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林区杏鲍菇的开发技术
《山西林业科技 》 2006
摘要:从林区的现实情况出发,选优择宜,提出了林区开发杏鲍菇的技术模式,包括杏鲍菇的制种、栽培、加工、良性循环等主要技术,对林区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非迈罗型A_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_2V4小孢子败育过程的细胞学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粱非迈罗型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系A2V4,具有来源于IS12662C不育细胞质和Chicklett细胞核背景,以A2V4组配的杂交种已用于生产。以A2V4/B2V4为材料,对A2CMS的花药发育及小孢子败育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在A2V4雄性不育系的花药发育过程中有大量异常现象。药室的绒毡层细胞不形成或提前解体;药室内的花粉母细胞不发育或小孢子液泡化;绒毡层细胞发育异常,出现巨型化而挤满整个药室;绒毡层细胞虽发育正常,但花粉母细胞发育异常,在造孢细胞时期即开始出现变形现象,随后发生粘连退化;绝大部分花粉母细胞不能完成正常的减数分裂过程形成四分体,导致小孢子退化。
关键词: 高粱 A_2V4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绒毡层 小孢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抗矮花叶病QTL的定位分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早四(抗)和Mo 17(感)为亲本建立了239个RIL系的群体,利用该群体构建了包含101个SSR标记的遗传图谱,覆盖玉米基因组1 422.7 cM,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15.6cM。通过人工接种鉴定,评价了亲本及239个RIL系对MDMV病毒B株系的抗性反应。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叶玉米矮花叶病抗性QTL进行了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在第5,6染色体上各定位了控制发病率的1个微效QTL和一个主效QTL,分别与标记bnlg 602,bnlg 161连锁,其遗传效应能分别解释表型方差的2.3%和33.8%。在第6染色体上定位了控制病情指数的2个主效QTL,分别与标记bnlg 161,ylssr连锁,其遗传效应分别能解释表型方差的56.5%和76.8%。
关键词: 玉米矮花叶病毒B株系 人工接种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