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发现;技术;大量繁殖;甲虫;释放;释放技术;繁殖;蒲螨
第一完成单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1
摘要: 首次在我国开展了寄生农林钻蛀性害虫的蒲螨天敌资源调查,发现并定名了1个蒲螨新种--中华甲虫蒲螨(Pyemotes zhonghuajia),是林果毁灭性蛀干害虫小蠹虫、天牛、吉丁虫、长蠹等的优势天敌;建立了新的分类系统,有效地区分tritici类群的种类,解决了蒲螨近缘种分类难题。明确了该蒲螨是可以人工利用的优秀天敌--生活史短,6-10天完成1代;繁殖速率高,后代中95﹪以上为雌性,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大量虫口。控制寄主能力强,1头雌螨在寄生前可以致死10-20头寄主。含有对昆虫高毒而对人畜安全的神经毒素,田间释放对环境和人畜安全。雌成螨具有趋暗性,喜欢钻入黑暗的害虫蛀孔和蛀道内搜索寄主,适宜用在蛀干类害虫的生物防治上。研究出能够高效繁殖蒲螨的优秀替代寄主---生长在大麦粒中的麦蛾,该替代寄主的最大优点是麦粒的粒壳为蒲螨提供了有效的保护便于长途运输和田间释放,免受外界的干扰,1g含麦蛾麦粒可以生产2万头蒲螨,生产成本低廉,解决了蒲螨人工利用的瓶颈问题。研究出蒲螨人工大量繁殖方法及其生产流程,以及相应的接种、繁殖、释放的专用器具,实现了周年批量生产。发明了蒲螨田间释放技术及其针对杨干象、光肩星天牛、红脂大小蠹、国槐叶柄小蛾的生防技术,为蛀干类害虫的防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项目创新性: 1、新生防资源(新种)的确立,发现并定名了我国的1个优势蒲螨新种-中华甲虫蒲螨;创新了蒲螨分类系统,丰富了蜱螨分类学。 2、揭示了该种蒲螨的主要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明确该种是有人工利用价值的优秀天敌以及人工利用的方向。 3、研究出适宜该种蒲螨繁殖的3个高效替代寄主---麦蛾、米象、大蜡螟。 4、发明了该种蒲螨人工大量繁殖方法及其操作规程,实现了周年批量生产。 5、针对具体害虫的发生规律,寻找可被蒲螨寄生的敏感期,研究出了适合具体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 取得的自主知识产权:已发表论文15篇;发明专利1项,“中华甲虫蒲螨的繁育方法和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专利号:ZL200910086831.4;“中华甲虫蒲螨的发现、大量繁殖与释放技术”2009年获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10年获河北省林学会科技成果一等奖,2011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项目技术成熟,已推广应用9.85万亩,覆盖了河北省发生面积的29.5﹪,获得经济效益7919.7465万元, 蒲螨的发现与应用为我国开拓了一个新的天敌类群,丰富了生物防治手段,避免了重大的社会生态损失,使森林有效的发挥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局部小气候,美化环境,保障农业丰收的重大作用。
- 相关文献
[1]河北省为害黄芪的主要甲虫种类及其防治策略. 巴义彬,蒋晓丽,张慧,赵明,赵聚莹. 2014
[2]不同寄主蒲螨种群间亲缘关系的RAPD初步分析. 韩继成,于丽辰,贺丽敏,郝宝峰,许长新. 2007
[3]mtDNA中COI基因序列在蒲螨属(Pyemotes)鉴定中的应用. 贺丽敏,焦蕊,许长新,郝宝峰,韩继成,于丽辰. 2010
[4]天敌蒲螨的研究与利用. YU Li-chen,于丽辰,HE Li-min,贺丽敏,HAN Ji-cheng. 2009
[5]释放中红侧沟茧蜂对玉米、辣椒田棉铃虫的防治效果. 刘文旭,马爱红,路子云,冉红凡,李建成. 2018
[6]土壤铵态氮固定的调控措施及其效果. 贾树龙,唐玉霞,孟春香,张贵民. 2002
[7]新疆棉田释放中红侧沟茧蜂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 李建成,潘文亮,张小风,张青文,王泽鹏,哈米提. 2004
[8]培养时间和接种密度对咖啡短体线虫繁殖和形态的影响. 阎爱华,曹克强,陈书龙. 2006
[9]丛生福禄考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刘振东,张海新,及华. 2005
[10]不同光环境对梨小食心虫成虫寿命和繁殖的影响. 焦洄锬,杨小凡,冉红凡,路子云,刘文旭,马爱红,李建成. 2024
[11]利用烟草规模化繁殖烟粉虱初步研究. 王玉波,郑礼,郑书宏,何晓庆,毛文杰. 2008
[12]Wolbachia对山楂叶螨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焦蕊,许长新,于丽辰,乔广玉,贺丽敏,李立涛,刘金利. 2016
[13]湿度对二点委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马继芳,李立涛,甘耀进,董立,董志平. 2014
[14]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母牛繁殖的影响. 李宗波,付才,孔德江. 2009
[15]异花授粉作物大白菜和荞麦基因库种子繁殖技术研究. 马缘生,谭富娟,李灵芝,柴建方,范传珠,马榕荫,周红立,周涛. 2000
[16]石榴树栽培技术. 蔡海燕,李建文,吴云鹏. 2014
[17]河北省种植业技术发展轨迹与未来方向策略. 杨金深. 2001
[18]中国北方半干旱区农业的持续发展与技术策略. 李广敏,杨金深. 1997
[19]河北滨海盐碱地水稻旱直播技术. 杨雅华,李海山,张薇,孟令启,李建广,张启星. 2015
[20]从产业层位和资源利用谈河北农业发展的技术方向. 杨金深,孙世刚.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6种杀螨剂对设施桃二斑叶螨的田间防治试验
作者:许长新;郭培;贺丽敏;焦蕊;李立涛;李敏;马爱红
关键词:设施桃;二斑叶螨;杀螨剂;防治效果
-
球孢白僵菌和中华甲虫蒲螨对冷杉梢斑螟杀虫作用及其相关酶活性影响
作者:刘行;聂振业;迟德富;贺丽敏
关键词:冷杉梢斑螟;球孢白僵菌;中华甲虫蒲螨;毒杀作用;解毒酶;保护酶
-
4种杀虫剂对桃蚜的田间防治试验
作者:焦蕊;张林林;刘金利;许长新;李立涛;贺丽敏;于丽辰
关键词:杀虫剂;桃蚜;田间防效
-
生草对苹果园根际土壤、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林林;焦蕊;于丽辰;李立涛;许长新;刘金利;贺丽敏
关键词:清耕;自然生草;土壤理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产量
-
中华甲虫蒲螨对桃蚜控制潜能的研究
作者:李立涛;贺丽敏;许长新;焦蕊;王英杰;郭勇;刘师源
关键词:中华甲虫蒲螨;桃蚜;寄生反应;生物防治
-
3种不同药剂防治苹果瘤蚜田间试验
作者:张林林;焦蕊;刘金利;于丽辰;李立涛;许长新;贺丽敏
关键词:0.5;苦参碱;22;氟啶虫胺腈;99;矿物油;苹果瘤蚜
-
覆盖园艺地布对苹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张林林;焦蕊;于丽辰;贺丽敏;李立涛;许长新;刘金利
关键词:苹果园;园艺地布;覆盖;节肢动物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