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产优质抗枯萎病棉花新品种浙棉11号
《作物品种资源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高产优质抗枯萎病棉花新品种浙棉11号邱新棉(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杭州310021)浙棉11号(原名浙102)系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和浙江省慈溪市棉科所针对浙江省自育常规棉品种中无抗枯萎病品种的实际情况,以江苏9118/浙棉8号组合为基础材料,在慈溪...


NaCL胁迫下番茄苗的生长和营养元素积累(简报)
《植物生理学通讯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在NaCI胁迫下番茄植株生长速率和营养元素积累均下降,但两品种的根冠比没有改变。不同品种番茄植株的生长和根冠部元素的积累对NaCI胁迫的响应有异。100mol·L(-1)NaCI处理下,K+积累与植株生长速率呈显著正相关,Ca+、Mg(2+)的积累与生长速率相关性不显著。


我国大麦黄花叶病毒株系田间初步鉴定
《中国农业科学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8个有代表性的大麦黄花叶病毒(BaYMV)病区进行为期2~5年的田间试验,以鉴定我国BaYMV株系。初步结果表明,在我国至少存在6个BaYMV株系,且与已报道的6个日本株系和2个欧洲株系均不相同。带有ym4基因的大麦品种在欧洲对BaYMV普通株系表现为抗性,但大部分含有ym4基因的大麦品种仅对部分中国株系抗病,只有1个ym4品种(En-ergy)对中国所有株系均为抗病。4个日本品种(Chosen、HaganeMugi、IwateMensury2和Mokusekko3)对中国所有BaYMV株系免疫,可在抗病育种中应用。
关键词: 大麦;黄花叶病毒;株系;抗源


真菌传棒状病毒的分类及其特性
《中国病毒学 》 1998
摘要:大约有11种棒状病毒,由根瘤菌纲土栖真菌(PlasmodiophoraceousSoilInhabitingFungi)传播(详见表1)。这些病毒的分类,最初由Shirako和Brakke在1984年建议成立土传小麦花叶病毒组,该建议于1987年被...
关键词: 分类,传播,流行病学,基因组结构


离子注入甜菊的诱变效应研究
《核农学报 》 1998 CSCD
摘要:用75keV的氮和碳离子的不同剂量注入甜菊干种子,以γ射线作对比,研究其M1生物学效应和M2突变。结果表明,离子束能诱发甜菌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畸变细胞率随离子注入剂量的提高呈增加趋势。离子束对甜菊的M1损伤效应低于γ射线,而诱发的M2突变高于γ射线。碳离子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细胞率和M2有益性状突变高于氮离子。离子注入杂交一代丰1×日原和日原×丰2的诱变效应大于济宁种和丰2。
关键词: 氮离子,碳离子,M_1生物学效应,M_2突变,甜菊


水稻空间诱变效应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1998
摘要: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5个水稻品种的干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研究其诱变效应。结果表明,空间飞行水稻的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极显著高于地面对照组,而有丝分裂指数极显著大于γ射线处理。空间环境在M2能诱发较高频率的叶绿素缺失、株高和抽穗期突变,其有益突变频率高于γ辐照。
关键词: 空间环境,细胞学效应,M_2突变,水稻


花粉提取工艺的改进与营养液稳定性的探讨
《食品研究与开发 》 1998
摘要:本文探讨了影响花粉营养液稳定性的一些主要因素。通过运用酶技术改进花粉提取工艺,减少微生物污染,提高营养液的稳定性。与此同时使粗蛋白提取率提高提取液清澈、透明。产品经巴氏灭菌或辐照灭菌后室温贮存一年,各项性能仍符合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