳.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一个浙粳99短穗小粒突变体的鉴定及转录组分析
作者:梁楚炎;曾维;王洁冰;叶靖;巫明明;翟荣荣;张小明;张恒木;叶胜海
关键词:短穗小粒;表型鉴定;RNA-Seq;转录组分析
-
长粒型籼粳杂交稻浙优77高产高效制种技术
作者:沈建勋;祁永斌;王林友;陈明祥;吕向朝;张浩迪;黄惠芳
关键词:浙优77;长粒型籼粳杂交稻;高产;制种
-
基因编辑及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展望
作者:梁楚炎;巫明明;黄凤明;翟荣荣;叶靖;朱国富;俞法明;张小明;叶胜海
关键词:水稻;育种技术;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
-
不同原料糯米品种对绍兴黄酒品质的影响
作者:王卓权;林祯芃;陈旭东;钱斌;翟荣荣;叶胜海;叶靖;巫明明;朱国富;张小明
关键词:绍兴黄酒;酿造;糯稻品种;定向选育
-
杂交晚粳稻新品种的灰色综合评判筛选
作者:张建英;朱国富
关键词:杂交晚粳稻;新品种;灰色综合评判;筛选
-
水稻穗型相关基因定位和育种利用研究进展
作者:曾维;郭铧艳;叶胜海;朱国富;翟荣荣;叶靖;巫明明;吕华良;张小明
关键词:水稻穗型;遗传调控;基因定位;育种
-
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作者:叶胜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