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三种土壤上水稻、小麦耐氯浓度临界值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1991

摘要:含氯化肥安全有效的施用关键是避开氯的危害。不同土壤、不同作物忍受氯的程度是有差别的,为此,我们选择了我省有代表性的三大类型土壤进行了水稻、小麦耐氯浓度临界值的试验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宜昌人工草地建植及管理技术

湖北农业科学 1991

摘要:湖北省宜昌县位于大巴山脉与武陵山脉的交会地带(亚热带北缘)。自1986年以来,在‘六五”工作的基础上,选择宜昌县百里荒和缸岩等地(亚热带中山区)开展了一系列的人工草地建植,管理,林草互效和科学养畜试验,取得了第一手资料。试验区海拔660~1200m,年平均温度10.1~13.8℃,年平均降水量1100~1200mm。土壤为山地黄壤,pH5.8~6.4。为便于在本地区开展草地畜牧业建设,特将本试验总结报道于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砂梨资源主要性状鉴定初报

湖北农业科学 1991

摘要:砂梨是原户我国的重要果树资源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既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商品水果,又是梨的多种优良性状基因的载体。武汉砂梨圃保存了具有代表性的砂梨资源445份,现已有200多份开始结果,初步鉴定表明砂梨资源性状多样,各具特色,具有许多优良性状和利用价值。现将主要性状鉴定结果及评价报告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定宁和氯丙嗪对猪的麻醉

中国兽医杂志 1991

摘要:30年来,我们采用水合氯醛硫酸镁进行猪的全身麻醉,效果良好,但该药的刺激性大,静注时,稍不慎,漏至皮下而引起坏死。近几年又采用电麻,主穴为百会,配穴在中枢神经干上任何一穴都有效,惟手术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某场高床网上平养一段制饲养肉用仔鸡的雏议

湖北畜牧兽医 1991

摘要:网上养鸡是当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一项饲养工艺,它是利用铁丝网离地饲养,大致司分为高床笼养和低床平养。为了克服对湿鸡粪常规处理的许多弊端,高床鸡舍(有的称之为深坑式鸡舍)也时有所只,某场试用高床网上平养一段制饲养肉用仔鸡,虽取得一定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今提出个人一些看法,供同行共同探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水稻丰抗品种配套技术控制病虫害

植物保护 1991

摘要:1986-1990年在江汉稻区综合防治试验基地江陵县联山村,调整了水稻品种布局,使杂交稻、常规稻,早、中、晚稻的不同熟期的丰抗品种配套,从而控制或减轻了病虫为害,减少了农药用量,节省了开支,增加了水稻产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 丰抗品种 配套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集约化猪场猪流感的诊断

中国兽医科技 1991

摘要:1990年7月,武昌县某猪场爆发一种以母猪、断奶仔猪体温升高、咳嗽、流鼻液、流产等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我们经现场调查、病理解剖、鸡胚接种、血球凝集试验、实验动物感染及鉴别诊断,证明本次疫病流行为猪流感。(一)现场调查 该场为拥有500余头母猪的大型商品猪场,年产商品猪近万头,所有母猪及后备母猪在配种前已经注射了猪乙型脑炎疫苗、猪细小病毒疫苗及流产三联疫苗(猪乙型脑炎病毒、钩端螺旋体、衣原体)。7月4日,肥猪栏的猪舍整栏整栏的猪相继体温升高,达40.2~41.8℃,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间小黑蛛对朱砂叶螨的捕食反应

昆虫天敌 1991

摘要:本文研究了草间小黑蛛对朱砂叶螨的功能反应和选食反应。结果表明,幼蛛和成蛛的功能反应均为Holling—2型。在朱砂叶螨和棉蚜共存时,幼蛛和成蛛对螨的偏食作用较小。此外,用李超(1982)对Holling方程的修改型描述了草间小黑蛛在上述两种猎物共存时的捕食反应。

关键词: 草间小黑蛛 朱砂叶螨 捕食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弓形体病的发病情况及防制报告

湖北畜牧兽医 1991

摘要:弓形体病是一种由血液原虫龚地弓形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此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最早是由于恩庶1955年首先在福建平潭从猫和兔分离出弓形体,接着又从猪和豚鼠分离出弓形体,1963年又发现了鼠类的自然感染。此病对猪来说,不分品种和年龄均可感染,并且能使怀孕母猪发生流产,使肥猪发病死亡,死亡率可达30—60%,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武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阶梯式复交育种体系研究 Ⅱ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与变异

棉花学报 1991

摘要:应用阶梯式复交育种体系,对棉花纤维品质性状在单交、三交和四交群体中的遗传与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5%跨距长度、比强度和马克隆值三个纤维性状在单交、三交和四交群体中的表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2.5%跨长和比强度在单交、三交、四交群体中逐渐增大,而马克隆值四交群体比单交和三交群体显著减小(马克隆值越小,纤维越细),表明控制纤维长、强、细的基因随亲本数和杂交次数的增加而逐渐积累,不同群体中出现的优良植株比率也随之逐渐增大,表明这种方法提高了有利基因重组体的频率,是改良纤维品质的一种有效育种方法。

关键词: 棉花 阶梯式复交 育种方法 纤维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