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椰子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与创新利用研究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一等奖

关键词: 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利用;收集;利用研究;种质;创新;资源;研究;评价;保存;椰子

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0

摘要: 1、课题来源与背景 本成果依托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热带棕榈植物种质资源收集及系统评价(PZS018)”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子课题“棕榈科植物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2005DKA21000)”、农业部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椰子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其新品种开发利用(RZY-05-2008)”。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收集我国本地椰子资源和引进国外优良种质,并对其进行共性和个性描述,孢粉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优良种质进行选育种研究,收收集保存127份种质,选育39份优良种质,选育2个优良品种,累计推广2万多亩。改变我国优良、高产、早熟、抗性种质匮乏的面貌;为我国椰子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技术的创新性与先进性 (1)新收集椰子种质127份,建立了椰子种质圃和DNA保存库,保存种质资源达150份。 (2)系统地描述和评价了127份资源的共性和个性数据;利用孢粉学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国内外核心种质开展了系统评价分析;建设种质资源数据库以及共享平台,并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和参考标准,共向国内提供了共享种质1200份次。 (3)筛选出高产种质15份,早熟种质9份,抗风种质10份,抗寒种质5份。并选育的优良新品种“文椰2号”和“文椰3号”,累计推广面积2万多亩。 (4)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椰子种质资源孢粉学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体系已经形成规范化流程,可快速运用于对种质的评价鉴定;种质保存圃的种质入圃过程也已经形成相应的规程。 上述技术可用于对所收集的国内外种质进行研究、保存和鉴定。 5、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应用情况:目前已经建立种质保存圃50亩,保存种质127份;DNA保存库共保存150份种质的DNA;收集国内外种质110份,并对其中70份进行了共个性描述和鉴定,此外对42份种质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 存在问题:椰子是长期作物,生长周期长,一些研究需要长期跟踪观察和总结。

  • 相关文献

[1]我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 滕建国,王家保,徐立,李琼,刘国道. 2023

[2]热带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研究进展. 黄春琼,刘国道,白昌军. 2015

[3]椰子种质资源保存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范海阔,吴翼,黄丽云,曹红星,周焕起,李和帅,刘蕊. 2010

[4]国际椰子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概况. 沈雁,周焕起,唐龙祥. 2009

[5]我国热带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利用现状. 郇树乾,刘国道,张绪元. 2005

[6]华南地区热带亚热带草种质资源考察收集与保存利用现状及前景(英文). 白昌军,刘国道,张瑜,虞道耿. 2012

[7]荔枝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现状. 张蕾,徐立,李焕苓,洪继旺,杨子琴,李松刚,王家保. 2023

[8]越南椰子资源在海南的生态适应性及其评价指标研究. 孙程旭,张军,秦海棠,范海阔,曹红星,赵松林. 2012

[9]国内外橡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其研究进展. 曾霞,黄华孙. 2004

[10]甘薯种质资源在海南的收集与评价. 宋付平,黄洁,刘国道. 2009

[11]热带牧草种质圃资源收集、保存及分发利用研究. 张瑜,王秋燕,白昌军. 2016

[12]雷州半岛椰子资源及寒害调查. 牛启祥,孙程旭,王萍. 2013

[13]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何云,李琼,陈业渊. 2015

[14]特色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创新利用. 王庆煌,陈业渊,李琼,何云. 2013

[15]艾纳香资源研究进展. 谢小丽,陈振夏,庞玉新,官玲亮,郭开绵. 2017

[16]浅谈农业科研院所热带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现状分析及推进对策. 刘少姗,张雪,游雯,王金辉. 2020

[17]越南椰子资源果实品质分析及评价. 曹红星,孙程旭,张军,张如莲. 2013

[18]科研院所重大事项督导机制的研究与创新——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为例. 陈刚,范武波,邓远宝,温春生. 2011

[19]椰子种质资源、栽培与利用研究进展. 卢丽兰,刘蕊,肖勇,李静,沈晓君,李和帅,范海阔. 2021

[20]广西、广东椰子种质资源调查. 陈豪军,李和帅,周全光,王春田.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