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综合配套;技术;效益监测;综合配套技术;经营;水源保护林;水;管理;监测;水源保护;配套技术;培育;水源;保护;综合;效益;测评;配套;评价;监测评价
第一完成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
获奖时间: 2002
摘要: “华北土石山区水源保护林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是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专题,主要是针对以北京密云为代表的华北土石山区水源保护林建设中的系列关键技术进行系统集成配套,目的在于不断提高这一区域水源保护林的总体功能。 该项技术成果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1)筛选出了8个低耗水树种并研究得到了不同树种的耗水规律与排序。研究提出了节水型水源保护林造林设计类型油松+栓皮栎、油松+元宝枫等18个,比传统造林方法在同样条件下提高50%以上; (2)提出了低山阳坡人工穴播紫穗槐模式、低山阴坡营造油松疏林技术模式、中山阳坡隔坡廊状窄带整地+营造油松、侧柏疏林技术模式、中山阴坡人工插花营造油松疏林技术等天然植被定向恢复技术; (3)水源保护油松林廊状间伐与带间混交,刺槐林定株培育、平茬嫁接、引种混交等经营技术模式; (4)在核心试验区引进板栗、杏、李、桃等优良品种33个,通过对7个经济林树种根系分泌物的分析试验,初步筛选出了低污染经济林树种,研究完成了水源保护区等高隔坡水平沟整地、震穴施肥等系列山地果园抗旱增温保水配套栽培技术; (5)建成了以水量、水质和侵蚀泥沙为主体,包括水文、气象、土壤和植被等内容的多尺度水源保护林监测。初步提出了水文生态计量模型,开发了以地块为单元的水源保护林功能评价、预测和动态监测模型; (6)建立了水源保护林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可实现水源保护林体系的规划、优化设计、监评、调控管理等动态化、实时化,推广应用性强。 在完成技术攻关的同时,在北京市密云县建成水源保护林示范流域320hm^2;造林技术模式示范区1020hm^2;示范区造林保存率达80-85%以上,与对照区相比,示范区土壤流失量减少30%-50%,林木生长量提高15%以上,林果业产值增加20%以上,环境容量提高5%-10%。 研究成果在北京市密云水库库区4个县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得到推广,推广面积达61万余亩,产生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成果可供华北土石山区及类似地区水源保护林营建中推广应用,应用前景广阔。
- 相关文献
[1]3S技术在作物生长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李卫国,王纪华,赵春江,李秉柏,刘良云. 2006
[2]北京郊区板栗林下栗蘑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隗永青,曹均,曹庆昌. 2010
[3]基于CAN总线的播种深度监测评价系统研究. 高原源,王秀,杨硕,翟长远,赵学观,赵春江. 2019
[4]空气负离子监测与评价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李少宁,韩淑伟,商天余,鲁韧强,张玉平,潘青华,金万梅. 2009
[5]山西柳林枣生产和经营调查. 张巧仙,杜京旗,兰彦平. 2012
[6]漩涡辅助液液微萃取和气相色谱法分析水样中甲草胺、乙草胺和丁草胺残留. 张学博,王德,赵尔成,朱晓丹,贾春虹,贺敏,陈莉,余苹中. 2010
[7]北京近郊养殖场环境中砷含量及其形态分析. 计峰,王立平,宋曙辉,黄建国,先宏,胡真虎. 2017
[8]利用多时相TM影像进行作物分类方法. 马丽,徐新刚,贾建华,黄文江,刘良云,程一沛. 2008
[9]利用TM遥感进行冬小麦苗期长势监测研究. 李卫国,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纪华,赵春江,李秉柏. 2006
[10]发展绿色食品工程综合配套技术为奥运服务. 王爱玲,文化. 2002
[11]玉米新品种“NK718”超高产制种技术研究与应用. 罗松彪,赵久然,王元东,杨惠玲,万兴荣. 2013
[12]鲢鳙高产养殖模式及配套技术要点. 袁宝山,赵玉宝. 1993
[13]百合杂交种培育研究. 孙晓梅,崔文山,王亚斌,年玉欣,罗凤霞. 2005
[14]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培育与全链条管理服务实践. 吴琼,魏建华,耿东梅,杨国航. 2024
[15]五个保加利亚甜樱桃优良品种介绍. 周宇,佟兆国,张立民,石磊,姜立杰. 2006
[16]城乡结合部基本农田划定与保护研究. 刘晓娜,李红. 2016
[17]北京中华蜜蜂的保护与利用. 王凤鹤,杨甫,耿金虎,徐希莲. 2007
[18]基于案例分析的玉米品种权维权问题、启示与建议. 杨海涛,赵久然,陈红,宋伟,王凤格,邢锦丰,张如养,王元东,段民孝,杨凤玲. 2017
[19]新城疫疫苗对近年流行毒株的保护作用. 林健,刘月焕,韩春华,马明,刘永宏,潘洁. 2009
[20]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镇古板栗资源调查. 兰彦平,刘建玲,刘金海,姚砚武,刘国彬,孙明德.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远缘杂交仁用杏新品种京仁5号的选育
作者:杨丽;张俊环;姜凤超;张美玲;王玉柱;于文剑;孙浩元
关键词:仁用杏;新品种;京仁5号;远缘杂交
-
杏新品种京绯红的选育
作者:张美玲;杨丽;王玉柱;张俊环;姜凤超;于文剑;孙浩元
关键词:杏;新品种;京绯红;硬肉;耐贮运
-
基于叶片显微结构综合评价杏不同品种(系)的抗旱性
作者:张俊环;张美玲;杨丽;姜凤超;于文剑;王玉柱;孙浩元
关键词:杏;叶片;显微结构;抗旱性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仁用杏优系核仁外观品质性状评价
作者:杨丽;王玉柱;张俊环;姜凤超;张美玲;孙浩元
关键词:仁用杏;核;仁;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
-
杏果实风味形成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于文剑;杨丽;张俊环;姜凤超;张美玲;王玉柱;孙浩元
关键词:杏;风味;可溶性糖;有机酸;香气
-
远缘杂交仁用杏新品种京仁4号
作者:杨丽;王玉柱;张俊环;姜凤超;张美玲;于文剑;孙浩元
关键词:仁用杏;新品种;京仁4号;远缘杂交
-
杏仁中苦味物质的检测方法及苦味物质在杏仁发育过程中的分布研究
作者:张俊环;张美玲;姜凤超;杨丽;王玉柱;于文剑;孙浩元
关键词:杏仁;发育阶段;特异组织;苦杏仁苷;野黑樱苷;高效液相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