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肥料滴灌配施夏玉米产量与氮磷钾吸收利用特性
《玉米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郑单958为材料,在滴灌施肥条件下设不施氮(N0)、不施磷(P0)、不施钾(K0)和氮磷钾均施(NPK)4个处理,以传统灌溉施肥方式(施用量同NPK处理)为对照,研究滴灌水肥一体不同肥料配施夏玉米产量与氮磷钾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相较于磷钾肥,玉米对氮肥更敏感。N0处理的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整株氮磷吸收量均显著降低,其叶片钾含量、茎鞘磷含量极显著增加,导致叶片钾积累量、茎鞘磷积累量显著增加。P0和K0处理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植株氮素吸收量均与NPK处理无显著差异,分别导致磷素和钾素吸收量显著降低。不施磷钾肥处理氮素从秸秆向子粒的转运受到限制,子粒含氮量下降,氮素收获指数显著降低。滴灌条件下,氮磷钾肥平衡施用玉米养分吸收均衡、分配合理,物质生产和产量显著高于传统灌溉施肥方式。


畜禽粪便有机肥中重金属在土壤剖面中积累迁移特征及生物有效性差异
《环境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定量化研究连续4 a施用不同量猪粪、鸡粪有机肥后不同重金属在土壤剖面中迁移积累特征及生物有效性差异,为科学确定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环境容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连续4 a施用猪粪显著增加了耕层土壤中Cu、Cd的含量,与对照比增幅分别是43.8%~118.6%和28.2%~44.9%.施用鸡粪显著增加耕层土壤Cu、Zn、Cd、Cr、As、Pb含量,增幅分别为29.7%~48.5%,239%~456%,19.9%~80.8%,40.4%~163%,11.8%~22.0%和80.3%~95.0%.猪粪带入的Cu、Zn在耕层土壤中的积累率分别为76.4%~119%和14.2%~20.4%,鸡粪带入Cu、Zn在耕层土壤中的积累率分别为72.1%~88.7%和63.9%~78.9%.施用高量的猪粪、鸡粪Cu、Zn存在明显向土壤深层迁移现象,连续4 a施用60t·hm~(-2)的猪粪,Cu迁移到了15~30 cm土层.连续4 a施用60 t·hm~(-2)鸡粪,Zn迁移到了30~60 cm土层.但连续4 a施用不同量猪粪和鸡粪,土壤剖面中耕层以下土层中Cd、Cr、As、Pb含量均没有显著增加.连续4 a施用鸡粪显著降低小麦籽粒中Cu、Cd含量,显著增加了小麦籽粒中Zn、Cr含量和小麦秸秆中Zn含量,连续4 a施用猪粪显著降低了小麦籽粒中Zn含量,60 t·hm~(-2)猪粪显著增加了小麦子粒中As含量,猪粪处理还显著增加了秸秆中Cu、As含量.4 a小麦收获累计对有机肥带入重金属的携出率小于6%.小麦籽粒对Cu、Zn的累计携出量高于秸秆,对Cd、Cr、As、Pb携出量低于秸秆,有机肥用量越高,小麦收获对有机肥带入重金属的携出率越低.确定农田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时应考虑不同有机肥中重金属在土壤剖面中积累特征和向下迁移量.


草莓新品种‘石莓9号’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石莓9号’草莓以丰产、优质、抗病优系‘458-2’(‘枥乙女’ב全明星’)为母本,高硬度优系‘455-3’(‘卡姆罗莎’ב石莓4号’)为父本杂交育成。果实圆锥形,鲜红色,光泽度强;去萼较易;一级序果平均单果质量48.2 g,二级序果平均单果质量24.7 g;果肉红色,质地密且细腻,香气浓,风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9%,还原糖含量3.15%,可滴定酸含量0.6%,维生素C含量0.47 mg·g~(-1);果实硬度0.520 kg·cm~(-2),耐贮运性好;丰产性好,平均株产469.6 g,适宜露地及保护地半促成栽培。一级序大果适宜鲜食、加工果汁果酱,二级序及以上小果可单体速冻。通过田间观察,‘石莓9号’抗叶斑病、革腐病、炭疽病、白粉病,中抗灰霉病等。


