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340条记录
插穗类型及直径对连翘扦插育苗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连翘扦插成活率,保证苗木质量,研究了插穗类型(营养枝、结果枝)和插穗直径对连翘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翘扦插苗成活率在扦插后一个半月左右稳定,连翘结果枝的成活率明显高于营养枝。不同直径的营养枝和结果枝扦插苗成活率都表现为:细>中>粗;不同规格插穗扦插生根的不定根总数顺序为:T2(中营养枝)> T4(粗结果枝)> T1(粗营养枝)> T6(细结果枝)> T5(中结果枝)> T3(细营养枝);不同规格插穗扦插生根的最长不定根长顺序为:T3>T5>T4>T2>T6>T1;不同规格插穗扦插生根的最长不定根粗顺序为:T6=T3>T5=T4=T2>T1,表明插穗类型对连翘育苗影响显著。

关键词: 连翘 扦插 营养枝 结果枝 直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勺轮式玉米排种器运动机理的研究

农机化研究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勺轮式玉米排种器以勺轮上的舀勺为排种元件,应用多力联合充种的原理,从充种的角度阐明其排种元件的位置和结构特点,分析玉米籽粒在排种器中的不同状态。本文重点分析了依靠重力、摩擦力、离心力和玉米籽粒间的挤推力以填补空间、相向速度差和同向速度差3种途径进行充种的方式,并运用EDEM软件验证玉米籽粒在排种器的不同状态和充种方式,探究玉米籽粒在排种器中的运动轨迹。结果表明:玉米籽粒的运动状态、充种方式、运动轨迹和理论分析一致,可为勺轮式玉米排种及其关键部件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勺轮式排种器 充种机理 充种方式 充种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部位“雪花”梨所酿梨酒中酚类物质的分析和抗氧化能力比较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雪花"梨为原料,分别采用全果(剔除种子)、皮肉和果肉榨取果汁接种市售酵母RC212后酿制梨酒。对梨汁和梨酒中所含的酚类物质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HPLC)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果汁酿制成梨酒后,总酚含量下降,其中熊果苷、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绿原酸和芦丁含量在不同梨酒中均呈下降趋势,其中绿原酸减少幅度最大;3,4-二羟基苯丙氨酸、儿茶素含量则显著增加;槲皮素增幅较小,而表儿茶素含量则在3种梨酒中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熊果苷、儿茶素和3,4-二羟基苯丙氨酸是3种梨酒中含量最高的3种酚,其余酚类物质含量均较少,不足5μg/mL,咖啡酸含量甚至不足0.5μg/mL。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酚类物质含量呈正相关,但偏最小二乘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PLS)结果显示,任何一种酚类物质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没有显著影响,说明清除DPPH自由基可能是各种酚类物质协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雪花梨 不同部位 梨酒 抗氧化能力 偏最小二乘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边界线法解析冀中南麦区基础地力产量的土壤养分影响因子

农业工程学报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础地力产量是表征土壤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对基础地力产量及土壤养分影响因子的研究可为河北省中南部冬小麦产区地力提升及增产提供指导和理论依据.该文利用河北省2006-2013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布置的876个示范试验数据,研究了河北中南部冬小麦基础地力产量、产量差及基础地力贡献率,利用边界线分析方法,将农田土壤养分因子对基础地力产量差的贡献率进行了定量化,解析了土壤养分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河北冬小麦基础地力产量在1 080~7 404 kg/hm~2之间;以最高产量为参照,各试验点的基础地力产量差为69~6 324 kg/hm~2(平均值为2 831 kg/hm~2).基础地力对农户产量的贡献率均值为71.1%,基础地力贡献率随基础地力产量的增加而提高,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基础地力小麦产量每提高1 000 kg/hm~2,基础地力贡献率提高8%.应用边界线分析方法对土壤养分因子与基础地力产量进行分析,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5种土壤养分因子与边界点均有较好的拟合关系(R2分别为0.837、0.881、0.750、0.682和0.951),土壤基础养分对基础地力产量差的贡献率以有机质、pH值和碱解氮最高,分别为16.6%、10.9%和10.5%,速效钾和有效磷的贡献率分别为4.1%和2.9%,河北省农田土壤培肥时应优先提升有机质与碱解氮,并优先调节土壤pH.河北省冬小麦田土壤在pH值8.1、有机质24.6 g/kg、碱解氮120.6 mg/kg、有效磷12.4 mg/kg、速效钾89 mg/kg时养分效率最高,是农田土壤最优养分目标.边界线方法能够对区域尺度基础地力产量土壤养分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可为农田土壤培肥指明方向.

关键词: 土壤 肥力 边界线分析 基础地力 产量 影响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不同饲草作物生产性能、效益评价

