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福建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人口问题
《天津农学院学报 》 2002
摘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的重要任务。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与标志之一就是农业人口的大量转移,但由于长期政策因素制约,我国农业人口转移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也制约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建国后福建农业人口转移的历史分析,提出了发展现代化农业必须加快人口转移的若干思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个乌龙茶新品种叶片结构及净光合速率的观测
《福建茶叶 》 2002
摘要:深入研究茶树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生理生化、最适生态条件,对新品种(系)的鉴定、栽培与加工技术研究、新品种的选育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实验通过对我所近几年选育的春兰、玉龙、九龙袍、丹桂、瑞香等5个高香优质乌龙茶新品种(系)及铁观音、毛蟹、肉桂、黄旦等4个对照品种进行叶片形态与解剖结构观测,并测定其净光合速率,为茶树植物学特征和生理特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闽东南耕地土壤有效硫含量及主要粮油作物硫肥效应
《福建农业学报 》 2002
摘要:116个土壤样品分析结果表明 ,闽东南地区耕地土壤有效硫平均含量为 2 1.7mg· kg- 1。其中 ,小于 16mg· kg- 1 的临界指标的样品占总样品数的 5 7.8%。田间试验结果 ,水稻、甘薯和花生在每公顷施硫 2 0~ 6 0 kg范围内 ,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 ,增幅分别为 2 .9%~ 15 .5 %、 5 .6 %~ 2 2 .4 %和 2 .6 %~ 34.5 % ,且具有一定后效。同时 ,施用硫肥还改善了农产品品质 ,花生粗脂肪、粗蛋白 ,甘薯粗蛋白等的含量都有一定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夜蛾群体繁殖及其对杀虫剂毒力敏感性测定
《华东昆虫学报 》 2002
摘要:用黄豆粉、麦胚粉、酵母粉为主要营养成份研制成人工饲料 ,实现了甜菜夜蛾大量饲养及群体繁殖 ,与自然饲料相比 ,人工饲料饲养甜菜夜蛾幼虫存活率与成虫产卵量明显增加。室内用浸渍法测定 11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 2龄幼虫的毒力 ,结果表明 ,田间甜菜夜蛾种群对除尽、米满、菜喜最敏感 ,其次是对抑太保、卡死克、毒丝本、高效灭百可、快灵 ,对锐劲特、氯氰菊酯、乙酰甲胺膦的毒力均已高度不敏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茶业应对入世的思考
《福建农业科技 》 2002
摘要:茶业是福建发展农村经济的优势主导产业 福建索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宜茶山地面积广阔。全省共有茶园面积13万hm2,居全国第三位;年产茶13.6万t,居全国第一位;年出口茶叶2.8万t,创汇1亿美元,为全国第二位;茶叶产值42亿元,营销总额已达110亿元,财税12亿多元。目前,茶叶已成为我省分布最广的经济作物,全省除个别偏远岛屿外几乎县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