6种药剂对山药种薯短体线虫的防治效果
《农药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防治山药种薯短体线虫病的药剂。[方法]通过室内浸种和田间药效试验,比较6种药剂对种薯内线虫的活性。[结果]10%噻唑膦颗粒剂、42%威百亩水剂、20%辣根素水剂和8%三唑磷微乳剂对山药种薯内线虫防效均达95%以上;噻唑膦和三唑磷对山药种薯出苗无影响,而威百亩和辣根素严重影响山药种薯出苗。噻唑膦和三唑磷田间对山药短体线虫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80.70%和79.76%。[结论]10%噻唑膦颗粒剂和8%三唑磷微乳剂能有效防治山药短体线虫,可在生产实践上推广应用。


80%吡蚜酮·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农药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80%吡蚜酮·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ODS-2反相色谱柱,紫外检测器,以乙腈/水/磷酸盐缓冲液(体积比10∶80∶10)为流动相,对试样中吡蚜酮和烯啶虫胺进行分离,外标法定量测定。[结果]吡蚜酮和烯啶虫胺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5和0.9998,方法标准偏差为0.29和0.22。变异系数分别为0.51%和1.2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和99.1%。[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有效地分离了样品中的吡蚜酮和烯啶虫胺,而且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线性关系好。


草莓新品种石莓10号营养品质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对加工型草莓新品种石莓10号营养品质进行分析及评价,以石莓10号为试验材料,并以当前主栽加工品种达赛莱克特为对照,测定了石莓10号和达赛莱克特的一般营养成分、活性营养成分、色泽、质构以及芳香成分。结果表明,石莓10号的灰分、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分别为0.68%±0.21%,7.53%±0.06%,9.41±0.23,显著高于达赛莱克特(P<0.05),具有良好的口感。两者的抗坏血酸含量均较高,在50.00 mg/100g左右,无明显区别(P>0.05);石莓10号的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达赛莱克特(P<0.05),高达35.78 mg/100g,活性成分含量丰富。石莓10号果实表面色泽为深红色,亮度指数L*明显低于达赛莱克特(P<0.05)。石莓10号的硬度、弹性以及咀嚼性显著高于达赛莱克特(P<0.05),质构特性表现优异。检测的7种芳香成分中,石莓10号中己酸乙酯等5种酯类物质均优于达赛莱克特,香气比较浓郁。由此可见,石莓10号具有良好的营养品质,可作为优良的加工品种应用于生产中。


不同有机肥中磷在土壤剖面中累积迁移特征与有效性差异
《环境科学 》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连续施用不同有机肥后土壤剖面中磷的分布规律和迁移特征,探讨不同有机肥磷投入下农田磷负荷.通过4 a连续田间定位试验,定量化研究连续施用不同有机肥后土壤剖面中磷的累积迁移特征与有效性差异.结果表明:(1)连续4 a施用不同有机肥后,肥料中磷主要积累在0~15 cm表层土壤,土壤全磷、速效磷含量均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降低;连续4 a施用高量有机肥后,其带入的磷可明显迁移到15~30 cm土层,施用高量猪粪速效磷可迁移到60~90 cm土层.(2)连续4 a施用不同有机肥后,土壤表层中速效磷占全磷比例增加,且高用量与低用量之间差异显著.土壤剖面中速效磷占全磷比例的大小顺序为:猪粪处理>鸡粪处理>污泥处理>磷肥处理.(3)施用鸡粪、猪粪、污泥和磷肥后土壤表层中速效磷含量随磷投入量增加呈先增加后平缓的规律.(4)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有机肥相同磷投入下对表层土壤速效磷贡献存在较大差异,表现为:猪粪>鸡粪>污泥.猪粪带入磷的生物有效性和移动性明显高于鸡粪、污泥和磷肥.


