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微生态制剂——沃野制剂(EM)简介

农技服务 1998

摘要:沃野微生态制剂是由具有多种功能的微生物菌群,用特殊技术混合培育而成的生物制剂又称(EM)(见中心彩页)。这种生物制剂是由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等经过多年潜心研究试制成功的。迄今为止,已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由于该项生物技术在世界范围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施用壮苗乐好

北京农业 199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岭县粮食高产竞赛的效果与经验

耕作与栽培 199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绿肥的发展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1998

摘要:直到80年代,我省主要绿肥作物是光叶紫花苕子与兴义苕子,因其产种量低,每年需要从外地调入种子,绿肥播种面积一直较小。80年代以来,通过对鲜草与种子产量都较高的箭舌豌豆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全省绿肥生产的发展。90年代初以来,绿肥种植面积成倍增长,对农作物的增产和土壤改良起了积极的作用。试验研究表明,因地制宜采用稻茬套播、旱地分带轮作免耕直播等多种方式,确保适期播种,并增施磷肥、适时翻压是提高绿肥产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绿肥生产,产量,栽培技术,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糯玉米地方种质资源的搜集整理和遗传多样性鉴定

贵州农业科学 1998

摘要:贵州具有丰富的糯玉米种质资源,至1997年已搜集到分属于54个县(市)的糯玉米地方品种276份。通过鉴定研究表明,贵州糯玉米地方种质资源在形态特征、生育期、产量性状、抗性及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等方面具有广泛的遗传多样性,品种间变异幅度大,有较大选择潜力。

关键词: 糯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移栽油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

贵州农业科学 1998

摘要:利用5%油草净防除移栽油菜田杂草及对后茬作物水稻药害试验表明,5%油草净防除油菜田看麦娘效果在90%以上,防除繁缕在85%以上。适用药量有效成分为15g/667m2,施药后与后茬作物水稻移栽间隔期应在150d以上,对水稻生长安全。

关键词: 油草净,移栽油菜田,杂草防除,水稻生长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论贵州荔枝与开发

贵州农业科学 1998

摘要:荔枝属典型的南亚热带果树,是高档畅销的果中珍品。我国以两广、福建栽培最多,四川、海南其次,而贵州种植较少,仅赤水、望谟、册亨等县市有少量栽培。目前镇宁、关岭县正在把荔枝、龙眼等列入开发项目,建立商品基地。荔枝对环境条件有严格的要求,只有在适宜的自然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个美国光壳稻的亲和性分析

种子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将5个籼粳两种类型的美国光壳稻RA73、Katy、Mars、Lagrue、Newnonnet和中国籼稻特青配成一组完全双列杂交,进行F1代结实率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机型光壳稻RA73的结实率一般配合力最高,与模型光壳稻Mars杂交的特殊配合力也最高,结实率达87.7%,有较好的亲和性。比前人报道的广亲和品种Newbonnet与粳稻Mars杂交的结实率(56.5%)极显著地提高。RA73可用于籼粳杂交广亲和育种中。LaGrue与粳稻Mars杂交的结实率62.3%,比Newbonnet与粳稻Mars杂交的结实率高。而籼型光壳稻Katy与模型光壳稻Mars杂交亲和性最差,仅为30.9%。籼稻特青与粳型光壳稻Mars杂交亲和性也较差,结实率为546%。讨论了RA73、Katy、Newbonnet的亲源关系,它们与粳稻杂交亲和性的变化。

关键词: 光壳稻 亲和性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叶面肥在玉米栽培上的应用

贵州农业科学 1998

摘要:1996年春,结合安顺地区百万亩粮油工程内容要求和项目区镇宁自治县实况,在大山乡实施了多种叶面肥应用于玉米上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辅助喷施叶面肥,能使玉米植株健壮生长,利于玉米高产果穗性状的形成,进而增产增收。增产幅度为3146~10614kg/667m2,其中,以自配N(30g)+P2O5(50g)+K2O(31.5g)+Mn2+(25g)+Fe2+(25g)+B(10g)增产、增值效果最好。

关键词: 叶面肥,玉米栽培,增产增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菜蛾对杀螟丹抗药性的生化遗传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选育的小菜蛾对杀螟丹的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研究了各杂交世代小菜蛾多功能氧化酶(MFO)、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羧酸酯酶(CarE)活性。结果表明:(1)抗性品系(抗性提高35.5倍)多功能氧化酶环氧化活性比敏感品系高(1.83倍),并随着杂交后代中对杀螟丹抗性水平的下降而降低;(2)抗药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的AchE和CarE活性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多功能氧化酶环氧化活性的提高是小菜蛾对杀螟丹抗性的一个重要机制,而AchE和CarE活性与该抗性无关。

关键词: 小菜蛾;杀螟丹;抗药性;生化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