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53条记录
大豆新品种“吉农44”选育报告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新品种"吉农44"是吉林农业大学2006年以CN05-9为母本、CN05-18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13—2014年参加国家北方区春大豆中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3 358.8 kg/hm~2,比对照"吉育72"增产2.5%。2015年参加国家北方区春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365.6 kg/hm~2,比对照"吉育72"增产2.4%。子粒蛋白质含量35.67%,脂肪含量23.32%(高油)。该品种高产、高油,抗病性和抗倒伏能力强,于2016年7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在吉林省中南部、辽宁省东部山区春播种植。

关键词: 大豆 新品种 吉农44 高产 高油 多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葛根素对延黄牛原代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葛根素对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在脂肪形成过程中将葛根素加入到培养基中,观察其对成脂分化的影响。分别采用油红O染色法及甘油三酯酶法检测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脂滴积聚及细胞内的甘油三酯含量;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成脂分化过程中脂肪形成相关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低浓度的葛根素能促进脂肪细胞的分化,增加细胞内的甘油三酯含量,促进成脂标志基因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葛根素的添加可促进脂肪分化,增加脂肪沉积,这为进一步研究延黄牛脂肪沉积作用机制以及改善牛肉品质奠定基础。

关键词: 葛根素 延黄牛 脂肪细胞 成脂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菰远缘杂交创制BT型粳稻恢复系

杂交水稻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北方粳稻品种通35与野生禾本科植物菰进行远缘杂交,自D_2世代开始出现变异株,杂交后代分离明显,经人工选择获得了若干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的新材料;通过恢复力鉴定,筛选到了1份对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具有良好恢复能力的稳定遗传变异系TH1,TH1与BT型粳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6A的测交F_1代植株结实率达到了90.3%,与通禾830A、通禾832A和通禾857A的测交F_1代结实率分别为86.2%、84.5%和56.7%,表明稻/菰远缘杂交能创制出BT型粳稻恢复系。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远缘杂交 恢复系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白山野杂猪、民猪和大白猪血常规及免疫学指标比较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血常规及ELISA方法对长白山野杂猪、民猪及大白猪群体免疫学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3个群体中血常规指标及血清免疫学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民猪群体中白细胞数量最低(P<0.05),原因在于淋巴细胞的数量显著降低(P<0.01)。民猪群体红细胞含量最高(P<0.01),但单位数量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显著降低以致血液血红蛋白总量降低。野杂猪群体中除含有较高数量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外,还含有较高含量的抗体(P<0.05),大白猪在大部分指标中均处于较低水平。聚类判定分析显示3群体内个体较为集中,群体间存在明显距离,说明能够代表各自群体。3群体血常规及血清免疫学指标为进一步筛选高抗病力分子标志及遗传基础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长白山野杂猪 民猪 大白猪 血常规指标 血清免疫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花江鱼类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松花江鱼体中重金属的含量特征,采集松花江干流9种经济鱼类,利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鱼类肌肉组织中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所测鱼体内均能检测出Cu、Zn、Cd、Pb、Cr,平均含量分别为Cu 2.04mg/kg,Zn 27.97mg/kg,Cd 0.06mg/kg,Pb 2.55mg/kg,Cr 2.23mg/kg,鱼体中重金属平均含量Zn>Pb>Cr>Cu>Cd.参考国家水产品及食品中重金属的相关限量标准,鱼体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1,已达重污染水平.利用目标危害系数法评估得出松花江鱼体中5种重金属危害系数(Qt,h)值均<1,说明均不存在单一重金属食用风险.

关键词: 松花江 重金属 鱼类 健康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园艺产业现状与展望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园艺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文中从产业规模、产业布局、资源优势、取得的成果等方面对吉林省园艺产业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吉林省园艺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推动该产业的进一步提升,发挥园艺产业在吉林省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园艺产业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吉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对不同种植密度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确定干旱条件下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方法】在移动式防雨棚内设5个种植密度,分别为5.0万、5.5万、6.0万、6.5万和7.0万株/hm~2以及5个水分处理,即CK(全生育期土壤水分下限控制在田间持水率的75%±5%)、T1(拔节期,中度胁迫,土壤水分下限控制在田间持水率的50%±5%)、T2(拔节期,重度胁迫,土壤水分下限控制在田间持水率的40%±5%)、T3(灌浆期,中度胁迫,土壤水分下限控制在田间持水率的50%±5%)、T4(灌浆期,重度胁迫,土壤水分下限控制在田间持水率的40%±5%),研究了不同干旱程度对不同种植密度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中度和重度干旱处理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均有影响,拔节期中度水分胁迫对玉米的株高与干物质积累影响不大,对茎粗和叶面积指数有一定影响;灌浆期中度和重度的水分胁迫对玉米的形态指标及干物质积累均有显著影响。重度干旱对玉米的产量影响较大,较CK最大减产30.87%。水分正常或中度水分胁迫时,种植密度为6.5万株/hm~2的处理产量最高,重度水分胁迫时,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结论】玉米植株种植密度过大或水分亏缺均会导致产量下降。因此,在较为干旱的地区,建议玉米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适当降低玉米的种植密度,可减少产量损失。

关键词: 玉米 干旱 密度 生长发育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打盐渍土节水灌溉水稻高产栽培效益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松嫩平原盐渍土地下水逐年减少的生态问题,节水灌溉水稻对效益的影响是目前盐碱地种植水稻的关键技术。我们为了减少模拟和大田的差异,直接采用大田试验,通过在返青期、分蘖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不同生育期进行节水处理和跟踪测定以及成熟期的产量测定。结果表明,分蘖期水分利用率最高为0.378 kg/m3,产量最高10 548.6 kg/hm2;抽穗期节水量最高节水1 950.6 m/hm2;不同时期节水共477.67 m3;分蘖期的籽实产量最高,高于CK28.06%;渗漏量返青期和分蘖期比CK减少17.28%,抽穗期和灌浆期比CK减少18.52%,田间耗水量最小的处理2渗漏量占耗水总量的71.04%;分蘖期节水效益最高为14 676.48元/hm2;节水增产高效率期在分蘖期。对提高盐渍土地区水分利用效率以及节源增效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松嫩平原 盐渍土 水稻节水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DGFRA基因对牛未成熟支持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A)对牛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s,SCs)体外增殖的影响,以新生牛的睾丸组织(1 d)为研究材料,利用两步酶消化法和差速培养法分离和纯化睾丸SCs,选择标志基因检测的方法对SCs进行鉴定。利用PCR法检测PDGFRA基因在SCs中的表达,构建shRNA干扰载体转染SCs,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该基因的表达量,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表明:成功分离纯化了SCs,检测到PDGFRA基因在SCs中表达,成功构建了PDGFRA基因的shRNA载体。随PDGFRA基因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增殖减慢。该结果可为更好地了解PDGFRA在雄性动物精子发生和生殖器官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机制奠定基础。

关键词: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 支持细胞 细胞增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户选择玉米新品种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玉米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自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正式颁布后,农户可更加自主的选择新品种。吉林省作为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大省,在全国粮食主产省份中占重要位置,其农户对新品种的选择行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基于吉林省粮食主产区129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吉林省农户选择玉米新品种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农户选择玉米新品种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玉米种植规模、受教育年限、增产效果、对种子熟悉程度、新品种宣传推广力度、农户种植经验、农户风险偏好对农户选择玉米新品种行为有正向影响,玉米种植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种子价格对农户选择玉米新品种行为有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从资金投入、价格、品种、新品种宣传推广力度4个方面提出调动吉林省农户选择玉米新品种积极性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玉米 新品种选择行为 Logistic模型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