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4815条记录
高温蘑菇浙AgH-1在嘉善栽培成功

食用菌 1998

摘要:由浙江农科院园艺所选育的高温蘑菇浙AgH-1,在嘉善县干窑、姚庄二乡镇生产性试种成功.该品种自1992年育成以来几年的栽培试验,以及多点推广试验表明,具有以下几大优点:1 在高温下出菇 该品种出菇温度范围为25~34℃,适宜温度为27~32℃(其生物学特性详见《食用菌学报》1996.3(2):21~27),适宜于6~9月份高温季节栽培.是一个优良的夏季蘑菇补淡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毛虫食叶量的研究

蚕桑通报 1998

摘要:通过本研究,得出桑毛虫食叶量5龄虫全龄为1049.65mg/条,6龄虫全龄为2406.5mg/条,明确了桑毛虫食叶量与发育时间的关系式,为确定桑毛虫的防治适期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桑毛虫 食叶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冷水灌溉繁殖技术初步研究

杂交水稻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7份低温敏核不育系用冷水(20~22℃)淹没生长点串灌30d,套袋自交结实率达到49.49%~63.85%;拔苞与未拔苞处理的比较,拔苞后淹水时间缩短,大部分株系结实率有明显提高。低温敏核不育系冷水串灌繁殖技术的成功,为我省选育和利用由两系低温敏核不育系配制的杂交水稻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冷水灌溉,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试析农业科技信息交流及其有效性

情报杂志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分析了农业科技信息交流及其有效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交流形式。认为农业科技信息交流受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及劳动者的素质和心态等因素的影响,使农业科技信息交流的强度与频率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衰减的特点。

关键词: 农业 信息交流 有效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境源的稻飞虱卵寄生蜂对寄主的选择和寄生特性

昆虫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飞虱重要卵寄生蜂缨小蜂Anagrusflaveolus、A.optabilis和寡索赤眼蜂Oligositaaesopi、O.naias均能在稻田和稻田周围的非稻田生境中生存。而A.flaveolus为优势种。不同生境来源的卵寄生蜂有着不同的寄生和选择特性。缨小蜂A.flaveolus能在飞虱科内转换寄主,但需1~2代的适应期。寄主卵对寡索赤眼蜂O.aesopi的寄生有较大的影响,用褐飞虱和黑尾叶蝉诱集的O.aesopi不能交叉寄生。稻田内诱集的寄生蜂选择稻飞虱,而杂草地中诱集的缨小蜂则对飞虱T.pusanus有一定的选择性。非稻田生境对保护稻飞虱卵寄生蜂有很大的作用,但对其寄生特性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生境来源,选择性,寄生特性,卵寄生蜂,稻飞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烤烟主要栽培技术试验

浙江农业科学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优质烤烟主要栽培技术试验*阮关海李祖士俞琦英王国法(浙江省农业科学院310021)周善达(金华市农科所)烤烟是卷烟工业的主要原料。全省每年需要的烤烟原料在4.3万吨左右。但过去我省的烤烟生产几乎是空白,原料基本上从外地调入。自1995年开始,我们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鸭品系推广的成功关键

农业科技管理 1998

摘要:蛋鸭品系推广的成功关键吴江朱奇彪沈亻丕亻丕(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杭州310021)[编者按]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蛋鸭配套系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下面我们以此为典型例子,探讨成果转化的成功关键。强化品种选育,饲养物化新产品科技产品推广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VA菌对水稻增产效应的初步研究

浙江农业科学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用VA菌拌土和浸根处理后,水稻返青、分蘖早,速度快,根系发达,植株健壮,叶色浓绿,穗部各经济性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单株产量提高。单株产量的提高主要缘于穗子变大和结实率提高所共同导致的每穗实粒数增加。在拌土和浸根这两种处理中,前者的增产效果更好。

关键词: VA菌(VesicularArbuscularMycorrhiza),水稻,增产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壳Ⅰ系、白壳Ⅰ系和绍鸭第二产蛋年生产性能测定

中国家禽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测定青壳Ⅰ系、白壳Ⅰ系和绍鸭亲本(RE)生产性能到72周龄,强制换羽休整2个月,再淘汰低产鸭15%后作为素材,进行二个试点同期重复测定。经350d测定结果:二试点平均产蛋量仍以青壳蛋系鸭最高,为289.6个;平均总蛋重仍以白壳蛋系鸭最高,为20.15kg;饲料报酬仍以青壳Ⅰ系鸭最佳,蛋料比为1∶2.9。

关键词: 绍鸭,青壳Ⅰ系,白壳Ⅰ系,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棉籽不同发育期容量和种仁率的遗传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1998

摘要:运用二倍体种遗传模型有其分析方法,估算陆地棉(GOSSYPIUMHIRSUTUML.)四个发育时期的种子容重和种仁率的遗传方差分量,协方并分量以及这两个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结果表明:容重和种仁率的遗传效应的作用大小和方向具有动态变化过程,容重在发育间期以直接加性效应为主,开花后40天左右达最大值,棉籽成熟时以母体效应为主,种仁率在发育20天时以细胞效应为主,30天,40天则以母体显性效应为主,种子

关键词: 陆地棉 遗传 棉籽 发育期 容重 种仁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