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创新利用;利用;辣椒品种;品种;示范;辣椒;创新;挖掘;抗蚜
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1
摘要: 1.技术原理: 采用离中率方法进行抗性评价,以期建立辣椒抗蚜性评级标准和获得高抗或抗蚜辣椒品种;以所筛选、鉴定出的抗性稳定的抗感品种为材料,将分子标记、生理生化和生物学相结合系统开展了抗性遗传分析及营养防御效应、次生代谢物质防御效应、酶学防御效应和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等研究,以期明确辣椒抗蚜性遗传规律和阐明辣椒抗蚜性机理;采用大苗移栽、生长特性肥水管理和以抗性品种为主的害虫综合防控技术的栽培模式,以期建立高产、优质、抗性稳定的抗蚜辣椒品种高效种植技术体系;以产量、产品质量、农药、肥料、劳务等为主要指标的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模式,以期构建高产、优质、抗性稳定的抗蚜辣椒品种示范推广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评价体系。这对于选育、推广抗蚜辣椒品种,降低生产本,减少农药对辣椒产品和环境的污染,有效持久控制蚜虫发生与危害,促进海南无公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和广阔应用前景。 2.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 本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可在植物保护、作物遗传育种作物高产栽培领域的理论与实际应用和无公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广泛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国内国际科学研究、实际应用环境与推广应用条件,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1)符合国内外科研发展需求。植物抗虫品种的培育与选用被认为是现今控制害虫最积极、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并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一项带有方向性的防治途径。本研究针对国内外目前尚无确定的抗感蚜虫辣椒品种和十分缺乏抗蚜性机理系统理论支撑现状及海南反季节辣椒生产实际需求,首次采用离中率方法进行评价,建立了切实可行的辣椒抗蚜性评级标准,获得了抗性十分稳定的参试材料抗感蚜虫辣椒品种。并以此为基础,首次将分子标记与生理生化和生物学相结合系统开展了辣椒抗蚜性遗传分析及营养防御效应、次生代谢物质防御效应、酶学防御效应和与抗性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等研究,确定辣椒抗蚜性由单显性核基因控制,找到一个与辣椒抗蚜性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OPA18600和SCAR标记S12560,初步阐明了辣椒抗蚜性的生理生化基础,为深入开展辣椒抗蚜性研究提供了抗性评级标准、参试材料和理论依据。本研究符合当今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国内外科研发展需求,具有良好的国内国际科学研究环境与条件,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2)符合无公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海南岛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称,特别适宜反季节瓜菜的生产。自1988年建省以来,由于受到海南各级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校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反季节瓜菜生产取得了很大发展,已成为当前海南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海南也成为我国“菜篮子”工程的重点生产基地。辣椒是海南反季节瓜菜的主产品之一,蚜虫是辣椒重要危险性害虫,既直接危害,又传播病毒。目前,辣椒生产中对于蚜虫及其传播病毒的防治仍依赖于化学防治,但化防过程中因施药技术落后所导致的农药的有效利用率不足、农药的使用频率及使用剂量不断加大和“3R”等问题日趋严重,严重制约了海南无公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针对我国目前尚无抗蚜辣椒栽培品种和海南反季节辣椒生产实际需求,首次以栽培辣椒品种为材料进行辣椒抗蚜性研究,获得了高产、优质、抗性十分稳定的抗蚜辣椒品种,并将高产、优质、抗蚜辣椒品种高效种植示范与应用推广,示范、应用与推广面积达3.2万余亩,增收6500多万元,农药、化肥和劳务共节约开支1200多万元,充分发挥了抗蚜品种在辣椒害虫综合防治中的主导作用,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减少农药对辣椒产品和环境的污染,有效持久的控制了蚜虫在辣椒生产中的发生与危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为辣椒抗虫品种的培育与创新利用提供了经验和范例。本研究符合无公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良的好实际应用环境与条件,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 相关文献
[1]辣椒抗蚜品种‘猪大肠’的抗蚜性遗传分析. 梁晓,伍春玲,陈青. 2018
[2]我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 滕建国,王家保,徐立,李琼,刘国道. 2023
[3]基因工程雄性不育及辣椒杂种优势利用. 杨泽良,胡开林,党选民,曹振木. 2006
[4]琼中县什运乡村发展策略初探. 黎明,宋付平. 2015
[5]振动链式木薯挖掘收获机的性能试验与分析. 吕以志,黄应强,李晓菲,任国华,郑爽,郁昌的,邓干然. 2017
[6]振动链式木薯挖掘收获机的改进设计与试验. 邓干然,黄应强,郑爽,李国杰,崔振德,李玲,郁昌的. 2018
[7]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何云,李琼,陈业渊. 2015
[8]特色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创新利用. 王庆煌,陈业渊,李琼,何云. 2013
[9]荔枝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现状. 张蕾,徐立,李焕苓,洪继旺,杨子琴,李松刚,王家保. 2023
[10]热带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研究进展. 黄春琼,刘国道,白昌军. 2015
[11]农业科技观光园示范项目的设立研究. 欧阳欢. 2006
[12]粤糖93/159在海南的引种与推广. 阚丽艳,谢贵水,何根元,符凤梅. 2009
[13]橡胶树气刺割胶技术新进展. 校现周,罗世巧,魏小弟. 2010
[14]广东垦区橡胶树刺激割胶及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 张全琪,倪燕妹,郑杰,黄志,温耿明,杨文凤. 2014
[15]橡胶树气刺割胶技术新进展. 校现周,罗世巧,魏小弟. 2010
[16]试验、示范、旅游综合性热作基地建设研究. 欧阳欢,龙宇宙. 1999
[17]利用锚定SSR技术探讨芒果品种的分类. 谢江辉,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马蔚红,林顺权,刘成明. 2006
[18]创新农业科研单位工会工作的思考. 李晓粉,龚康达,刘倩,黄华. 2016
[19]对农业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温春生,龚殿,刘东,孙好勤. 2017
[20]发挥热农院校的科教优势 创建国家热带农业高科技创新体系──关于发展海南热带农业及国家热带农业区域经济的思考. 韦勇.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类型及规格育苗容器对橡胶树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作者:陈青;王新龙;陈健;黄坚;王新燕;王军
关键词:橡胶树;组培苗;容器;长势;养分
-
二斑叶螨对阿维菌素不同抗性水平与解毒酶的关系分析
作者:郝桂锋;刘迎;伍春玲;安兴奎;陈青;梁晓
关键词:二斑叶螨;阿维菌素;抗药性;解毒酶;相关性分析
-
昌江石碌铁矿排土场边坡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植物筛选
作者:曾志良;黄钰洁;吴春标;谢云会;卢芙萍;庄令
关键词:铁矿;排土场;重金属污染;修复植物
-
不同培育方式对橡胶树实生苗生理指标、养分及长势的影响
作者:陈青;周珺;王新龙;陈健;王军
关键词:橡胶树;实生苗;水培;长势;生理指标;养分
-
CMV通过影响效应因子MpC002的表达干预桃蚜种群增长的机制
作者:毛立杰;梁晓;刘迎;伍春玲;韩晓燕;陈青
关键词:CMV;辣椒;桃蚜;效应因子MpC002;种群增长
-
蚁巢受扰后红火蚁工蚁外出连续性活动的观察
作者:钟浩;郝铮;刘俊彬;杨升院;彭正强;金涛
关键词:红火蚁;工蚁;活动性;槟榔园生境;通径分析
-
'根康'微生态调控辣椒地下害虫的效果评价
作者:伍春玲;陈青;梁晓;刘迎;毛立杰;李妙言
关键词:’根康’;微生态调控;辣椒;地下害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