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北方麦田杂草抗药性的发生、机制与治理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抗药性;麦田;杂草;杂草抗药性;治理;机制;麦田杂草;发生;北方

第一完成单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1

摘要:   一、任务来源: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2010年“农田恶性杂草防控新技术”(编号:2006BAD08A09)和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编号:09220301D)。   二、应用领域与技术原理:   针对因磺酰脲类除草剂连年使用,而对小麦危害严重的阔叶杂草防除效果逐年下降,杂草抗药性问题凸现,导致麦田杂草得不到有效治理,严重危害小麦生产。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和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支持下,对北方麦田杂草抗药性的发生、机制与治理进行了研究。该研究结果应用于北方麦田防除抗药性杂草。   技术原理包括: 1、生态勘探和倒“W”法取样技术; 2、生物测定技术; 3、酶活性测定技术; 4、PCR扩增技术; 5、耕作、栽培措施对防控抗药性杂草的辅助作用等。 通过研究构建了基于不同分子靶标的除草剂混用、交替使用治理抗药性杂草的技术体系。该体系应用能有效防除北方麦田抗药性杂草。   三、性能指标:   采用该技术的示范田,对小麦田抗药性杂草的防除效果达90﹪以上,比对照药剂苯磺隆防效提高30﹪以上,对小麦安全,小麦平均增产10公斤/亩以上。   四、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1、在北方麦区广泛采集不同生物型杂草样本,通过生物测定明确了我国北方麦田主要杂草的抗药性水平。   2、利用分子生物技术揭示出播娘蒿、荠菜、猪殃殃对苯磺隆抗药性形成的分子机制是编码ALS酶基因点突变,导致了苯磺隆对ALS酶抑制能力降低,田间防治效果下降。   3、明确对苯磺隆产生抗药性的播娘蒿对其它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嘧啶硫代苯甲酸脂类和三唑并嘧啶类等除草剂具有正交互抗性。   4、优选出唑草酮、2,4-滴异辛酯·双氟磺草胺、苯磺隆-2,4-滴丁酯防除北方麦田的抗性杂草除草剂,确定了除草剂的安全使用技术。   5、提出了基于不同分子靶标的除草剂混用、交替使用治理抗药性杂草的技术体系,在北方麦区大面积示范和应用。 该体系能有效防除抗性杂草,具有可操作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该项目创新性强,应用范围广,配套技术实用简便,在同类研究中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五、推广应用前景:   抗药性杂草治理体系能有效治理北方麦田抗药性杂草的发生危害,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已在河北、河南、山东推广2000万亩。本技术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 相关文献

[1]2014年曲周县小麦草害情况及成因分析. 彭学可,刘全清,张宏彦. 2015

[2]47.5%ZirolSC和55%PantherSC防除冬小麦田杂草的研究. 李秉华,李香菊,王幼敏,蔡立强. 2001

[3]河北省农田杂草研究和防治进展. 王贵启. 2009

[4]北方23个梨品种鲜榨梨汁的理化特性分析和感官评价. 李丽梅,李雪梅,关军锋,何近刚. 2013

[5]河北省邢台市麦田禾本科杂草发生情况调查. HUN Zhi-ying,柴同海,SU Zeng-chao,高炳华,WANG Feng-zhi,安文海,LIU Yong-jie. 2008

[6]河北省廊坊市 唐山市和秦皇岛市麦田禾本科杂草发生情况调查. 袁立兵,浑之英,王华,杜鹏程,赵光亚,闫雪静. 2013

[7]河北省沧州市麦田禾本科杂草发生情况调查. 浑之英,袁立兵,闫雪静,赵光亚,杜鹏程,王华. 2013

[8]河北省石家庄市麦田禾本科杂草发生情况调查. 浑之英,袁立兵,柴彦,王紫鹃. 2009

[9]河北省衡水市麦田禾本科杂草发生情况调查. 袁立兵,浑之英,赵光亚,闫雪静,王华,杜鹏程. 2013

[10]河北省邯郸市麦田禾本科杂草发生情况调查. 浑之英,袁立兵,王莎. 2011

[11]河北省保定市麦田禾本科杂草发生情况调查. 浑之英,袁立兵,王莎,代丽华. 2011

[12]小麦-玉米两熟农田除草剂安全高效技术研究与应用. 王贵启,张宏军,王秀,崔海兰,梁双波. 2011

[13]冬小麦混杂原因与治理技术研究. 陈秀敏,谢俊良,孙书娈,乔文臣,孟祥海. 2003

[14]黄骅市东亚飞蝗大发生原因分析与治理对策. 刘浩升,李耀发. 2010

[15]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 张国印,王丽英,孙世友,王志军. 2003

[16]猪舍臭气的产生与除臭技术进展. 王一凡,郭海勇,王旭,胡栋,王占武. 2023

[17]葡萄种植中小叶蝉虫害治理探析. 郝钢,郭建青,李建成,路子云,冉红凡,马爱红. 2022

[18]棉田红蜘蛛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葛朝红,孟建朝,师树新,周永萍,赵海龙. 2012

[19]棉花烂铃病的发生、品种抗病性及主要病原菌致病力分析. 李社增,鹿秀云,郝俊杰,赵鸣,年冠臻,郭庆港,张晓云,马平. 2017

[20]中国七省(自治区)马铃薯黄萎病病情及优势病原菌致病力分析. 李社增,周洪友,鹿秀云,年冠臻,郭庆港,赵卫松,东保柱,申建芳,王培培,张晓云,闫磊,马平.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