不同追氮量对设施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追氮量处理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5个氮肥追肥处理,不施、常规追氮的60%、常规追氮的80%、常规追氮、常规追氮的120%,测定不同处理对黄瓜的产量、品质、果实形态的影响,为日光温室黄瓜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适当减施氮肥可提高黄瓜产量和品质,与CK相比,增施氮肥可使黄瓜产量增加,但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呈下降的趋势,其中80%CF处理产量最高,为122 366 kg/hm~2;黄瓜果实可溶性糖、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施氮量为常规施氮量的80%时含量最高;与CK相比,随追氮量的增加黄瓜果实和植株中氮素含量都有所增加,以80%CF最为显著(P<0.05),但120%CF处理氮素含量较CF低;各处理间磷、钾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产量品质等,在温室土壤有机氮含量139.30 mg/kg条件下,推荐使用施氮量为393.96 kg/hm~2。


8个砧木对河北昌黎产区‘马瑟兰’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马瑟兰’嫁接8个砧木(‘101-14M’‘110R’‘188-08’‘3309C’‘5BB’‘5C’‘SO4’‘贝达’)组成的8个嫁接组合及‘马瑟兰’自根为试验材料,研究8个砧木对昌黎产区‘马瑟兰’葡萄生长、光合作用、结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马瑟兰’嫁接‘5C’‘5BB’‘SO4’的主干粗度与‘马瑟兰’自根无显著差异,而其余5种砧木降低‘马瑟兰’的主干粗度;8种砧木嫁接的‘马瑟兰’主梢粗度与自根无显著差异。以‘101-14M’‘110R’‘SO4’‘贝达’为砧木的‘马瑟兰’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自根无显著差异,其余5种砧木嫁接的‘马瑟兰’Pn显著小于自根。以‘101-04M’为砧木的‘马瑟兰’果实总糖质量分数显著高于‘马瑟兰’自根,其余7种砧木嫁接组合的‘马瑟兰’果实总糖质量分数与自根无显著差异;8种砧木嫁接的‘马瑟兰’果实总酸质量分数与自根均无显著差异;以‘101-04M’‘3309C’‘5BB’‘贝达’为砧木显著提高‘马瑟兰’果皮中多酚质量分数;‘110R’‘3309C’‘贝达’为砧木显著提高‘马瑟兰’果皮单宁质量分数;‘101-14M’‘5BB’为砧木显著提高‘马瑟兰’果皮花青苷质量分数。‘马瑟兰’嫁接‘101-14M’‘110R’‘5C’‘SO4’的单株产量分别为2.62、2.80、2.90、2.84kg,与自根(2.71kg)无显著差异,以‘188-08’‘3309C’‘5BB’‘贝达’为砧木的‘马瑟兰’单株产量显著低于自根。


施肥量对温室滴灌番茄干物质累积、产量及水肥利用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生育时期干物质生产动态规律,探索高产高效的科学施肥模式,以标准冲施肥(含N量16%,含P_2O_5量5%,含K_2O量19%)为施肥种类,施肥量以N素为基准分为4个肥料处理水平,即F1(高肥)、F2(中肥)、F3(低肥)、F4(不追肥),分析了不同施肥量对日光温室番茄干物质累积、产量和水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与施肥量呈"抛物线"关系,当N施量为290.6 kg/hm2(F2)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67 776.93 kg/hm2和49.27 kg/m3,说明适量施肥可提高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但肥料生产效率(PFP)在施肥量为(N)41.4~539.9 kg/hm2范围内呈现负指数降低趋势。植株干物质累积量表现出F2处理>F1处理>F3处理>F4处理。果实干物质累积进程符合logistic函数轨迹,中肥处理比高肥、低肥处理提前进入快速累积期,使快速累积期持续时间比其他处理长1~8 d。全株总干物质转移量对果实贡献率为1.97%~6.96%,说明果实干物质高达90%以上依靠株体自身光合作用填充。因此,番茄结果期加强水肥的供给是必要的。
关键词: 日光温室 滴灌 番茄 施肥 logistic函数 干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