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业学报
》
2000
摘要:从加入 WTO对福建省农业的冲击和影响分析入手 ,指出受冲击最大的是粮、油生产 ,前景相对看好的是畜禽、水产、食用菌、水果等生产。提出加强对 WTO条款及相应对策的研究 ;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加强基础设施和农业技术进步的投入 ;建立农业创新体系 ;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并与国际通行的标准接轨等五项对策
关键词:
WTO
农业
影响
对策
《福建农业学报
》
2000
摘要:探讨了中国稻米产业现状 ,并从优质米产业化的主体——企业、优质米产业化的核心——名牌、优质米产业化的基础——标准化、优质米产业化后劲——可持续、优质米产业化的源泉——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优质米的精品战略
关键词:
优质米
产业化
标准化
精品战略
《福建农业学报
》
2000
摘要:在调查研究和宏观思考的基础上 ,对我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战略选择、国际科技合作等重大问题提出了建议 ,并对科研机制、创新机制、投资机制和人才机制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农业
高新技术
产业化
《水产科学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从 8 6 8细菌发酵液中提取并精制多糖类物质。用浓度为 40mg/ml的 86 8细菌多糖提取物作为甲鱼免疫增强剂 ,观察其对甲鱼抗体产生的影响 ,结果表明 86 8细菌多糖类提取物有促进甲鱼抗体产生的作用
关键词:
868细菌
多糖类物质
甲鱼
抗体
《福建稻麦科技
》
2000
《福建农业学报
》
2000
摘要:通过对土壤养分进行测定结合田间试验 ,并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 ,福建省花生种植地土壤代换性氮的临界指标为 4 9mg.L-1,有效磷和有效钾则分别为 16 mg.L-1和 96 mg.L-1;三要素有效养分含量低于临界指标值的土样分别占 85.4 %、 39.6 %和 85.4 % ;花生以每公顷施 N71kg,三要素比例以 1∶ 0 .8∶ 1.2为最佳 ,产投比最高。 35个简比试验表明 ,花生平衡施肥比群众常规施肥平均增产 14 .9% ,每公顷净增收 2 4 6 5元
关键词:
花生
三要素养分临界指标
区域施肥模型
平衡施肥
《福建农业学报
》
2000
摘要:通过观察 5个不同恒温条件 (15℃± 1.0℃ ,2 0℃± 1.0℃ ,2 5℃± 1.0℃ ,30℃± 1.0℃ ,35℃± 1.0℃ )下桨角蚜小蜂生长发育情况 ,确定各个虫态的发育历期 ,计算桨角蚜小蜂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 ,卵、幼虫、蛹、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1.5℃和 4 0 .4日度、 10 .3℃和 86 .9日度、 7.0℃和 78.8日度、 9.5℃和 2 30 .5日度 ,并建立历期预测式 ,得出理论上桨角蚜小蜂一年发生 6 .9代 ,与田间实际发生代数相吻合。
关键词:
桨角蚜小蜂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福建农业学报
》
2000
摘要:随着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农业微生物研究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 ,并建立了重组 DNA技术 ,农业微生物的开发研究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2 1世纪农业微生物将有更大的发展。文章根据近年来农业微生物研究和应用的最新进展 ,探讨新世纪福建省农业微生物开发研究的重点和对策
关键词:
农业微生物
开发
研究
重点
对策
《福建农业学报
》
2000
摘要:介绍福建茶业结构上存在的问题 ,剖析其原因 ,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茶业结构
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