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340条记录
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的抗性监测及替代药剂防治效果

中国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监测河北、内蒙古、吉林3个地区的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对苯基酰胺类杀菌剂甲霜灵的抗性发展动态,筛选甲霜灵的高效替代药剂并对其交替使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效果进行研究,为甲霜灵抗性严重地区的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共采集、分离到634个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单孢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甲霜灵的敏感性,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筛选甲霜灵高效替代药剂并评估交替用药对甲霜灵抗性菌株占优势地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3个地区的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已普遍产生抗性,抗性频率达100%,平均抗性倍数高达34 934,抗性指数为0.97。其中2011—2012年晚疫病菌群体中以中抗菌株和高抗菌株为主,2013—2016年均为高抗菌株。吉林和内蒙古地区菌株的平均抗性倍数略高于河北地区菌株的平均抗性倍数。2011—2012年吉林和内蒙古地区菌株的抗性指数略高于河北地区菌株的抗性指数,2013—2016年3个地区的抗性指数均达到最高值1.00。田间药效试验中按照推荐浓度4次喷药,25%甲霜灵SC、68%精甲·锰锌WG和64%霜·锰锌WP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7.0%、67.5%和50.9%—65.8%,显著低于80%代森锰锌WP的防治效果(72.8%),而10%氟噻唑吡乙酮OD、50%氟醚菌酰胺WG、50%烯酰吗啉WP、687.5 g·L~(-1)氟吡菌胺·霜霉威SC、16%氟噻唑吡乙酮·嘧菌酯SC和26%氟噻唑吡乙酮·双炔酰菌胺SC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良好(83.9%—90.3%),可作为甲霜灵的替代药剂。将10%氟噻唑吡乙酮OD、50%氟醚菌酰胺WG、50%烯酰吗啉WP和687.5 g·L~(-1)氟吡菌胺·霜霉威SC等不同作用机理的高效替代药剂与代森锰锌、嘧菌酯和氟吗啉等药剂交替使用5—6次,对晚疫病防治效果为88.3%—90.5%,比代森锰锌、苯基酰胺类杀菌剂和霜脲·锰锌等常规药剂交替施药区马铃薯增产64.4%—78.3%。【结论】河北、内蒙古和吉林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普遍产生抗性,导致25%甲霜灵SC、68%精甲·锰锌WG和64%霜·锰锌WP等苯基酰胺类杀菌剂田间防治效果明显下降,生产中应暂停使用含甲霜灵、精甲霜灵和霜灵的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10%氟噻唑吡乙酮OD、50%氟醚菌酰胺WG、50%烯酰吗啉WP、687.5 g·L~(-1)氟吡菌胺·霜霉威SC、16%氟噻唑吡乙酮·嘧菌酯SC和26%氟噻唑吡乙酮·双炔酰菌胺SC等作用机理不同的药剂可以作为甲霜灵的高效替代药剂。代森锰锌等广谱性保护剂与嘧菌酯、烯酰吗啉、氟吗啉、氟噻唑吡乙酮和氟吡菌胺·霜霉威等高效内吸剂交替使用,可对抗甲霜灵地区的马铃薯晚疫病进行有效治理。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菌 甲霜灵 抗性动态 交替用药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室甜樱桃花芽形态分化观察

果树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观察温室条件下甜樱桃花芽形态分化时间和各时期的特征,为栽培者进行适时管控、提高花芽分化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温室甜樱桃硬核期开始,定期取‘美早’‘红灯’‘早大果’3个品种的花芽,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花芽形态分化状态。【结果】昌黎温室中‘美早’花芽在3月中旬开始形态分化,至6月中旬雌蕊原基分化完成,分化时间持续85 d左右。‘红灯’和‘早大果’形态分化于3月下旬开始,6月下旬完成,持续90 d左右。乐亭‘美早’花芽形态分化比昌黎早15 d开始,花芽分化持续时间100 d左右,分化速度慢于昌黎。‘美早’花芽分化开始于硬核期,‘红灯’和‘早大果’花芽分化开始于成熟期前后。【结论】花芽分化开始时间不能根据品种成熟期来判断,应通过观察分化状态来确定。每个品种花芽形态分化开始时间与其成熟期的关系相对稳定。

