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第一完成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7
摘要: 1、项目来源与背景 本成果作为一个整体,是8个项目的集成。在实施过程中,先后得到了国家星火计划“木薯加工废弃物基质肥料化利用与示范”、2014年度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木薯加工废弃物基质肥料化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大宗农作物和畜牧业废弃物微生物发酵技术引进与创新应用”、生态广西建设引导资金项目“木薯加工废弃物基质肥料化利用技术产业化开发与示范”、广西农业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农业有机废弃物基质肥料化利用技术产业化开发与示范”等8个科技项目的支持。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2.1 技术原理: 针对木薯废弃物量大、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等现状,采用生物发酵工程技术,研发木薯废弃物发酵的基础物料配比,以机械翻抛堆肥工艺为技术平台,形成基质和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筛选食用菌栽培基质新配方,建立木薯秆安全还田利用技术模式;建立木薯废弃物基质化、肥料化核心生产示范基地,实现木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产业化生产,并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地促进木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性能指标 1)建立了基质和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 2)研制的育苗基质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可替代草炭生产基质;有机肥在蔬菜、香蕉、水稻、玉米、木薯等作物上的应用,增产效果明显。 3)以木薯秆和木薯酒精渣为主要原料,筛选出草菇等食用菌栽培基质优良配方6个,形成适宜的栽培配套技术。 4)建立了木薯秆安全还田技术模式1套。 5)建立基质化、肥料化核心生产示范基地4个、产能各自为5万吨/年的生产线4条,新产品新技术在广西、广东、湖北、海南、贵州、山东等地应用11.31万亩;在广西示范栽培草菇等食用菌菌包132.80万袋,采收产品77.78万公斤;推广木薯秆还田技术5390亩。近三年累计新增直接和间接销售额109465.07万元、新增利润74443.39万元、节支总额5749.27万元。 6)申请专利8件,其中,获授权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4件和外观设计专利1件;制定广西地方标准1项;发表论文18篇。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研发出木薯废弃物发酵的基础物料配比并优化发酵技术,建立了基质和有机肥产业化生产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技术要求。 2)建立以木薯秆和木薯酒精渣为主要原料栽培草菇等食用菌的技术方法,在保障产量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开辟了食用菌栽培原料来源的新途径。 3)首次阐明不同还田方式下木薯秆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建立木薯秆安全还田技术模式。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历时9年的攻关,技术成熟度高,通过中试、已实现产业化和大面积推广应用,经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评价,本成果居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适合于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搭建“产研”结合平台,应用“新产品、新技术+企业+基地+农户”的推广新模式,提高了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速度和效率。但还应拓展产品功能多样化,扩大相关成果的应用。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橡胶林下虎乳灵芝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程汉亭;严廷良;徐林;丁野;步连燕;杨阳;李勤奋
关键词:橡胶园;虎乳灵芝;栽培技术
-
海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解析
作者:程汉亭;严廷良;徐林;丁野;步连燕;杨阳;李勤奋
关键词:食用菌产业;海南省;发展现状;存在问题
-
不同覆盖对圣女果秸秆简化静态堆肥与腐殖化进程的影响
作者:林嘉聪;韩卓雅;王定美;麦力文;李勤奋;袁京;余小兰;李光义
关键词:堆肥;腐殖化;圣女果秸秆;分子膜;覆盖
-
荔枝剪枝堆肥和蚯蚓粪作为巨大普里斯特氏菌载体的研究
作者:余小兰;李勤奋;李光义;张俏燕;李晓亮
关键词:荔枝剪枝堆肥;蚯蚓粪;载体;巨大普里斯特氏菌;有效活菌数
-
不同生物利用度碳源对蚯蚓堆肥影响分析
作者:孔令玮;王孔檀;麦力文;伍玉鹏;王熊飞;王朝弼;林嘉聪;李勤奋
关键词:生物利用度;碳源;蚯蚓;蚯蚓堆肥;碳氮
-
轮作影响土壤磷有效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侯梅芳;寇枘;岳政府;邹雨坤;王进闯;刘贝贝;张俏燕;李勤奋
关键词:轮作;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磷形态;土壤微食物网;磷有效性
-
基于PCA-HCA联合PLS回归模型的蚯蚓粪肥品质等级划分
作者:王孔檀;麦力文;王定美;彭实亮;王熊飞;蒙赜;余小兰;林嘉聪;李勤奋
关键词:蚯蚓粪肥;等级评价;主成分分析;分层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