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新材料RM3231A的遗传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02 CSCD
摘要:以不育系RM 3 2 3 1A与PolimaCMS和陕 2ACMS的保持系、恢复系和核不育两型系以及 116份国内外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品种 (系 )的杂交遗传试验结果表明 ,RM 5 63 7A不育系是不同于PolimaCMS和陕 2ACMS及核不育两型系遗传背景的另一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不育性除受胞质不育基因控制外 ,还受 3对独立遗传并具有相同作用的重叠隐性基因控制 ,恢复源十分广泛 ,现有甘蓝型油菜中约有 73 3 %的品种 (系 )均为其恢复系 ,有 1~ 3对显性纯合恢复基因共 6类 19种不同基因型 ,其中 3对显性纯合基因型的约占 6 4% ,2对显性纯合基因型的约占 14 3 % ,1对显性纯合基因型的约占 65 1%。


花生新品种黔花生一号在250~300kg/667m~2产量水平下群体结构研究
《耕作与栽培 》 2002
摘要:通过对 3 5hm2 高产试验示范的结果 ,采用单因变量逐步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花生新品种黔花生一号在 2 5 0~ 30 0kg/ 6 6 7m2 产量水平下群体结构是 :收获株数 (密度 ) 172 11± 15 2 4 2株 / 6 6 7m2 ,单株个体苗期 (6 0d) ,株高17 7± 6 31cm ,二次分枝 2 5± 0 5 4条 ,冠直径 2 3 3±1 76cm ,根干重 2± 0 83g ;收获期 :侧枝长 37 4± 4 4 5cm ,结果枝数 5 9± 0 71条 ,总果数 2 0 1± 2 4 2个 ,饱果数 16 0± 2 32个


略论脾胃湿热病机与证治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 2002
摘要:由于我省地理气候条件的特点 ,湿邪为病甚广 ,其病机包括体内外湿邪合化及脾胃升降失司两个方面。本文分下列四类讨论其证治 :1、头昏、鼻塞、咽喉不利、卧不安 ;2、胸痞、脘痛、呕逆、纳呆 ;3、腹满、腹痛、下利或便秘 ;4、浸淫咽、肛、皮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