关键词: 甜樱桃 温室 花芽 形态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调亏灌溉对黄冠梨叶片含水量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8年生黄冠梨为试材,在黄冠梨不同生长期采用调亏灌溉的灌水方法,研究了滴灌模式下轻度与重度调亏灌溉对黄冠梨叶片含水量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的调亏灌溉降低了梨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增加了叶片的自然饱和亏;复水后,在新梢速长期,轻度调亏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对照差异不显著;在新梢速长期和幼果期的重度调亏处理,其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对照差异显著。在新梢速长期对黄冠梨采取调亏灌溉处理可以减少灌水量,同时对黄冠梨树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

关键词: 黄冠梨 叶绿素 叶片相对含水量 叶片自然饱和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水丰产冬小麦新品种——衡9966

麦类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衡9966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采用常规杂交与60Coγ射线辐射诱变相结合的方式,选育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冬小麦新品种,于2018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180019。亲本组合为衡8099/良星66。衡8099为河北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自育品系。良星66来源于山东良星种业有限公司。1特征特性衡9966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平均生育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短日照条件下谷子穗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定位短日照条件下控制谷子穗部性状的QTL位点,筛选候选基因,为揭示短日照条件下谷子穗部性状形成的遗传机制奠定基础。2015年10月—2016年2月于海南省乐东县九所镇调查98份谷子材料的穗长、穗粗、穗码数、穗粒质量、千粒质量5个性状,同时对98份谷子材料进行重测序开发SNP标记,利用开发的SNP标记用STRUCTURE软件对98份谷子材料进行群体结构分析,用VCFtools软件进行SNP标记间的连锁不平衡分析,最后用GAPIT软件进行SNP与性状间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对98份谷子材料进行重测序开发了4 482 208个高质量的SNP标记,群体结构分析将98份谷子材料划分为3个组,连锁不平衡(LD)分析发现谷子基因组LD衰退距离为47. 5 kb,适合进行关联分析研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到与穗长、穗粗、穗码数、穗粒质量、千粒质量关联的SNP位点数分别是27、95、18、22、28个,这些位点分布在大多数谷子染色体上;在关联位点候选区域内发现,与穗长、穗粗、穗码数、穗粒质量、千粒质量关联的候选基因数分别为24、33、18、18、22个,经在NR、GO、KEGG等数据库注释,每个性状筛选出4~9个主要候选基因,这些基因主要参与泛素-蛋白酶系统介导的蛋白质降解过程、防御反应、木质素合成、信号传导,少数参与脂肪酸合成以及氨基酸、锌离子运输等,其中位于6号染色体的泛素E3-蛋白连接酶基因XB3和位于3号染色体的蛋白磷酸酶基因PP2C可能分别与谷子穗粒质量、千粒质量密切相关。

关键词: 谷子 短日照 穗部性状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连锁不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桃新品种‘美博’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美博’桃是由‘甜丰’ב玫瑰露’杂交培育出的早熟、优质桃新品种。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44g,果皮茸毛少短且,85%以上果面着鲜红色。果肉白色,纤维较少,汁液中等,硬溶质,风味甜,有香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可滴定酸含量0.14%,品质优良。核近圆形,粘核。花粉多,自花结实,丰产。果实发育期83d左右。

关键词: 早熟 新品种 ‘美博’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敏感基线及抗药性水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准确评价河北省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抗药性水平。本试验采用浸渍法,测定了河北省不同棉区棉蚜种群对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水平,并以国内相同方法中最敏感品系作为基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历史敏感基线比较,河北省各棉区棉蚜种群对吡虫啉抗性均达到了极高抗水平,其抗性指数最高为1367.3;对氟啶虫胺腈抗性也达到了高抗至极高抗水平;但是对噻虫嗪和噻虫胺抗性只达到了中至高抗水平。以室内饲养敏感种群为基线横向比较,发现河北省各棉区棉蚜对噻虫嗪抗药性指数最高为74.29,对吡虫啉最高为32.13,氟啶虫胺腈最高为21.97,噻虫胺最高仅为7.14。综合来看,河北省棉蚜对包括第四代氟啶虫胺腈在内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均产生了高至极高的抗药性水平。

