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单叶蔓荆子化学成分研究初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体强 1 ; 朱金荣 2 ; 吴锦忠 2 ; 余德亿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福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关键词: 单叶蔓荆(圆叶蔓荆);蔓荆子;化学成分;资源;开发利用

期刊名称: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ISSN: 1006-9690

年卷期: 2006 年 25 卷 05 期

页码: 50-52

摘要: 对产于福建(莆田平海)海滨沙地的单叶蔓荆子的一般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为开发利用福建沿海沙滩单叶蔓荆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福建产单叶蔓荆子的水分、脂肪、粗蛋白及灰分含量分别为10.8%、4.05%、5.9%和3.36%,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要求。其重金属元素含量Pb<0.01μg/g、As<0.1μg/g、Hg<0.01μg/g、Cd为0.02μg/g、Cu为6μg/g,达到《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WM2-2001)中重金属元素限量要求。蔓荆子生药材17种氨基酸总量为3.51%(mg/100 mg),此外还检出微量γ-氨基丁酸(GABA,2.203 mg/100 g)。蔓荆子生药材中含有10种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69.6%)为主,主要成分包括棕榈酸(6.6%)、硬脂酸(5.4%)、油酸(22.0%)、亚油酸(46.0)及少量亚麻酸(0.8%)。

  • 相关文献

[1]不同采收期单叶蔓荆子挥发油成分的分析比较. 陈体强,吴锦忠,余德亿,陈丽艳. 2007

[2]网络环境下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谢素华,王景辉,张海佳. 2003

[3]药用蔬菜艾草的人工栽培技术. 林碧珍,张少华,邱珊莲,王伟英,刘荣章. 2017

[4]佛手柑的研究现状与开发利用前景. 郭祥桃,温庆元,温寿星. 2018

[5]芳香植物药用保健功能及其开发利用. 鞠玉栋,杨敏,李珊珊,吴维坚. 2015

[6]菌糠饲料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 夏友国,黄勤楼,杨信,钟珍梅,黄秀声. 2010

[7]佛手柑的研究现状与开发利用前景. 郭祥桃,温庆元,温寿星. 2018

[8]竹荪资源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林陈强,陈济琛,林戎斌,林新坚. 2011

[9]福建省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 韦晓霞,胡菡青,吴如健,钟秋珍,吴少华,郑少泉. 2006

[10]余甘子各器官总黄酮含量分析. 蔡英卿,赖钟雄,许婉珍,陈义挺,蔡建秀,潘东明. 2005

[11]猕猴桃的主要功能成份及其开发利用. 陈招弟,陈义挺,陈婷,黄珊露,胡薇. 2014

[12]紫色甘薯引进筛选与开发利用. 蔡南通,吴文明,余华,杨立明,宋永康,张志勇,许泳清,林子龙,张立明. 2011

[13]浅析福建野生中草药黄花远志的开发利用. 谢鸿根,谢毅钦,陈艺荃,韩海东,林永生. 2018

[14]我国原生蔬菜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 邱珊莲,林江波,张少平,李跃森,王伟英,邹晖,林一心. 2013

[15]大米草作为饲料原料的开发利用. 缪伏荣,刘景. 2008

[16]浅析开发利用数字科技档案信息资源为科研服务. 章细英. 2020

[17]福建灵芝科真菌资源及担孢子形态结构数据库研究. 陈体强,林兴生,赵健,郑宇,李开本,林章余. 2002

[18]福建省农村有机废弃物及沼气潜力评估. 徐庆贤,陈彪,钱午巧,林斌,钱蕾. 2004

[19]8份不同地区山药资源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陈阳,马丽娜,李金贵,王河川,李福龙,杜丽拉. 2020

[20]20份石斛兰资源形态学多样性研究. 李和平,何炎森,余松金.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