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特色农产品中花色苷高效制备及产业化应用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第一完成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获奖时间: 2017

摘要:   花色苷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特色农产品中,然而仅有越橘、蓝莓、黑加仑等少数资源获得充分开发,大部分花色苷资源未充分认识与利用,花色苷产品功能单一:花色苷提取率低,游离苷元含量高和提取剂损失率高:产品中花色苷易降解,制约了产业发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持下,取得以下突破。   1. 开展花色苷资源筛选和新功能评价,解决特色农产品中花色苷资源未充分利用,产品功能单一的问题,构建花色苷指纹图谱库,首次证实花色苷美容和抗关节炎等功能。在特色农产品中筛选出37种蔬菜和44种水果,构建花色苷HPLC-MS/MS指纹图谱库1套,成为资源涵盖最全、信息最详细的花色苷指纹图谱库:率先明确了花色苷分子在DNA分子结合构型、mRNA转录过程和Stat3信号通路中作用,阐明花色苷抗突变分子机制:率先证实了花色苷美容和抗关节炎等功能,拓展花色苷新功能,获得美国发明专利1项、日本发明专利1项。   2. 研发花色苷提取技术及配套装备,解决花色苷提取率低,游离苷元含量高和提取剂损失高的问题,花色苷提取率提高5%,游离苷元含量和提取剂损失降低50%以上。研发花色苷高效提取剂,通过纤维素酶、木质素酶和糖苷酶抑制剂,降低游离苷元含量:研发高氮流通技术及其装备,通过夹层单向阀创建密闭的破碎腔,降低提取剂损失率:研发多效吸附技术及其装备,通过具有吸附功能的中转罐,提高花色苷提取效率。上述技术及装备的集成应用,花色苷提取率达90%以上,高于85%的行业水平,游离苷元含量降低至1%以下,低于2.5%的行业水平,提取剂损失率降低至1%以下,低于3%的行业水平。   3. 研发花色苷稳态化技术,解决产品中花色苷易降解的问题,研发新产品14项,制定国际商务标准,促进我国花色苷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率先创建花色苷热动力学模型,揭示酰基化程度是决定花色苷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研发花色苷稳态化技术和充氮包装技术,将液态和固态产品中花色苷降解率降低至5%和1%以下:研发新产品14项,其中保健食品2项,获得美国发明专利4项,日本发明专利1项,制定花色苷提取物国际商务标准1项,产品占有国际市场25%左右。   构建了资源筛选—功能评价—关键技术—关键装备—稳态化技术—产品开发的研发体系,新建立生产线4条,近三年直接效益9.9亿元,带动特色农产品种植52.6万亩,带动5.26万农户增收,带动下游产业48亿元:获得美国发明专利5项、日本发明专利2项、中国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表论文43篇,其中SCI/EI 12篇:研发新产品14项,其中保健食品2项:制定花色苷提取物国际商务标准1项,产品占有国际市场25%左右。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