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田间生理调控措施对提高农作物秸秆营养品质的作用

福建农业学报 1999

摘要:分析比较了常规种植下 9种农作物秸秆的营养品质 ,其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消化率和干物质消化率最高的作物是豌豆、蚕豆 ,豌豆分别为 14.5%、 77.7%和 65.2 % ,蚕豆分别为 12 .5%、76.2 %和 68.4 % ;其次是玉米、高梁、两用水稻、大豆和大麦 ,其蛋白质含量为 6.3%~ 9.2 % ;蛋白质含量最低的是宽叶雀稗、小麦和一般水稻。研究对比了生理调控措施与常规种植的玉米、高梁、大豆、大麦、一般水稻和谷秆两用稻秸秆的营养品质 ,一般水稻、谷秆两用稻、玉米、高梁和大豆的秸秆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常规对照提高 131.7%、 97.5%、 58.2 %、 53.3%和 50 .6% ,大麦增幅最低

关键词: 作物秸秆 生理调控 蛋白质 蛋白质消化率 干物质消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技术在满江红研究中的应用

福建农业学报 1999

摘要:满江红是起源于后白垩纪的水生蕨类与固氮蓝藻的共生体 ,已在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养殖与利用达数百年之久。本世纪 70年代“有机农业”的兴起使人们更加重视满江红的研究与利用。作者回顾了 80年代中期以来福建省农科院红萍研究中心利用单克隆抗体、扫描电镜、密度梯度离心、显微操作与有性杂交育种等生物技术所进行的红萍体内鱼腥藻分类鉴定、萍藻重建共生体、红萍体内鱼腥藻的体外培养和红萍有性杂交育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并简述了国际同行的相关研究工作。

关键词: 生物技术 满江红 满江红体内鱼腥藻 研究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试论农业科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及创新思路

福建农业学报 1999

摘要: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面临的新形势、挑战与机遇 ,以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要求 ,提出了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必须明确的新观念和新思路

关键词: 农业 科技 观念 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台湾农业WTO资商结果及产业发展策略

台湾农业探索 1999

关键词: 台湾 农业 WTO资商 农产品市场 产业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工程固氮菌肥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初探

上海农业学报 1999 CSCD

摘要:采用大田栽培及盆栽试验两种方法,观测工程菌株UB37及野生菌株UB1在不同施肥水平下,对玉米植株的固氮效果,利用公顷产量、棒三叶面积以及植株于重、全N含量等指标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工程菌UB37的固氮效率比野生菌UB1高,但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玉米 固氮菌 工程菌UB37 野生苗UB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菌茶生产中相关因子的调控

福建茶叶 199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建设海峡西岸高效持续农业示范区的基本思路与技术对策——以福建省龙海市为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以福建省龙海市为例,分析了龙海市农业发展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高效持续农业示范区的基本思路与技术对策

关键词: 海峡西岸 高效持续农业 技术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沼气池的设计与施工

福建农业学报 1999

摘要:介绍了新型沼气池的设计与施工要点。与原沼气池相比 ,新型结构沼气池 ,采用人畜粪便自流和稻草、秸秆直接批量进料 ,集连续和批量两种工艺于一体 ,具有进料流程短、可抑制浮渣形成、防止污泥沉积、连续多年运行周年均衡产气等优点

关键词: 沼气池 造型 设计 施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三系杂交籼稻亲本的配合力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1999

摘要:为分析新选核不育系(材料)的配组优势,探讨两系杂交籼稻亲本和组合的选育,选用3个籼型两系核不育系(材料)SE21s、SE126、SE152,3个籼型三系不育系珍汕97A、龙特浦A、福伊A,与IR29478等6个籼型恢复系(材料)作6×6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抽穗期、株高、单株有效穗数、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8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以及F1优势表现。试验结果表明,基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对杂种性状的表现均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育系SE152、龙特浦A、SE21s和恢复系明恢86、明恢63具有较高的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两系组合具有比三系组合更强的单株产量竞争优势,SE126/明恢86、SE21s/明恢86、SE152/明恢86、SE126/明恢63、SE21s/明恢63等5个组合的单株产量比对照汕优63提高10%以上。

关键词: 籼稻;两系;三系;配合力;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