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阿拉善型绒山羊超细核心群选育效果分析
《家畜生态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该研究旨在通过阿拉善型绒山羊超细核心群的选育效果分析,为超细绒山羊进一步系统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阿拉善白绒山羊种羊场2014-2018年生产性能数据为研究材料,对不同年龄,不同年份绒细度、绒厚度、产绒量和抓绒后体重进行表型统计分析,再结合系谱数据采用WOMBAT软件进行方差组分分析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 表明,育成羊绒细度随着选育降低了3%(P<0.05),产绒量提高了3%~10%(P<0.05),抓绒后体重提高了3%~13%(P<0.05).核心群绒细度、绒厚度、产绒量和抓绒后体重的遗传力分别是0.35、0.20、0.36和0.19,产绒量与绒厚度存在较高表型相关(0.28)和遗传相关(0.30).通过持续系统选育,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既要细度不变或降低又要提高产绒量的瓶颈,取得显著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彦淖尔地区绵羊粗饲料GI值测定
《当代畜禽养殖业 》 2020
摘要:为了对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绵羊常用粗饲料营养价值和粗饲料质量等级进行科学评价,采用我国反刍动物营养学家卢德勋提出的粗饲料分级指数(GI值)评定指数,对该地区的粗饲料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饲草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巴彦淖尔地区绵羊粗饲料GI值分级结果为:禾本科牧草中披碱草3级,燕麦草3级,赖草4级,无芒隐子草4级,狗尾草4级,高丹草4级,黑麦草4级,湖南稷子5级,甜高粱5级,戈壁针茅4级,稗草5级,冰草5级,画眉草5级,羊草5级,大麦草5级,谷草5级;秸秆饲草中花葵盘2级,葵花秸秆5级,高粱秆5级,玉米秸秆5级,麦秸5级,玉米芯5级;青贮饲料中玉米全株青贮5级,花葵秸玉米秸青贮5级,番茄渣麦秸青贮4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增施硼肥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北方农业学报 》 2020
摘要:【目的】明确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地区大豆增施硼肥的最佳生育时期,为该地区大豆水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以蒙科豆9号为试验品种,通过在开花期(BR1)、结荚期(BR3)、鼓粒期(BR5)、开花期+鼓粒期(BR1R3)4种生育时期增施硼肥,与传统耕作(CK)的农艺性状与产量等指标相比,并进行投入产出核算,计算经济效益。【结果】不同处理增施硼肥对大豆生育日数、主茎节数影响不显著(P>0.05),BR1R3处理株高显著高于CK(P<0.05),BR1、BR3、BR1R3处理有效分枝数均显著高于CK (P<0.05)。各处理间大豆干物质积累量与SPAD值表现为BR1R3>BR1>BR3>BR5>CK,BR1R3处理干物质积累量和SPAD值增加最显著(P<0.05),较CK增加12.5%和7.2%。各处理间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蛋脂总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大豆不同生育期增施硼肥对产量的影响规律为:BR1R3> BR1>BR3>BR5>CK,BR1R3、BR1、BR3处理的产量与CK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分别增加了497、329、234 kg/hm2,BR1R3处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均较CK增加最显著(P<0.05)。不同处理间收入情况BR1R3、BR1、BR3较CK增效分别为15.5%、12.1%、7.0%,增收1 386.0、1 078.5、622.5元/hm2。【结论】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地区大豆种植增施硼肥的最佳时期是开花期和结荚期,两个时期同时增施增产效果最显著,增收增效效果最佳,鼓粒期增施硼肥效果不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口疮病毒强弱毒株免疫相关基因的比较分析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20
摘要:通过对采集到的青岛市某发病羊场羊口疮病料(强毒)在山羊成纤维细胞上连续传90代(弱毒)后,分别进行病毒基因组提取,并对提取到的基因组分别命名为ORFV-QD和ORFV-RD.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ORFV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3对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ORFV-QD和ORFVRD的B2L基因、F1L基因和VIR基因片段,并将扩增得到的基因组片段分别克隆到pMD-19T载体上,转化到DH5α感受态细胞中,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后送至测序公司进行测序,用DNASTAR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拼接及3组基因之间核苷酸同源性比较分析,将测序结果与NCBI上已公布的13组ORFV全基因组相应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及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3组基因与参考序列的B2L基因、F1L基因和VIR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2.1%~98.4%、96.1%~99.1%和94.6%~100%.将2株病毒基因组与参考序列进行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结果显示2株病毒基因组之间并没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万寿菊粉碎还田对设施土壤根结线虫的抑制作用
《北方园艺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万寿菊植株粉碎物为试材,采用万寿菊植株粉碎物(整株植株、根、花)回填还田的方法,研究了万寿菊植株粉碎还田对设施土壤根结线虫的抑制作用,并考察其对番茄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万寿菊植株粉粹物对设施土壤根结线虫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4%根添加物处理下,根结线虫病情指数为23.60,综合防效为71.33%,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及对照(病情指数83.20).适量添加万寿菊植株粉粹物有效促进了番茄植株的生长,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番茄植株细胞膜质氧化损伤,进而提高了番茄产量.0.7%根添加物处理下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POD)与对照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产量较对照增产47.55%,是较为适宜的粉碎物浓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玉米品种青贮收获期茎秆抗倒力学特性比较分析
《玉米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4个玉米品种为试材,在青贮收获期调查田间倒伏率、株高、穗位高、茎粗等农艺性状,测定茎秆穿刺强度及压碎强度,比较分析不同玉米品种的茎秆力学特性、品种差异性和指标相关性,为筛选抗倒能力强、适宜机械化收获的青贮玉米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茎秆基部节间的穿刺强度及压碎强度随节间的上升逐渐降低,且与株高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茎折是玉米青贮收获期倒伏的关键因素,参试的34个玉米品种中,32D22、先玉1692、东单606和KXA4574综合抗倒能力较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对毛叶苕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内蒙古黄土高原毛叶苕子苗情不稳、低产晚熟等问题,通过连续2年田间小区试验,探究4月10日(ST1)、4月20日(ST2)、4月30日(ST3)和5月10日(ST4)4个播期下毛叶苕子生育期持续时间、农艺性状、干物质累积和籽粒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播期对毛叶苕子各生育期持续时间及出苗率有显著影响,不同播期下毛叶苕子株高、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和单株根瘤数差异显著,且干物质积累量呈慢-快-慢增长趋势,其中均以ST2播期表现最好;在产量方面,2年均以ST2处理最高,为942.45~1 056.75kg/hm2,籽粒产量同积温和降水量显著相关,且积温对产量的影响最大.综上所述,4月20日播种毛叶苕子能较大程度适应当地水热条件,增加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和单株根瘤数,实现稳产高产.4月20日为内蒙古黄土高原毛叶苕子最佳播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