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特早熟棉花新品种晋棉40选育报告

甘肃农业科技 2005

摘要:晋棉40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丰产、优质的棉花新品种晋棉10为母本,用抗病、早熟的品种辽101作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统选育而成的特早熟棉花新品种。2004年在山西省特早熟棉区棉花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皮棉产量832.5 kg/hm2,比对照品种晋棉37增产13.96%。经鉴定,该品种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标准,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适宜在特早熟棉区春播,黄河流域棉区夏播。

关键词: 晋棉40 早熟 高产 抗枯萎病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杨酸对拟南芥防卫反应酶系的诱导

华北农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系统研究了水杨酸对拟南芥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脂氧合酶活性的影响。用10 μg/ mL SA喷雾处理生长28 d的拟南芥植株,结果发现,经SA处理后,拟南芥叶片中PAL,POD,PPO和LOX活性都迅 速增强,PAL活性在处理后12 h达到高峰,较高的PAL活性可维持到48 h。POD,PPO和LOX活性在SA处理后48 h达到高峰,而在24-96 h内都可保持较高的POD和PPO活性。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与SA诱导拟南芥植物的抗病 性相吻合。

关键词: 水杨酸 拟南芥 防卫酶系 诱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小麦不同生态区叶锈菌群体毒性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CSCD

摘要:研究分析山西省小麦叶锈菌群体的毒性基因频率结果表明,毒性基因V19、V24和V38出现频率较低,分别为5.8%、11.3%和0·0%,其对应抗性基因可视为山西省小麦叶锈菌的有效抗病基因。在所发现的43个致病类型(毒性基因组合)中THT、TRK、TRT、THK和PHT出现频率居前5位,分别为17.8%、14.4%、11.0%、8.2%和7.5%,为山西省目前小麦叶锈病的优势致病类型。

关键词: 小麦 叶锈菌 毒性基因 致病类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制约我国高酸苹果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山西果树 2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然彩色棉新品种TC-03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中国棉花 200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同盆地金沙滩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开发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同盆地苏打型盐碱地,治理难度较大,通过4年来的综合治理试验研究表明:水利措施采用井灌井排、井渠结合,明沟、暗沟、深沟、浅沟密集相结合,地下水位可由改良前的1.63m下降到2.05m;化学改良剂(SN—01)连续施用3年后耕作层土壤pH由原来的9.76下降到8.16,EC值由原来的0.54下降到0.22ms/cm,CO32-消失,HCO3-下降89.7%,Na+下降76.4%。国产材料石膏、风化煤、黑矾、糠醛渣施用后表层土pH、碱化度都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农业措施采取平整土地,耕作层脱盐率可达55%,深翻后耕作层土壤密度降低11.6%~13.7%;孔隙度提高12.2%~13.7%。增施有机肥后耕作层土壤碱化度可下降69.7%~76%;合理的耕作技术和耕作管理方法具有保墒、抑盐、躲盐的作用,为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关键词: 盐碱地综合治理 改良剂 碱化度 脱盐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芽接方法在苹果育苗中的应用试验

山西果树 2005

摘要:采用“丁字形”芽接和带木质嵌芽接法从7月20日至9月10日进行苹果嫁接育苗,调查不同嫁接方法、不同嫁接时期对成活率、砧木和接穗利用率以及翌年成苗出圃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各有应用优势,在大量育苗应用时,带木质嵌芽接法较“丁字形”芽接成本低、效益高。

关键词: “丁字形”芽接 带木质嵌芽接 育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创建山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的思路与构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摘要:通过对创建山西省种质资源教据库.实现我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智能化信息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及必要性的分析,提出了创建山西省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具体思路与构想。为建设山西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平台、资源共享、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和创新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 山西省 农作物种质资源 数据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通乳灵提高乳品质量及防治乳房炎试验

中国兽医杂志 200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树冻害的调查分析

北方果树 2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