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技术;防控技术;示范;示范推广;柚;防控;技术集成;种质;种质创新;集成;创新;裂果;柚类;推广;枇杷
第一完成单位: 浙江省柑桔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0
摘要: 本课题根据浙江省科技厅等5个单位先后下达的任务进行聚类研究推广。任务有二项:一是柚类、枇杷的种质创新,二是裂果腐烂的防控技术研究推广。 柚类和枇杷是浙江省的特色水果,收益虽好,但裂果和腐烂问题严重,造成品质下降,发展速度受限。近30年来,各级、各地为此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但收效低微:外裂的玉环柚常年裂果率在50﹪以上,内裂的永嘉早香柚裂果率达80﹪以上。无奈,生产上依赖土柚授粉增加种籽减少裂果。但由于花粉的不亲和性,裂果率仍高达15﹪,且果实风味、疫病控制难保证。白沙枇杷裂果腐烂率在40﹪以上。 本课题以体细胞杂种异源四倍体植株ZJ的创造为解决柚类裂果的技术源头,达到了育成新品种,大幅度减轻裂果的双重目的。同时,采用多种方法育成了2个品种4个材料。通过胚抢救技术育成的三倍体品种浙玉1号,具有无核、不授粉、不裂果,综合性状超亲的明显优势,农民只要高接换种就可种植。针对面上存在的裂果问题,则以ZJ植株为亲本与易裂果的柚类品种授粉达到裂果率、单果重、TSS含量、综合性状超亲的目的。为此,无核玉环柚裂果率从50﹪以上下降到15﹪以内。有核的永嘉早香柚99﹪瘪籽,果实基本无内裂,单果重增加10﹪,TSS含量提高1度;青田红心柚99﹪瘪籽,单果重增加10﹪,酸含量下降2度,TSS含量提高1度。通过交替授粉技术的创新推广,花粉品种纯度提高,果实熟期一致,裂果率从15﹪下降到5﹪以内。 在对枇杷的研究中,一是选育出2个白沙新种质。其中,卵圆形芽变白沙枇杷,种籽从2.9粒/果下降到1.6粒/果,可食率从53.08﹪上升到67.14﹪。二是通过光谱仪器检测技术,选择推行疏水性强的腊质白纸规范套袋材料,使枇杷裂果、腐烂率从40.17﹪下降到10.86﹪,TSS含量基本接近。探明了棚内温度低于棚外温度1℃以上、有7﹪左右的冻害概率,为枇杷和柚类等设施栽培水果防冻技术的完善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 与此同时,对于柚和枇杷栽培的共性技术进行集成创新。主要是:建立树情档案制度,果园进行达标检测,实行“施肥、修剪、除草、治虫、采摘”5统一做法。推行低碳高效的以园养园新技术,通过生草法改善果园环境,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果实的营养成分。落实以树定产,以枝定果,二次疏果技术措施,叶果比柚类按40:1,枇杷15:1的要求,使植株“计划生育”,无明显大小年。 经过7年多的努力,本课题已累计创造新品种、材料9个,其中4个已经种植推广,推广新品种面积473公顷、防裂果腐烂面积25322公顷,新增经济效益5.57亿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成果的主要创新点: 1.柚从体细胞杂种的建立到新品种的育成推广,直至防裂果成果的广泛应用,裂果率、单果重、TSS含量等综合性状超亲显著; 2.二倍体柚交替授粉技术大幅度减轻裂果和抑制疫病传播; 3.光谱仪器检测与白色腊质纸套袋、设施栽培存在7﹪概率的棚内低温冻害与相应防冻技术; 4.建立树情档案,推行生态果园建设,落实以树定产、以枝定果,二次疏果,提高果实品质的“计划生育”措施,作为共性的集成技术成果在柚类与枇杷生产上推行,成效显著。这些技术经国内国际成果查新,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 相关文献
