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姬松茸的室内栽培技术
《食用菌 》 2002
摘要: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rill又名巴西蘑菇,原产巴西、秘鲁等地。姬松茸肉质鲜美可口,具有杏仁香味,发展前景较好。但姬松茸因其特有的生态习性而人工栽培的产量低且不稳定,近年来,我们通过栽培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在室内床栽姬松茸的技术,现介绍如下:1栽培季节 姬松茸属中温偏高菌类,菌丝生长10~35℃,最适22~26℃;原基形成与分化阶段温度16~26℃,最适18~21℃;子实体生长15~33℃,最适20~25℃;春秋两季均栽培,各地应以当地的气温安排栽培期。2 塑料棚搭建 菇房选择交通方便、近水源、环境干净的地方建造。坐北朝南,利于通风换气,又可提高冬季室温,避免春秋季节干热的南风直接吹到菇房。用毛竹支架的塑料大棚菇


桑树体细胞胚胎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中国蚕业 》 2002
摘要:自从细胞全能性理论被提出后,植物的离体培养技术已进入生产应用阶段,多种植物的人工组培苗实现了商品化;而植物体细胞胚胎学说的确立,必将使人类从另一个层面揭开细胞全能性的奥秘。本文在阐述了植物体细胞学说的由来后,对桑树等植物体细胞胚胎的高效诱导、无性繁殖系的确立及外源基因的表达等诸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了综述。分析了桑树体细胞胚胎学研究在种质资源保存、人工种子、突变体来源、植物转基因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电镀废水解氰细菌的分离选育
《江西科学 》 2002
摘要:从温州东方集团的电镀废水及污泥中分离得到细菌 ,并进行纯化 ,共得耐氰菌 2 3株。它们均能在高浓度含CN- 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生长 ,其中 8株有较好耐受力 ,耐受力最强的 4# 菌能在 2 5 0 0mg/L的CN-浓度中生长 ,经测试有 6株解氰率达 80 %以上 ,4# 菌的解氰率最高。经鉴定 4# 为不动细菌属 (Acinetoboctersp .) ,同时研究了 4# 在不同温度、pH、培养时间、不同接种量、不同氰化物浓度对解氰的影响 ,结果表明 :最佳pH为 6.5 ,最佳温度范围为 2 4~ 2 8℃ ,最佳培养时间为 1 6h ,接种量与氰化物对解氰有一定影响。最佳条件下 ,4# 菌在 8h时的解氰率可达 98.5 % ,1 2h时可将含CN- 4 5mg/L的废水降解至 0 .5mg/L以下 ,达到国家一级污水排放标准


树莓试管苗移栽适应性试验
《浙江农业科学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树莓试管苗进行不同移栽基质、不同苗龄及不同移栽时期试验 ,研究了树莓试管苗的最适移栽苗龄、移栽基质和移栽时期。试验结果表明 ,树莓试管苗的移栽苗龄以 15d为宜 ,采用泥炭草木灰混合 (1∶1)基质 ;在春季和秋季移栽 ,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小麦引进品种对小麦黄花叶病的田间抗性鉴定
《植物保护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田间抗性鉴定方法对 110个小麦引进品种在自然病圃区进行了对小麦黄花叶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 ,不同小麦品种对小麦黄花叶病抗性有显著差异 ,抗性较好的品种有 5 5个 ,其中有 34个品种生育期接近于扬麦15 8,且田间性状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