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叶菜型甘薯栽培技术及施氮安全研究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
摘要:为了探索叶菜型甘薯高产栽培安全施肥技术以及对其进行产业化开发,采用不同种植密度、不同肥料类型、不同施肥水平以及测定作菜食用部分硝酸盐积累情况等试验,初步明确了中长蔓分枝品种适宜种植密度为每公顷30~33万株,短蔓分枝强的品种适宜种植密度为每公顷27~30万株。施足肥料、多施氮肥对提高茎叶产量和茎叶鲜嫩度有明显效果,多施有机肥、拉长追肥间隔期以及优化配方施肥是降低茎叶硝酸盐含量行之有效的措施;而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及时采摘、清洁园地、优化施肥、重施基肥以及加强管理、运用水肥促控技术、调节茎叶生长速度是叶菜型甘薯高产栽培与施氮安全关键技术措施。


欧洲鳗鲡血清免疫球蛋白纯化及其结构分析
《水产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亲和层析技术提纯欧洲鳗鲡免疫球蛋白(Ig),并对欧鳗Ig的结构和抗原性进行分析。层析结果表明:Ig蛋白呈现一个锐形曲线,蛋白峰与抗原活性峰高度重叠。SDS-PAGE分析表明:欧鳗Ig重链分子量为68kD,轻链有3条,分子量分别为21kD、23kD和26kD。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在非变性非还原条件下,欧鳗Ig有790kD和350kD2条蛋白带,在变性非还原条件下有790kD、593kD和350kD3条蛋白带。Western-blotting试验证实:兔抗欧鳗Ig能识别欧鳗Ig的多种不同聚合体和Ig的重链,但不能识别Ig的轻链。结论:欧鳗Ig在自然条件下可能以四聚体和二聚体的形式存在,这与其它硬骨鱼的Ig形式有差异。欧鳗Ig链间二硫键不健全,在SDS作用下可解聚产生多种不同分子量的聚合体,首次揭示欧鳗Ig的轻链有3种异型。
关键词: 欧洲鳗鲡 免疫球蛋白 亲和层析 结构分析 抗原性分析


阿克泰、天王星等药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药效试验报告
《茶叶科学技术 》 2006
摘要:从几种药剂茶园小区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试验结果看,2.5%天王星乳油1000倍液、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12500倍液、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15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50%杀螟丹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和3%除尽悬浮剂1000倍液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防效良好,而0.5%苦参碱杀虫剂400倍液和3%除虫菊素水剂400倍液的防效虽不及以上化学农药好,但适用于茶叶绿色食品和有机茶园应用,若在常规茶园中应用最好与化学农药混用。为了避免抗药性的产生,以上药剂应轮换使用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


β-干扰素诱导调控和信号转导
《动物医学进展 》 2006
摘要:病毒感染哺乳动物细胞后,细胞合成、分泌IFN-β,建立抗病毒状态。IFN-β基因转录诱导主要依靠上游5bp~105bp的增强子区域。dsRNA介导多种转录因子的翻译后修饰,产生生理活性,结合在增强子特异性阳性调节区域。NF-κB结合在PRD(posi-tiveregulatorydomains)Ⅱ区域,转录活化因子2(ATF-2)结合在PRDⅣ区域,IFNregu-latoryfactor(IRF)家族结合在PRDⅢ和PRDⅠ区域,high-mobility-groupproteinI(Y)[HMGI(Y)]结合PRDⅡ和PRDⅣ区域,并与NF-κB相互作用,共同组成增强子,启动IFN-β基因转录,IFN-β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与细胞表面IFN-β受体结合,通过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发挥生理功能,启动靶基因开始转录,参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