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中国棉花质核不育系的研究现状与前景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04
摘要:自从Meyer等于20世纪60年代培育出了第一个具有异常棉细胞质的雄性不育材料开始,国内外对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及其应用的研究便深入展开。纵观目前中国现有的棉花CMS的研究现状,笔者认为,由于各种类型的棉花CMS的基因来源、生理生化基础、细胞学行为以及性状表现上存在着差异,在三系配套研究及利用上尚存在诸多疑惑。为此,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探明棉花CMS的败育机理,克服不育细胞质对F1代的负效应以及昆虫传粉媒介问题,对于棉花三系配套在生产上的快速推广和利用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型差异对棉花光合生产和分配影响及遗传改良研究
《耕作与栽培 》 2004
摘要:通过研究转双价基因(CrylAc+CpTI)、转单价基因(CrylAc)抗虫棉以及常规棉3种基因型棉花光合产物生产和积累分配规律表明,3种基因型棉花光合速率峰值均出现在蕾期和花期,但峰值差异不显著。转基因棉花(单价和双价)花前光合产物积累量降低是生物学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花后光合产物输出率提高是转基因棉花维持产量的主要因素。转基因棉花大量花后光合产物束缚在铃壳中导致转基因棉花铃重较低。在转基因棉花育种中应加强花前光合产物积累量和花后光合产物棉铃有效利用率的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农业灌溉节水对策探讨
《山西农业科学 》 2004 CSCD
摘要:山西十年九旱,干旱是农业生产的最大威胁。而农业灌溉又存在用水浪费的现象,使有限的水资源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从山西农田供水不足的严峻形势和粮食生产的发展任务出发,提出了山西省农业灌溉的发展必须适应山西省的实际,调整作物布局,采用科学的灌溉制度,大力推广管灌、喷灌、滴灌、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等技术,达到农业灌溉节水的目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密度处理对紧凑型玉米农大486叶片生长发育的影响
《玉米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不同密度对紧凑型品种农大486叶片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叶面积减小,但在低密度条件下,单株最大叶面积下降的幅度较小,超过一定密度后,下降的幅度会加大。随着密度的增加,群体的最大叶面积指数增加,但增加到一定值后,其增加幅度逐渐减小。随着密度的增加,群体的叶面积指数增加,光合势增加,但净同化率却减小。密度对穗位叶叶绿素含量有较大的影响,密度增加,穗位叶叶绿素含量提前下降,使其光合能力降低,出现早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