草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海河平原区苜蓿第3~5茬草雨季收获难的问题。于2011-2016年在位于河北衡水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所试验站开展了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5种不同饲草作物模式评价研究,以及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的生产性能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不同饲草作物模式评价研究得出,30-30cm、20-40cm两种行距处理下的单作苜蓿小区干草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套作高丹草处理下苜蓿第2年前2茬干草产量显著低于单作苜蓿小区干草产量(P<0.05);套作青贮玉米处理后的总食物当量数显著高于单作苜蓿小区(P<0.05),但套作青贮玉米处理后的总经济效益与单作苜蓿小区无显著差异(P>0.05);套作青贮玉米处理下的平均光能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土地当量比均显著高于单作苜蓿小区(P<0.05)。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的生产性能比较研究得出,30-30cm、20-40cm行距套作青贮玉米处理下的苜蓿前2茬干草产量、总食物当量数、总经济效益、平均光能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土地当量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得出,海河平原区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的关键种植技术为:单作苜蓿田采用20-40cm宽窄行秋播种植,于第2年前2茬苜蓿草收获后,在宽行中间套作青贮玉米,青贮玉米密度在6万株·hm-2以内,9月底将套作的青贮玉米与苜蓿一起收获,之后苜蓿田苜蓿正常越冬,下一年再重复种植青贮玉米。该模式在保证与单作苜蓿同等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可有效解决苜蓿3~5茬草雨季收获难、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套作 饲草作物 生产性能 效益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咸水胁迫对松花菜生理品质指标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松花菜品种"力禾65天"为试材,采用重力滴灌灌溉方式,设置微咸水灌水梯度3g·L~(-1)(3K)、5g·L~(-1)(5K),以淡水(CK)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微咸水胁迫对松花菜生长指标、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设施农业中微咸水资源安全利用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在松花菜生长指标方面,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升高,苗期松花菜死苗率增大,营养生长末期(莲座期末期)叶片数和花球直径显著降低,5K处理莲座期末叶片数比CK降低34.78%,花球直径比CK降低32.34%;在产量方面,随着灌溉水矿化度含量的升高,松花菜的产量显著下降,5K处理单株产量比CK降低48.31%;在品质方面,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以及维生素C含量随着灌溉水矿化度含量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排序依次为可溶性糖含量3K>5K>CK,维生素C含量3K>5K>CK,可溶性蛋白质含量3K>CK>5K;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溉水矿化度含量的升高而降低,变化规律为CK>3K>5K。

关键词: 微咸水 生长指标 品质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产业转移研究现状及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启示-基于文献分析的视角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产业转移和区位选择是产业空间分布特征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创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长方式快速变化、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关键期,关注产业转移研究和实践验证越发显得重要.该文系统梳理了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路径、理论背景及价值,并进行了简要述评;总结了影响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的一般特征;回顾了产业转移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在此基础上,以京津冀产业转移研究为例,分析了产业转移理论在区域内的应用及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比较优势 新经济地理学 区位选择 京津冀协同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韭菜迟眼蕈蚊在川芎上的为害及鉴定

华北农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河北省安国市川芎种植田根蛆类害虫发生为害情况及害虫种类,采集安国川芎根蛆幼虫至室内,模拟田间生境进行继代饲养,以羽化的第1代根蛆成虫为试验材料。利用成虫形态特征比对方法和分子生物学分类技术共同对安国川芎根蛆的种类进行了鉴定,并采用5点取样法对安国川芎田根蛆的为害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安国川芎根蛆为害率为4%~82%,死苗率最高可达22%,单株平均虫口数量可达37. 76头;安国川芎根蛆主要通过幼虫为害川芎的根茎部,造成川芎上部叶片枯黄,严重时根部被咬食一空,造成整株死亡。通过传统的成虫形态特征比对,明确了安国川芎根蛆成虫的形态特征与韭菜迟眼蕈蚊的形态特征基本一致;同时分子标记鉴定结果也显示,安国川芎根蛆mt DNA-COI基因序列与韭菜迟眼蕈蚊的一致性为99%,因此,确定了安国川芎根蛆为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研究明确了近年在河北省安国市川芎上为害并严重影响川芎产量和品质的根蛆为韭菜迟眼蕈蚊,同时明确了川芎根蛆的为害特点和为害程度,旨在为今后川芎根蛆的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川芎 根蛆 分子标记 种类鉴定 韭菜迟眼蕈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HP滤波法的新疆枣果价格波动特征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枣价的波动特征和规律,为调节价格波动幅度、促进枣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分析新疆枣果市场价格的波动趋势、规律和特点.[结果]2010年4月~2017年5月间,新疆枣价整体呈现下跌趋势,平均月增长率为-1.06%.2012年,新疆枣价下跌,此后枣价呈阶梯状缓慢下降趋势;新疆枣价在每年11~12月处于最高值,在次年4~6月处于最低值;枣价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波动频率从2年左右逐渐缩短为1年半,波幅从36.16%降至6.01%,波动峰值逐渐下降.[结论]新疆枣果市场价格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季节性变动对价格波动影响明显,价格波动呈现V字型季节变化特征;价格周期性变化特征明显,价格波动幅度逐渐减小、波动频率加快,价格小幅起伏更加频繁.

关键词: 枣果 市场价格 波动趋势 波动特征 HP滤波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球孢白僵菌与低剂量化学杀虫剂对小菜蛾的协同增效作用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联合应用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HFW-05与低剂量化学杀虫剂,评价其是否对小菜蛾防治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为小菜蛾的有效防控提供新的途径。结果表明,低剂量的化学杀虫剂对菌株HFW-05分生孢子的萌发率、菌丝生长和胞外蛋白酶活性没有影响,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氯虫苯甲酰胺的增效作用最明显。低剂量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氯虫苯甲酰胺与HFW-05混用均可明显提高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杀虫速度。氯虫苯甲酰胺最低设定浓度10×与HFW-05 3个浓度(1.0×10~6、1.0×10~7、4.0×10~7孢子/mL)混用对小菜蛾的理论LT_(50)均低于1 d,显著低于单独使用HFW-05孢悬液。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4×与HFW-05 3个浓度(1.0×10~6、1.0×10~7、4.0×10~7孢子/mL)混用对小菜蛾的LT_(50)分别为2.4、2.2和1.2 d,显著低于单独使用HFW-05孢悬液。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氯虫苯甲酰胺均没有影响HFW-05对小菜蛾的僵虫率。表明白僵菌HFW-05与低剂量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氯虫苯甲酰胺联合应用,在保证白僵菌侵染作用的同时,可有效提高对小菜蛾的致病力,是防治小菜蛾的一项新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小菜蛾 球孢白僵菌 化学杀虫剂 协同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