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新品种选育;桃;杏;品种;山楂;品种选育;选育;新品种
第一完成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
获奖时间: 1998
摘要: “桃、杏、山楂新品种选育”系原市科委“贮藏、加工、鲜食系列新品种选育”1991-1995年重点项目,研究属农林科学技术研究领域,项目所选育出的优良品种适用于北京市郊区诸区县推广,同时也适宜我国华北、西北等省市推广应用。 该项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通过桃、杏、山楂品种的查、选、引和育多种途径,选育出生产上急需、不同成熟期鲜食和加工对路的桃、杏、山楂系列品种。通过1991~1995年5年的研究,通过从国内外引种观察、农家品种收集筛选和杂交育种等多种途径,共选育出适宜本市发展的桃、山楂和杏优良品种(系)共12个。其中黄桃罐藏品种2个:“1-19-4”和“NJC3”;山楂优良品种7个:大绵球、佳甜、秋金星、京短1号、磨盘、敞口和红瓤绵;杏优良品种3个:骆驼黄、串枝红和大偏头。被选育出的12个品种主要特点是鲜食品种突出了成熟期早、中、晚配套和优良果实品质;加工品种除突出了使果实采收期能够补充生产上已栽培品种插空,以保证工厂原料的均衡供应外,同时也降低了吨耗量。被选出的品种中,有些品种即使在该树种发展过程、效益低潮中,种植者也获得了较好的效益,如山楂大绵球品种在中秋节前成熟,果实大,生产效益一直很好。被选出的杏品种骆驼黄,至今仍是国内外最早熟的优良鲜食品种。截止1995年,被选出的12个品种仅北京郊区已示范推广7000余亩,年产值510万元。截止1998年,仅北京郊区已示范推广1万余亩,年产值2700万元以上(尚未完全结果),实际增值30%~100%。待全部结果后每年可增值3500万元以上。除北京外,在其它省市已推广4万余亩,特别是骆驼黄等品种,已被各省市作为名特优良品种广泛引种栽培和推广应用。
- 相关文献
[1]观食两用桃新品种-锦春的选育. 刘佳琴. 2011
[2]桃观赏鲜食兼用新品种知春的选育. 刘佳棽,王尚德,蒋海月. 2012
[3]油桃中熟黄肉新品种金美夏的选育. 王尚德,刘佳棽,蒋海月,兰彦平. 2011
[4]鲜食观赏兼用桃新品种‘贺春’和‘咏春’. 刘佳棽,王尚德,周连弟,兰彦平,王虞英. 2010
[5]梅、杏、桃EST同源序列特征分析及EST-SNP发掘. 李晓颖,王玉柱,上官凌飞,宁宁,房经贵. 2012
[6]核果类水果干物质含量近红外无损检测研究. 王宝刚,李文生,蔡宋宋,冯晓元,石磊,杨媛,王纪华. 2010
[7]2个早熟杏新品种'京香红'和'京脆红'的选育. 杨丽,孙浩元,张俊环,姜凤超,王玉柱. 2018
[8]杏新品种"京早红". 王玉柱. 2011
[9]杏新品种京绯红的选育. 张美玲,杨丽,王玉柱,张俊环,姜凤超,于文剑,孙浩元. 2024
[10]杏新品种'京骆丰'. 孙浩元,杨丽,张俊环,姜凤超,张美玲,王玉柱. 2020
[11]杏新品种'京骆红'. 杨丽,孙浩元,张俊环,姜凤超,张美玲,王玉柱. 2019
[12]鲜食加工兼用杏新品种‘京佳2号’. 王玉柱,孙浩元,杨丽,张俊环,姜凤超. 2014
[13]杏新品种‘京早红’. 王玉柱,孙浩元,杨丽,张俊环,姜凤超,温亮. 2011
[14]国内外杏研究最新进展. 王玉柱,孙浩元,杨丽. 2002
[15]观食两用桃新品种——锦春的选育. 刘佳棽,王尚德,兰彦平,蒋海月,王小川. 2011
[16]桃早熟新品种瑞红的选育. 陈青华,姜全,郭继英,赵剑波,郑书旗,刘巍. 2006
[17]中熟桃新品种“早玉”在北京市平谷区的栽培表现. 闫凤娇,郭继英,姜全,赵剑波. 2013
[18]桃晚熟新品种华玉. 郭继英,姜全,赵剑波,陈青华,刘巍,郑书旗. 2003
[19]桃新品种经济效益分析. 王真,姜全,郭继英,赵剑波,任飞,张文忠. 2013
[20]优质桃新品种‘早玉’. 赵剑波,姜全,郭继英,陈青华,刘巍,郑书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