关键词: 棉蚜 新烟碱类杀虫剂 抗药性 敏感基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熟甜樱桃新品种‘玲珑脆’

园艺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玲珑脆’为中熟甜樱桃新品种。果实宽肾形,黄色带红晕,平均单果质量9.5 g,最大单果质量13.5 g,可食率94.5%。果肉浅黄,脆,汁多,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5%,耐贮运。果实成熟期比‘红灯’晚7 d左右。树势中庸,早果性好,抗寒性与抗逆性较强,8年生树产量达14 550 kg·hm-2。

关键词: 甜樱桃 品种 中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苜蓿镰孢菌根腐病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河北省苜蓿镰孢菌根腐病病原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从河北省部分苜蓿种植地采集的苜蓿根腐病样品中分离获得的10株镰孢菌菌株D19-2(Fusarium oxysporum)、S45(F.proliferatum)、Q1(F.solani)、QD13-2(F.oxysporum)、QZ3(F.equiseti)、N12-1(F.acuminatum)、N1-2(F.redolens)、B1-6-3(F.oxysporum)、B2-1-2(F.tricinctum)和B1-7-5(F.proliferatum),从培养基、温度和培养基pH对各菌株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且探究了光照、碳源和氮源对菌株QD13-2、QZ3、N12-1、N1-2、B1-6-3、B2-1-2和B1-7-5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另外,测定了菌株QD13-2、QZ3、N12-1和N1-2的菌丝致死温度。结果表明,对于菌株D19-2、S45和Q1的菌落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和Czapek,最适温度为26~28℃,最适pH为7~8;菌株QD13-2、QZ3、N12-1、N1-2、B1-6-3、B2-1-2和B1-7-5菌落生长的适宜条件为15~28℃,pH为5~11,全黑暗或光暗交替培养,可溶性淀粉为最适碳源,甘氨酸为最适氮源,氮源为氯化铵时具有抑制作用。菌株QD13-2、QZ3、N12-1和N1-2的菌丝致死温度分别为64、51、48和63℃。研究结果对于了解苜蓿镰孢菌根腐病发生规律和开展病害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苜蓿 根腐病 镰孢菌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成苗和幼苗生长对咸水滴灌的响应特征

灌溉排水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解决咸水灌溉植棉成苗率低的难题。【方法】采用膜下滴灌灌水方式,研究了不同灌溉水矿化度(1、3、5、7、9 g/L)和不同灌水控制下限(田间持水率的70%和60%)相组合对棉花苗期土壤水盐变化及棉花出苗过程、成苗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0~30 cm土层土壤盐分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水分变化不明显;随着灌水控制下限的提高,土壤水分和盐分分别呈增加和降低的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与1 g/L灌水处理相比,3 g/L咸水滴灌加快了棉花的出苗进程,平均成苗率提高了6.06%;5 g/L咸水滴灌对棉花出苗影响不大,成苗率增加了0.45%;7 g/L和9 g/L咸水滴灌延迟了出苗过程,平均成苗率降低了3.66%和12.97%,其中仅9 g/L与1 g/L灌水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处理棉花幼苗的生长指标呈现出随灌水控制下限的提高而增大的趋势;2组灌水控制下限条件下,棉花苗期的单株叶面积、茎粗和地上部干质量等指标的大小顺序均是3、1、5、7、9 g/L,其中7、9 g/L与1 g/L处理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棉花相对成苗率与灌溉水矿化度之间呈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相对成苗率为1和0.9时,对应的灌溉水矿化度特征值分别为6.0 g/L和8.4 g/L。【结论】采用≤7 g/L的咸水滴灌不会对棉花成苗率产生显著影响,适度提高灌水控制下限、增加咸水灌溉次数,可促进棉花幼苗生长。

关键词: 咸水滴灌 棉花 成苗率 灌溉水矿化度 灌水控制下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