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N、P、K营养调控下橡胶实生苗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表现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3个品种(GT1、RRIM600、PR107)的橡胶实生苗进行N、P、K营养调控(N、P、K养分胁迫→恢复正常施肥→再胁迫)处理,并分析橡胶实生苗的主要生物学性状指标。结果表明:(1)橡胶实生苗在N、P、K养分调控下出现的缺素症状与橡胶成龄树相似;(2)橡胶实生苗的株高、茎粗,叶蓬距、叶面积等随着N、P、K营养调控而出现生长受阻→恢复生长→再次受阻等规律性变化;(3)橡胶实生苗的叶蓬距、叶面积对N、P、K营养调控的响应较为敏感,可作为主要观测指标;(4)开展橡胶树实生苗N、P、K营养调控研究,应在胁迫处理后新生第3蓬叶时,观测其生物学性状较为适宜。
关键词: 橡胶实生苗 N、P、K营养调控 株高 茎粗 叶蓬距 叶面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水相对密度对琼枝麒麟菜的生长及其卡拉胶、色素含量的影响
《热带生物学报 》 2012
摘要:探讨了海水相对密度对琼枝麒麟菜(Betaphycus gelatinum)生长及其色素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海水相对密度为1.016~1.030时,琼枝麒麟菜均可生存,海水相对密度为1.018~1.024时,琼枝麒麟菜生长良好,海水相对密度为1.022时,日生长率高达4.6%,海水相对密度为1.024时,琼枝麒麟菜卡拉胶含量最高,达到64.2%;海水相对密度分别为1.026,1.024,1.022,1.02时,叶绿素a、藻胆蛋白藻蓝素(PC)、藻红素(PE)、别藻蓝素(APC)含量分别达到最大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响应低温逆境的生理特征及其调控机制
《植物生理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低温是非传统植胶区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种植的重要限制因子。低温能够引起巴西橡胶树细胞结构、原生质胶体特性、水分状况、细胞渗透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代谢和保护酶系统等发生一系列改变,最终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目前已从巴西橡胶树中克隆出一些抗寒相关基因,但是巴西橡胶树响应低温胁迫的调控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本文综述了巴西橡胶树对低温逆境响应的生理特征及其应答调控机制,以期为深入研究巴西橡胶树抗寒机制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营养水平对海南黑山羊肥育羔羊血液指标的影响
《饲料工业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营养水平精料补饲对海南黑山羊肥育羔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2×3析因设计,将24只3月龄、体重相近([10.56±1.28)kg]的海南黑山羊随机分成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只羊,每只羊为1个重复。采用2个蛋白质水平(15%和17%)和3个消化能水平(11.72、12.55、13.39 MJ/kg DM),设计6种精料补充料,自由采食,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精料中蛋白质水平和消化能水平对第90 d末黑山羊血液中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含17%蛋白质、12.55 MJ/kg消化能精料组黑山羊血液中尿素氮含量最高(P<0.05)。第90 d末黑山羊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随着精料中消化能水平的提高而显著提高(P<0.05)。第90 d末含17%蛋白质精料组黑山羊血液中胆固醇、总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含15%蛋白质精料组(P<0.05)。精料中蛋白质水平对黑山羊血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精料中消化能水平对黑山羊血液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含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日粮蛋白质水平对试验第90 d海南黑山羊血液中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影响显著(P<0.05),日粮能量水平对试验第90 d黑山羊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影响显著(P<0.05),蛋白质水平和能量水平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试验第90 d黑山羊血液中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红细胞和白细胞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大肠杆菌中β-胡萝卜素HPLC测定方法分析
《食品科技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转基因大肠杆菌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转基因大肠杆菌通过液体发酵后冷冻干燥,以丙酮/环己烷(1/1)组成的溶剂提取β-胡萝卜素,HPLC的流动相为乙腈与四氢呋喃梯度洗脱系统时,样品中的β-胡萝卜素得到很好的分离。当β-胡萝卜素的进样量在0.7~2.1μg范围时,其进样量与峰面积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7)。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能用来测定转基因大肠杆菌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砂页岩发育的砖红壤上氮和钾素垂直运移特征初步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2 CSCD
摘要:为探讨砂页岩发育的砖红壤中N、K垂直运移特征,本试验设置施肥和不施肥处理,利用田间大型土壤渗滤装置,抽取在20、60、100和200 cm土层处的土壤溶液,并对其硝态氮、铵态氮、K+浓度变化做连续研究。结果表明:(1)施肥可加剧砂页岩发育的砖红壤中铵态氮、硝态氮和K+的垂直运移,但对硝态氮在土层中垂直运移的深度影响不大;(2)施肥后,在砂页岩为母质的土壤上,硝态氮运移可到200 cm处,需时105 d,铵态氮可运移到60 cm处,需时49~76 d,K+可运移到20 cm处,需时12~17 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