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选择与鉴定的思考

杂交水稻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光敏不育系的育性转换是光温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以高温临界温度高、低温临界温度低、光敏温度范围宽、光温互补作用强的不育类型最为适用。低温临界温度低的选择关键是在长日低温条件下选不育株;高温临界温度高的选择关键是在短日高温条件下选可育株。在进行人控低温临界温度指标的鉴定时,应尽量模拟盛夏低温的光温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稻种资源对“两病”“两虫”抗感反应鉴定及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稻瘟病、白叶枯病、褐稻虱和白背飞虱(以下简称两病两虫)是湖北乃至全国稻区的主要病虫害。选用抗病虫良种是防治两病两虫最经济可靠的措施和途径,抗病虫资源是抗病虫育种的物质基础和抗性基因源泉,抗病虫鉴定是筛选和发掘抗源的主要手段。湖北是我国兼有南北过渡和东西交叉双重特点的水稻集中产区,省内稻作历史悠久,地形、气候均较复杂。从而籼粳共存,粘糯共茂,早、中、晚稻,水、陆稻、深水稻都相继栽播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白粉病流行过程的系统分析及防治对策

湖北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湖北省小麦白粉病流行过程的系统分析,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进行了分区;建立了秋苗病情与10月雨量、11月平均气温,早春病叶率与秋苗病叶率,全程病情与3月平均气温以及病害潜育期与温度的回归模型;定量地描述了利用品种抗性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提出小麦白粉病综合防治的对策及具体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陂县滩坡草场综合开发利用初报

湖北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在人口急剧增长,耕地面积逐年递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开发和提高草地生产潜力已被世界先进国家誉为“绿金勘探”。 一些牧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原苏联、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草原大国,开发建设人工草地占天然草地总面积的10%左右。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重视南方草山草坡建设。在开发面积成片的山地草场之后,注意到低海拔草地,尤其是滩涂草场的优势。这些草场具有土质肥沃,交通便利,离大中城市近、人口素质高,较易建设成效益好的商品生产基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注射铁剂的质量监测

湖北畜牧兽医 1992

摘要:注射铁剂,特别是高含铁量(每毫升含铁100毫克以上)注射铁剂的生理效果近年来已被广大畜牧生产者所认识,至少在猪场,已成了仔猪培育中必不可少的生产措施。其成份,虽然国内外文献介绍有多种;其商品名称,尽管进口或国产的各种各样,但是至今能安全、有效并能制成高含铁量注射剂型的仍然只有葡聚糖(或右旋糖酐)或其修饰物与铁的络合物——葡聚糖铁。现结合我们数年来从事研制、生产与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调整品种结构 提高稻米质量

湖北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水稻是我省首要的粮食作物,近年播种面积约3900万亩,占粮食总播面的50%,年产稻谷约175亿kg,占粮食总产量的70%。稻米是我省人民的主粮,除自给有余外,每年还可调销外省15亿kg,外销能力在主产稻米的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五省中居首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早稻“4023”秋种救灾情况及问题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4023”作早稻种植于4月初播种,5月上旬栽秧,7月15日左右成熟,全生育期105天,与二九青相同。1990年参加湖北省早稻早熟组预试,亩产462kg,比二九青增产20%。1991年参加湖北省早稻早熟组区试亩产322kg,比二九青增产12%。1991年在监利等20个县市种植5万亩,表现早熟高产,深受群众欢迎。1991年作秋种救灾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神农架及三峡地区的食用豆类资源

湖北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一、概况 神农架及长江三峡地区独特的气候和生态条件,形成了多种食用豆类作物生存繁衍的基础。长期以来,本区食用豆类作物种植十分广泛,豆类作物在山区人民的食物构成和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1987~1990年神农架及三峡地区作物种质资源考察队粮食作物组对本地区地处北纬29°07′~32°37′、东径108°21′~111°36′之间的22个县(市、林区)进行了食用豆类资源考察,共搜集大豆、蚕豆、豌豆、绿豆、小豆、饭豆、多花菜豆、黎豆、小扁豆、普通豇豆、野生豆类等作物的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氯氰灵防治多种作物害虫

植物保护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近十多年来,生产上广泛使用菊酯类农药,这类农药较之有机氯有机磷农药有高效低毒之优点,但成本较高,有关科研单位通过多种途径将菊酯类农药中的无效体转为有效体,低效体转为高效体,并加入增效剂,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防效的目的。天津农药总厂近年开发2.5%氯氰灵是一种增效不增毒的菊酯类农药优良制剂。为探明其应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型光敏核不育两系杂交稻原种生产

湖北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光敏核不育两系法杂交粳稻的种植,已由试验、示范开始向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它同常规稻和“三系”杂交稻一样,在生产上应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以及双亲自身产生的分离和变异,都会导致父、母本失去原有的特征、特性,出现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