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反义外壳蛋白基因介导的抗SCMV转基因玉米研究
《作物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矮花叶病(MDM)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我国主要由甘蔗花叶病毒(SCMV)所致。为探索一条高效、安全的抗SCMV转基因途径,构建了无标记基因的SCMV反义外壳蛋白基因(cp)表达载体pACP。通过冻融法将该载体与抗除草剂标记基因(bar)载体分别导入农杆菌LBA4404,然后共转化玉米自交系综3的幼胚。通过除草剂梯度筛选,从抗性愈伤组织分化获得了35株再生苗。PCR检测证明,其中26株带有抗除草剂标记基因(bar),14株带有SCMV反义cp基因。这14株带有目的基因的玉米植株自交,其种子在田间种植成株行(T1代)。玉米T1代幼苗人工接种SCMV,筛选出2个抗病株率高于70%的株行。ELISA检测表明,抗病株SCMV含量极低,抗性达高抗水平。PCR检测表明,抗病性是反义cp基因作用的结果,并且获得了2株cp基因阳性而标记基因阴性的抗病株。
关键词: 玉米 抗SCMV 反义外壳蛋白基因 无标记基因表达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措施对旱地玉米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旱地玉米土壤(NO3--N)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和秸秆还田措施可不同程度造成0~500cm土层NO3--N的累积,且对0~300cm土层NO3--N的累积影响较大。秋施肥秸秆覆盖还田处理产量最高,且土壤NO3--N累积量较低,所造成的环境风险也小,为我国北方半湿润偏旱区适宜施肥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照对绿豆扦插苗不定根生长硼需求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光照状况对绿豆扦插苗不定根生长硼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绿豆幼苗在光照强度(PAR)为50或100μmol·m-2·s-1条件下连续生长10d,外源供硼时扦插苗才能生长不定根,在该光照条件下连续生长6d再遮黑4d,无需外源供硼即可生长不定根;在PAR为180μmol·m-2·s-1下连续生长6d再遮黑4d,需外源供硼才能保证不定根生长;在PAR为100μmol·m-2·s-1条件下连续生长10d时,每个下胚轴中自由态的硼总量仅为在此光照条件下连续生长6d再遮黑4d时的一半,这可能是在PAR为100μmol·m-2·s-1时连续生长10d需要外源供硼满足不定根生长的原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茉莉酸甲酯对谷子颖花开放的诱导效应
《中国农学通报 》 2006
摘要:以谷子为试材,发现:4mmol/L的MeJA浸穗处理对谷子的颖花开放有显著的诱导效应,在离体穗情况下4mmol/L的MeJA处理谷穗后6h谷子雄性不育系高117A的颖花开放率为37.4%,比对照(水处理的)增加23.2%,高146的颖花开放率为25.8%,比对照增加13.7%,恢复系晋谷34的开颖率为23.6%,比对照增加8.8%。在连体穗情况下4mmol/L的MeJA处理谷穗后260min谷子雄性不育系高117A的颖花开放率为42.6%,比对照(水处理的)增加37.5%,高146的颖花开放率为35.6%,比对照增加30.0%,恢复系晋谷34的开颖率为16.0%,比对照增加6.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