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927条记录
翠绿绿僵菌的利用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1987

摘要:1984~1986年根据“Koch”法则对军绿绿僵菌(Metarhizium iadini)的原寄主梨虎(Khynchites Coreanus Kono)进行多次室内、田间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成虫感病致死率89.3~100%,对照死亡率0~5.9%,幼虫感病致死率66.1~100%,对照死亡率为0。贵州省植物园田间防治,成虫感病致死率33~66.7%,校正死亡率53.3%,对照自然死亡率12.5%。感病致死虫尸长出大量翠绿色分生孢子。孢子形状、大小等和分离前虫尸上的致病菌孢子形状大小一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抗裂果性品系的新发现

作物品种资源 1987

摘要:1982年从芥菜型油菜地方品种绥阳马尾油菜(二)中发现一株抗裂果性强的自然变异材料。1883年至1986年连续四年种于田间,以人工鉴定和自然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其裂果性。结果表明,该材料抗裂果性强,并且已经稳定。除1984年因冰雹危害未统计外,各年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甘膦原粉的药效及应用技术研究(Ⅲ)——草甘膦大面积施用示范

贵州农业科学 1987

摘要:草甘膦可溶性粉剂经全省11513亩大面积除草示范结果表明,对茶园、果园、森林苗木等地多种杂草的防除效果达80~100%;“最佳施药量,防除一年生杂草每亩50~75克,防除多年生恶性杂草每亩125~150克,最适施药期每年4~5月、7~8月,杂草高度10~20厘米;最适施药方法,采用中、低量定向喷雾,每亩药液量10~25公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省耕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与微肥肥效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1987

摘要:从1982年起,我们对贵州省大部份地区的耕地土壤微素丰缺以及微肥施用效果作了分析研究。结果是:从全省耕地的速效性微素含量平均值看,普遍缺硼,锌和钼也较缺,而铜、锰和铁都丰富。锌、铜和锰的全量分析结果,前二者的平均值比全国高,但锌的有效率低(即速效/全量为0.6~0.7%)。从分析和微肥多点试验结果均说明了今后施用微肥宜以硼、锌和钼为主。贵州省的石灰岩、白云灰岩分布广,对土壤硼和锌的有效性影响较大,值得重视;同时低产冷烂锈田也因种种影响导致缺锌,施锌肥效果显著。

关键词: 土壤微量元素 微肥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试论贵州省作物低产的土壤限制因素

贵州农业科学 1987

摘要:建国以来,贵州省农业生产得到较大的发展,无论粮食作物或者经济作物,从总产量到单位面积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粮食作物为例,三十五年来总产量增加了1.6倍,单产提高了一倍;以经济作物而言,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烤烟增长了35.1倍,油菜籽增加了9.9倍。当然,现有的农业生产水准还远远适应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单以人均粮食拥有量来说还保持不了解放初期的水平,与外省相比差距更大。我省按习惯亩计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单产仅200余公斤,足见我省土地生产力十分低下。土地生产力固然与人们的经营管理好坏有关,但最直接原因还受土壤本身性质和外界环境的优劣所制约。众所周知,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试想基础不好,农作物生产水平又怎能提高?土壤的内外因素不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大豆生态适应性及其应用研究——Ⅰ.贵州大豆的光温生态

贵州农业科学 1987

摘要:用复回归统计光温对不同地区参试品种生育期影响结果表明:贵州品种感光性随海拔升高而增强。贵州品种大致可分为四个类群。①黔西高原晚熟感光群。②黔东、黔南低热晚熟感温群。③黔中、黔北中熟感光群。④黔中温和地区中早熟感温群。贵州品种光温特性难于从播型上体现,熟期和光温特性大部品种类似华北华中夏大豆,高寒地区品种类似南方夏秋豆。苗期系数可作光温反应的鉴定指标,相近熟期的品种,苗期系数越小、感光性越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雏鸡和鸡胚大肠埃希氏菌病的研究

中国兽医科技 1986

摘要:鸡大肠埃希氏菌病(Colibacillosis)是由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简称E.coli)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的鸡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其中以幼雏和鸡胚感染率最高,危害最大。近年来,有关学者对本病作过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雏鸡大肠埃希氏菌病发病率为30~69%,死亡率为42~75%,致死率高达90%;本病对7~20日龄雏鸡危害严重;致病性的血清型为O_1、O_2、O_(73)、O_(68)、O_(21)、O_(59)、O_(73)等。笔者1983年曾观察到由O_1引起的火鸡大肠埃希氏菌病。为摸清该病在贵州省的流行情况,并制定相应的防制措施,对本病进行了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畜的锯齿舌形虫

中国兽医科技 1986

摘要:锯齿舌形虫(Linguatld serrata Frohlich,1789)或称犬舌形虫,同物异名叶状舌形虫(L.rhinaria)。成虫寄生于狗和其他犬科动物的鼻腔或前额窦内,幼虫寄生于多种哺乳动物,常见于食草家畜的内脏器官,成虫和幼虫均可寄生于人体,在我国Faust,E.C.(1927)报告自北京一只家兔的肺内检出若虫为首次最早记录,著者在研究贵州家畜的寄生虫工作中,曾自牛羊的淋巴组织内检获若虫,并对其虫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省不同生产力田土的土壤层次发育差异

贵州农业科学 1986

摘要:土壤作为自然体占有三维空间,不仅有面上的延伸,而且有垂直方面的发展,从而构成土层的厚度。通常人们谈到影响作物产量的土壤因素时,往往比较注意肥力。无庸置疑,土壤肥力因素与作物生理需要的谐调是高产的关键,然而肥力因素——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又为土层厚度及其层次组合状况所干预,尤其遇到天早缺水、短肥等特殊情况,土层状态对作物生育及产量的作用就显得十分突出,这也就是好田好土稳产、高产和差田劣土低产欠收的原因之一。我省广泛分布于石灰岩上的石卡拉土,就其土质而言属于上乘,色黑灰,多团粒结构,土质疏松肥美,油润,因此那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芥酸油菜新品种—81008

种子 1986

摘要:81008系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以低芥酸品种Oro 作母本,高芥酸品种上海2413选系作父本,有性杂交后,经多代自交和单株定向选育而成的低芥酸甘兰型冬油等品种。该品种于1981年引入我所种植,当年三重复的小区亩产2时.8斤,与湘油2号相比,增产1.了4拓,并且成熟期相同。种子含油量为3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