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R-ms“临高油1号”转育及超油化生产研究
《玉米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几年来,高油玉米种质利用已经进入实质应用阶段,高油玉米新品种层出不穷,已经通过审认定的高油玉米品种有高油115、春油1号、吉油1号等10多个品种,山西省在2003年有两个高油玉米新品种通过了审定。高油玉米种质利用技术也将随着高油玉米研究的深入,从单交种技术逐步发展为以不育行普通杂交种授以高油玉米花粉的遗传三利用技术。临高油1号的选育、不育型临高油1号转育及超油化生产技术研究,使山西省高油玉米种质利用研究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高油玉米商品粮的含油量超过10%的育种目标成为可能。该技术在今后农业产业化调整过程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关键词: 高油玉米 杂种优势 雄性不育 花粉直感 超油化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选山西有代表性的棉花黄萎病菌19个菌系及3个对照菌种,各配成一定浓度的孢子悬浮液,于棉苗1~2叶期伤根接菌,在温室中对各代表菌系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各菌系致病力强弱差异明显,可分为致病力强的I型、致病力弱的II型和致病力中等的III型;并发现山西棉花黄萎病有落叶型菌系存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光照及生物因子对啶虫脒和吡虫啉在油菜叶面消解的影响
《农药学学报 》 2006 CSCD
摘要: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啶虫脒、吡虫啉在温度、光照和生物因子作用下在油菜叶面的消解趋势。结果表明:在14、25、35℃下啶虫脒在油菜叶面消解的半衰期分别为19.3、6.6和5.2d,同一条件下吡虫啉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8.7、3.8和2.9d,两者的消解速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但消解趋势有所不同;在光照强度为500、3 000、6 000lx条件下,啶虫脒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9.1、10.4和6.6d,吡虫啉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6.9、6.2和3.7d,两者消解速度均随光强的增加而加快,但光强变化对啶虫脒消解影响更为明显。25℃时,自然叶面、消毒处理叶面啶虫脒消解半衰期分别为6.6和8.1d,吡虫啉为3.8和3.5d,表明叶面微生物稍加快了啶虫脒的消解,而对吡虫啉的消解影响不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节水型农业技术及发展前景
《山西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山西省地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长年降水少,地上水和地下水贮量不足,干旱严重制约着山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尽快摆脱干旱威胁,加快旱区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走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之路。耕作节水、化学节水、生物节水、灌溉节水、工程节水等5个方面是作物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综合节水系统工程的主要组成,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期刊农药名称使用情况分析
《编辑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农药名称是农业期刊中经常出现的专有名词,农药名称的多系统命名容易造成使用混淆。以《农药通用名称》《农药通用名称及制剂名称命名原则和程序》《农药产品标签通则》等为依据,归纳出农业期刊中农药名称常见的不规范形式,并分析农药名称使用不规范的原因,提出了应制订有关各种农药名称编辑规范,加大宣传、贯彻农药名称相关标准的力度,加强使用农药名称的相关部门配合与协调,加大农药标签的检查、监督力度的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