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种植;利用技术;利用;技术;浙江;绿肥;高效;作物;绿肥作物;高效种植;创新;技术创新
第一完成单位: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获奖时间: 2015
摘要: 项目任务主要来源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农业项目(编号:2009C12001),同时包括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子专题(编号:200803029-03-01)和浙江省“三农五方”项目(编号:sn200614)的部分任务。 项目研究成果主要应用于绿肥生产和综合利用领域。成果的技术原理是通过优质高产绿肥作物品种选育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应用,促进绿肥作物鲜体高产,然后将绿肥作物全量或部分还田作肥料为后季作物提供养分,促进主作物优质高产。同时,绿肥作物除了作为肥料利用外,其鲜体还具有覆盖、饲用或菜用等利用途径,通过这些利用途径可以提高种植绿肥作物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项目研究任务要求:筛选或选育出优质绿肥品种3~6个;建成紫云英留种基地100公顷;提出1套适合浙江省种植制度的稻田冬绿肥高产栽培技术;提出1项利用绿肥还田进行低产田改良或新整土地快速培肥的技术;研究提出绿肥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0.3~0.5个百分点,水稻产量提高5~10%,化肥氮用量减少15%以上的技术;提出以紫云英为主的绿肥综合利用技术1~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8篇。任务实际完成情况:共筛选出优质绿肥品种13个,其中紫云英品种5个;建成紫云英留种基地120公顷;提出适合浙江省种植制度的高郁蔽度稻田紫云英高产栽培配套技术7项;提出利用黑麦草绿肥还田进行新整土地快速培肥的关键技术1项;研究提出紫云英带荚还田生产绿色稻米技术,据还田第3年数据,土壤有机质最高增加0.35个百分点,水稻增产10.1~14.1%,化肥氮用量减少10~30%;提出紫云英为主的绿肥综合利用技术2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27篇,其中SCI 收录2篇,出版绿肥技术专著1部。 项目研究提出的高郁蔽度稻田紫云英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绿肥还田单季稻化肥减量技术、紫云英带荚还田生产绿色稻米技术、肥饲菜兼用技术、黑麦草快速改良贫瘠耕地土壤肥力技术、红壤果园套种绿肥技术等绿肥适用技术都是针对浙江省绿肥生产和实际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试验研究最终提出来的,其技术内容针对性强,经与国内外现有绿肥技术比较,并未发现与以上相同的技术内容。 项目在紫云英cDNA文库构建与EST分析、紫云英单施和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单季稻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紫云英还田对土壤团聚体和土壤轻重组内有机碳固定的影响等3个方面的研究成果经与国内外34篇近年来公开发表的类似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浙江省科技信息院提供的查新告报,编号:201433B2108217)表明,本研究取得的成果除查新委托单位及其合作单位外,在所检其他同类相关文献中未见述及,足见其创造性、先进性。 据统计,2011年~2014年浙江省开展绿肥作物种植与利用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新技术模式示范和推广以来,累计推广高郁蔽度稻田紫云英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绿肥还田单季稻化肥减量技术、紫云英带荚还田生产绿色稻米技术、绿肥的肥饲菜兼用技术、黑麦草快速改良贫瘠耕地土壤肥力技术、红壤果园套种绿肥技术等绿肥新技术面积累计达42.22万hm2,水稻平均增产438.8kg/ hm2,合计增收稻谷 1.85亿公斤,新增产值4.17亿元;绿肥还田平均减少氮肥(化肥)投入90.0kg/hm2,节约肥料开支540元/ hm2,合计减少肥料投入成本1.71亿元;以上两项合计共增收节支5.88亿元。极大促进了浙江省绿肥产业的恢复和发展。
- 相关文献
[1]对浙江省酷暑季节青菜种植的认识与体会. 钟新民. 2016
[2]浙江省苍南县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俞法明,王春猜,王美兴,李志邈,刘冬峰,宋洋,马建强,苏加转,张颖. 2020
[3]浙江省梨、桃生产现状及对策. 胡征令. 2003
[4]浙江省高山蔬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何圣米,徐明飞. 2006
[5]基于专利分析视角的浙江省污水治理技术态势研究. 许美芳,黄晓东,魏家香,冯戬,邵迎. 2018
[6]运用政策和科技创新深化“五水共治”工作的探讨. 陈剑平,沈阿林. 2015
[7]台风多发沿海地区高品质设旋葡萄种植研究. 吴江,谢鸣,陈俊伟,程建徽,陈青英. 2004
[8]DB33/T2547-2022《紫云英种植技术规范》地方标准解读. 单英杰,季卫英,童文彬,奚经龙,王建红. 2023
[9]2011年浙江杨梅产销形势分析. 陈方永. 2011
[10]浙江省种植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张贤林,夏旦丹,端木斌. 2008
[11]65%草甘膦可溶性粒剂在柑橘园中的除草效果. 叶建国,梁克宏,蒲占湑,黄振东. 2010
[12]泗棉3号在浙江省的表面与高产栽培技术. 邱新棉,张吕望. 1996
[13]构建浙江省现代农作物种业支撑体系. 孙永朋,方豪,卫新,王美青,徐萍,吴卫成. 2015
[14]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工作转型升级的探讨. 詹丽香. 2013
[15]2016年强寒潮对浙江柑桔的冻害影响及其对策. 徐云焕,徐建国. 2016
[16]浙江省现代种业发展与对策研究. 孙永朋,王美青,徐萍,卫新,吴卫成. 2014
[17]浙江柑橘黄龙病病原β-操纵子核糖体蛋白基因的PCR检测及其序列比对. 张利平,陈国庆,王海琴,黄振东. 2010
[18]温州种子植物区系统计分析. 熊先华,陈贤兴,胡仁勇,朱圣潮,陶正明,周庄,丁炳扬. 2017
[19]浙江欧亚种葡萄优质安全设施栽培模式. 吴江,程建徽,魏灵珠,李琳,袁金波. 2010
[20]浙江省柑橘园土壤养分调查. 温明霞,鹿连明,王鹏,吴韶辉,蒲占湑,黄振东.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WOFOST模型对江淮地区水稻生长发育模拟的适应性评价
作者:伍露;张皓;杨霏云;郭尔静;斯林林;曹凯;程陈
关键词:WOFOST模型;江淮地区;水稻;生长发育;适应性
-
农田中无脊椎动物对抗生素和抗生素抗性基因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进展
作者:李洁玲;史非凡;郭瑞;陈照明;成琪璐;王强;叶静;马军伟;林辉
关键词:抗生素;无脊椎动物;土壤动物;农田生态系统;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不同施氮处理下黑麦草翻压还田对滩涂盐渍土碳氮与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朱小梅;邢锦城;洪立洲;王建红;刘冲;董静;孙果丽;何苏南
关键词:黑麦草;盐渍土;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
不同配方基肥对温郁金产量及其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作者:叶静;郑福勃;邹平;陈照明;林辉;马军伟;王强;符建荣;马进川
关键词:温郁金;基肥;氮磷钾;产量;中微量元素
-
化肥减量配施缓释肥对单季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黄益孝;周家昊;陈照明;王强;马军伟;叶静
关键词:秸秆还田;化肥减量;缓释肥;产量;氮素利用;效益分析
-
施氮对田菁翻压还田滩涂盐渍土碳氮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邢锦城;洪立洲;朱小梅;刘冲;董静;王建红;韩建均;张振华
关键词:氮肥用量;田菁;翻压还田;土壤理化性状;盐渍土
-
降解膜对高粱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刘玉兵;曹春信;黄洪明;卢华兵;吕学高;刘新华
关键词:生物降解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高通量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