[1]裂果易发性不同的枇杷品种果实相关酶活性比较. 王引,陈方永,倪海枝,颜帮国. 2019
[2]白沙枇杷裂果的钙素调控生理研究. 王引,倪海枝,颜帮国,陈方永. 2022
[3]中国水稻纵卷叶螟防控技术进展. 杨亚军,徐红星,郑许松,田俊策,鲁艳辉,吕仲贤. 2015
[4]柚类新品种-红肉四季柚. 郭秀珠,林绍生. 2014
[5]柚类新品种——‘红肉四季柚’的选育. 郭秀珠,陈巍,潘孝强,黄品湖,林建波. 2014
[6]浙江柚类资源果实理化性状分析研究. 林绍生,刘冬峰,宋洋,郭秀珠,李发勇,黄品湖,徐文荣. 2019
[7]异源四倍体授粉改良浙江柚类品质研究. 王引,陈方永,倪海枝,任正初. 2013
[8]浙江农村综合改革集成建设的"小浦"经验与启示. 王美青,孙永朋,徐萍,金飞. 2020
[9]基于GIS的定海区农业产业“一张图”集成及应用. 王佳颖,任周桥. 2020
[10]浙江地方柚类种质资源遗传关系的SSR标记研究. LIU Dong-feng,刘冬峰,CHEN Wei,陈巍,LIN Shao-sheng,林绍生,XU Wen-rong. 2016
[11]2013-2022年我国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集成. 卓富彦,陈学新,夏玉先,傅强,王甦,徐红星,胡飞,张杰. 2024
[12]柚新品种‘浙玉1号’. 陈方永,倪海枝,赵凯,任正初. 2009
[13]浙江红肉柚类胡萝卜素合成酶基因片段的SNP分析. 林绍生,刘冬峰,陈巍,郭秀珠,徐文荣,黄品湖. 2016
[14]浙江柚类地方资源SRAP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林绍生,刘冬峰,郭秀珠,黄品湖,徐文荣,陈巍. 2015
[15]柚新品种‘浙柚1号’. 倪海枝,陈方永,周晓音,饶建民,王引,任正初. 2015
[16]浙南柚类地方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鉴定. 陈巍,郭秀珠,黄品湖,徐文荣,林绍生. 2012
[17]柚类资源抗寒性表现. 林绍生,刘冬峰,宋洋,郭秀珠,李发勇,黄品湖,徐文荣. 2019
[18]基于SSR标记的浙江地方柚类种质资源遗传关系分析. 刘冬峰,陈巍,林绍生,徐文荣,郭秀珠,黄品湖. 2017
[19]柚类新品种‘古磉柚’的选育. 林绍生,刘冬峰,宋洋,张枝碧,郭秀珠,黄品湖,徐文荣,陈巍. 2018
[20]浙江省名柚资源与产业发展对策. 施灵荣,林绍生,石学根.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杨梅新品种‘永肽’
作者:王引;胡丹;邱智敏;颜帮国;倪海枝;陈方永
关键词:杨梅;品种
-
杨梅新品种永肽
作者:王引;颜帮国;倪海枝;陈方永
关键词:植物新品种保护;叶缘波状;圆头形;羊角形;开心形;蜡质层;特征特性;横径
-
不同抗性杨梅品种对枯枝病的生理响应
作者:王引;倪海枝;王平;程玉芳;颜帮国;陈方永
关键词:杨梅;抗病;酶活;枯枝病
-
杨梅新品种-永肽
作者:王引;陈方永
关键词:
-
CRISPR/Cas基因组编辑技术在果树育种中的应用
作者:倪海枝;王引;王平;程玉芳;颜帮国;陈方永
关键词:基因组编辑;CRISPR/Cas系统;果树;遗传改良
-
枇杷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研究进展
作者:陈方永;吴锦程;王引;王平;倪海枝;颜帮国;程玉芳
关键词:枇杷;种质资源;创新利用;选育种;种质交流;品种知识产权
-
台州市白沙枇杷品种引进、观察与筛选评价
作者:王引;王平;倪海枝;程玉芳;颜帮国;陈方永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