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遮荫对夏暑乌龙茶主要内含化学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 2006
摘要:探讨了黄旦、铁观音和本山茶园覆盖遮荫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可以显著提高夏、暑乌龙茶的品质,明显降低酚/氨比值,优化儿茶素组分和香气组分。遮荫度为30%、45%和60%3种处理的夏、暑乌龙茶品质得分均极显著高于不遮荫对照处理,而遮荫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遮荫后夏茶乌龙茶鲜叶的茶多酚总量、儿茶素和EGC的含量分别下降了2.59%~12.40%、2.14%~13.63%、11.17%~29.47%,暑茶乌龙茶鲜叶茶多酚总量、儿茶素和EGC含量分别下降了8.68%~11.05%、3.09%~10.61%、12.76%~24.23%;儿茶素品质指数分别提高了54.13~84.87和167~682;夏茶氨基酸含量提高了13.52%~60.00%,其中茶氨酸、苏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总量增加了7.57%~19.12%;夏、暑乌龙茶的香气种类和香精油总量分别增加了25~40种和21.20%~38.85%,香气组分明显得以优化。


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7.30kg左右的杜×长×大(23±2)日龄断奶健康仔猪288头,随机分为9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公、母各半)。9组试验日粮为3个能量水(平13.60、14.02、14.43MJ/kg)×3个蛋白质水平(19.5%、20.5%、21.5%)。结果表明:仔猪平均日增重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处理6组(蛋白20.5%,能量14.43MJ/kg)最高437g/d,处理7组(蛋白21.5%,能量13.60MJ/kg)为424g/d和处理9组(蛋白21.5%,能量14.43MJ/kg)为396g/d。9个处理组间耗料/增重比经统计分析差异显著(P<0.05),并以处理7组最低1.229,处理4组(蛋白20.5%,能量13.60MJ/kg)为1.233和处理6组1.260次之。因此,最适宜的能量蛋白水平组合是能量为14.43MJ/kg,蛋白质为20.5%,二者互作效应效果不显著。


以番鸭呼肠孤病毒σC表达蛋白为抗原的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中国兽医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鸭呼肠孤病毒小外壳σC蛋白编码基因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经EcoRⅠ和SacⅠ双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获得了重组质粒pET32a-σC,转化DH5α大肠埃希氏菌感受态细胞后,经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融合蛋白能够与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康复鸭血清发生特异反应;以0.15 mmol/L IPTG诱导,5 h后融合蛋白σC表达量可达高峰,分子质量为50ku;融合蛋白纯化后被用作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鸭血清中呼肠孤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经对检测条件优化,最佳包被浓度为5μg/mL,标准阳性血清的最适稀释倍数为1∶40。用该方法对50份鸭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与琼脂扩散抗体检测法相比,ELISA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单叶蔓荆子化学成分研究初报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006
摘要:对产于福建(莆田平海)海滨沙地的单叶蔓荆子的一般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为开发利用福建沿海沙滩单叶蔓荆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福建产单叶蔓荆子的水分、脂肪、粗蛋白及灰分含量分别为10.8%、4.05%、5.9%和3.36%,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要求。其重金属元素含量Pb<0.01μg/g、As<0.1μg/g、Hg<0.01μg/g、Cd为0.02μg/g、Cu为6μg/g,达到《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WM2-2001)中重金属元素限量要求。蔓荆子生药材17种氨基酸总量为3.51%(mg/100 mg),此外还检出微量γ-氨基丁酸(GABA,2.203 mg/100 g)。蔓荆子生药材中含有10种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69.6%)为主,主要成分包括棕榈酸(6.6%)、硬脂酸(5.4%)、油酸(22.0%)、亚油酸(46.0)及少量亚麻酸(0.8%)。
关键词: 单叶蔓荆(圆叶蔓荆) 蔓荆子 化学成分 资源 开发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