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穿刺巴斯德芽菌PPh01菌株鉴定及其对根结线虫的寄生性测定

热带作物学报 2012 CSCD

摘要:从海南定安胡椒根部根结线虫体上分离到一株细菌PPh01,其形态特征与穿刺巴斯德芽菌相似。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与穿刺巴斯德芽菌的同源性达到99.3%,在发育树上聚为同一分支,亲缘关系最近,鉴定该菌株为穿刺巴斯德芽菌(Pasteuria penetrans)。寄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的2龄幼虫均具有寄生性和侵染能力。

关键词: 穿刺巴斯德芽菌 根结线虫 寄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探讨

热带农业科学 2012

摘要:分析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说明对其进行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介绍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原理和步骤,明确热带农产品在生产各个环节面临的风险,并对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热带农产品 质量安全 风险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空间信息的农业干旱综合监测模型及其应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农业干旱监测的准确性,采用遥感信息与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农业干旱监测研究。选择适合高植被覆盖区旱情监测的标准化植被供水指数及适合热带气候区旱情监测的综合降水指数作为参数,通过与同步实测土壤含水量的数据融合构建了海南岛农业干旱综合指数模型。经检验,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4.65%,相对均方根误差RMSEr为19.28%,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用来监测海南岛的农业干旱。应用模型对2004年10月至2005年1月海南岛农业干旱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海南岛旱情西部重于东部、北部重于南部、四周平原重于中部山区。2004年10月上旬起旱情持续加重,12月上旬达到旱情高峰,12月中旬旱情略有缓解,但直至监测末期2005年1月下旬旱情依然严重。旱情最严重的时段(2004年12月上旬),海南岛干旱影响范围广,水田和旱地的重旱面积比例分别为59%和61%,其他林地的重旱面积比例也达到了20%。监测期内,海南岛作物生长过程受到明显抑制,干旱造成NDVI累积值较上一生长季同期下降6.34%,2004年10月至12月海南岛天然橡胶减产约1.16万t。该文为农业干旱监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 遥感 干旱 监测 农业 空间信息 海南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木质部和树皮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2 CSCD

摘要:采用改进酚抽法提取巴西橡胶树木质部和树皮蛋白。结果显示,在双向电泳图谱上可分辨500多个蛋白点。木质部和树皮的蛋白表达谱存在明显差异。选取48个差异蛋白点或者高丰度蛋白进行MALDI-TOF MS质谱鉴定,成功鉴定出26个蛋白,其中,与氢氰酸合成相关的两个酶是树皮特有的,而半胱氨酸转甲基酶是木质部的高丰度蛋白。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树皮 木质部 蛋白质组学 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花蕙兰鲜花挥发油GC-MS分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海南岛人工栽培的大花蕙兰品种‘大凤’(Cymbidium hybridum‘Dafeng’)鲜花的挥发油成分。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其鲜花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从大花蕙兰鲜花挥发油中鉴定出35个化合物,占总油量的85.65%,其主要成分为亚麻酸乙酯(41.29%)和亚油酸乙酯(13.74%)。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该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栽培品种‘大凤’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 抗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多重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甘蔗黄叶病毒和高粱花叶病毒

热带农业科学 2012

摘要:基于已报道的甘蔗黄叶病毒(Sugarcane Yellow Leaf Virus,ScYLV)cp基因和高粱花叶病毒(Sorghummosaic virus,SrMV)NSP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针对这两种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quantitative,RT-qPCR)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扩增产物Tm值的不同,建立了可区分ScYLV与SrMV的多重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两种病毒扩增产物的Tm值分别为80.8~82.8℃和84.6~86.6℃。检测数据显示:SrMV和ScYLV均有各自的特异性峰值出现,而健康植株无特异性峰值;在单独检测中的检出水平分别可达500和250 copy/μL;两种病毒Tm值的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0.03%和0.02%,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06%和3.12%。综上所述,所建立的多重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在对以上两种病毒的检测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甘蔗黄叶病毒 高梁花叶病毒 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PCR 病毒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Oryzalin离体诱导小果型西瓜四倍体及倍性鉴定研究

热带农业科学 2012

摘要:以3个二倍体小果型西瓜优良自交系048、032、047-1为试验材料,研究培养方式、Oryzalin浓度、处理时间对离体诱导西瓜四倍体的诱变效果,并对变异植株进行形态学比较、气孔测定及染色体鉴定。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液体培养的四倍体诱导率比固体培养高。在含50 mg/L Oryzalin的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处理2 d,四倍体诱导率最高达33.3%。变异植株通过染色体计数法鉴定得出染色体数为44,确定为四倍体植株。再生植株表现为叶片肥厚,叶色深绿,茎节缩短,株型紧凑矮小,茎蔓挺直,叶形指数变小;叶片气孔密度明显减小,保卫细胞体积增大,叶绿体数目增多;花瓣颜色深黄,且增宽、增厚。此结果说明Oryzalin对不同基因型的四倍体诱变效果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 小果型西瓜 诱导 Oryzalin 四倍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岛橡胶林林下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2012

摘要:橡胶林在海南岛分布较广,是海南岛重要的植被类型之一。摸清海南岛橡胶林林下植物资源概况对于了解热带橡胶林生态系统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对林下植物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对于提高海南省经济效益和建设国际旅游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海南岛不同地区橡胶林林下植物分布、种类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橡胶林林下物种资源丰富:在调查区约10 400 m2的样方中共有植物种类472种,其中药用植物382种,牧草植物40种,纤维植物35种,可食用植物22种,观赏植物13种,海南特有种7种。针对海南岛橡胶林林下植物资源较为丰富的现状,结合海南省实际情况,提出了大力发展林下间作、南药产业、花卉产业和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利用对策。

关键词: 海南岛 橡胶林 植物资源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本地槟榔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形成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2

摘要:采用常规压片法,对海南本地槟榔(Areca cathecu Linnaeus)小孢子减数分裂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将其不同发育阶段与花、花序的外部形态特征相联系,结果显示:海南本地槟榔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属于同时型,小孢子排列呈四面体状,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花序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 海南 槟榔 小孢子 雄配子体 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情况分析

中国科学基金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在推动我院基础研究发展、促进基础学科建设、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热科院)作为以应用性研究为主的科研单位,经历了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不同发展时期,在热带作物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一定的发展。当前,我国科学基金资助规模有了较大增强,我院科学基金项目数与资助经费也逐年增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