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23种植物精油对橘小实蝇的行为反应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通过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23种植物精油,并使用Y型嗅觉仪测试了23种植物精油对橘小实蝇雌虫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当精油质量浓度为0.5%时,在5 min内,番石榴果精油、黄皮果皮精油、莲雾叶精油对橘小实蝇雌成虫有明显的引诱效果;香蕉叶精油、大叶桃花心木精油、番石榴叶精油对橘小实蝇雌成虫有明显的驱避效果。

关键词: 橘小实蝇 植物精油 行为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展创意农业,助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11

摘要:通过论述创意农业的有关概念,分析创意农业与文化产业、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的关系,指出了创意农业不仅是海南休闲度假旅游、海南国际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而且是热带农业发展的出路,并提出了政府重视、产品开发、人才培养、多方联动、传播推广等海南发展创意农业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 创意农业 海南国际旅游岛 建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桔小实蝇抗性个体流动对抗性个体频率的影响

昆虫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害虫个体的迁移对害虫群体抗药性发展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实验室内建立的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对敌百虫和高效氯氰菊酯两种抗性品系以及相对敏感品系,设计5%~25%个体的迁移比例,研究桔小实蝇抗、感个体流动对原始种群抗性个体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桔小实蝇抗性个体迁入敏感种群,使得敏感种群抗性个体频率增加,在抗性个体迁移率为25%时,影响敏感种群敌百虫和高效氯氰菊酯抗性个体频率的变化值分别为20.04%和41.75%;同样随着敏感个体迁入比例的增加,抗性种群中抗性个体频率降低程度越大,在敏感个体迁移率为25%时,抗性种群敌百虫和高效氯氰菊酯抗性个体频率的变化值分别为56.20%和25.88%。利用抗性个体频率变化值与相应迁移率的比值来表示迁移的相对效率,在抗性个体迁移率为5%时,影响敏感种群抗性个体频率变化的相对效率最高;在敏感个体迁移率分别为5%和10%时,影响敌百虫抗性种群和高效氯氰菊酯抗性种群抗性个体频率变化的相对效率最高。以抗、感个体迁移引起的抗性个体频率变化值进行趋势拟合,发现抗敌百虫与抗高效氯氰菊酯桔小实蝇品系不同迁移比例下的抗性个体频率变化趋势分别符合密度模型(density model)和房屋模型(housing model),相关系数分别是0.9696和0.9647。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地设计抗、感迁移比例能有效地延缓桔小实蝇抗性水平的上升,达到抗性治理的目的。

关键词: 桔小实蝇 抗药性 抗性个体流动 抗性个体频率 敌百虫 高效氯氰菊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鹅掌楸不同交配组合子代苗期生长变异及遗传稳定性分析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种间杂交和杂种优势利用是鹅掌楸Liriodendron spp.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报道了鹅掌楸不同交配类型和不同交配组合子代的生长表现及遗传稳定性,为杂交鹅掌楸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参试鹅掌楸交配组合39个,分属3种交配类型(种间杂交、种内杂交及回交),以鹅掌楸自由授粉子代为对照,在3个试验点进行子代测定。通过对各交配组合子代2年生苗进行苗高和地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就苗期生长量而言,鹅掌楸种间杂交、种内杂交及回交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种间杂交组合子代生长最好,种内杂交组合子代次之,回交组合优势较小。种间正反交组合间差异不显著,而同一交配类型的不同组合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在鹅掌楸杂种优势利用时,应重视杂交亲本的选择。同时,利用Eberhart和Russell模型评价了各杂交组合的生长适应性与遗传稳定性,并初选出生长快、适应性强、综合性状较优的组合J×L,而组合BK1×H和Z×WYS1生长较快,但稳定性较差。表5参16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鹅掌楸 交配组合 遗传变异 遗传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岛西部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养分特征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摘要:为研究热带人工林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生态系统不同林龄土壤养分的特征,对热带地区种植橡胶及其更新进行了生态效益评估,并研究了海南儋州地区幼林早期(2龄)、幼林晚期(7龄)、开割树(16龄)和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4种不同林龄的橡胶林土壤养分含量的分布特征,结果如下:(1)不同林龄橡胶林胶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大小排列顺序为:幼林晚期(7龄)>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幼林早期(2龄)>开割树(16龄),各土壤层次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垂直分布大体随着土层的深度而降低;(2)不同林龄橡胶林胶园的土壤全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大小排列顺序为:幼林晚期(7龄)>幼林早期(2龄)>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开割树(16龄),各土壤层次的土壤全氮含量的空间垂直分布大体随着土层的深度而降低,土壤全氮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2≥0.654 3,P<0.001);(3)不同林龄胶林的土壤全磷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并且均极显著地低于对照样地(胡椒地),其大小排列顺序为:幼林早期(2龄)>开割树(16龄)>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幼林晚期(7龄);(4)不同林龄胶林的土壤全钾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并且均极显著地低于对照样地(胡椒地),而且随着胶林林龄的增加,土壤的全钾含量依次减少,其大小排列顺序为:幼林早期(2龄)>幼林晚期(7龄)>开割树(16龄)>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本研究发现,随着热带土壤植胶的进行,土壤肥力和养分均呈现下降趋势,因此,为保证土壤肥力,必须增施肥料;本研究也可为热带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及橡胶林碳氮耦合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我国热区的天然橡胶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土壤养分 不同林龄 橡胶林 有机质 全氮 全磷 全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蒿不同演替阶段钻蛀性害虫幼虫与天敌在空间格局上的关系

林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蒿(Artemisia ordosica)钻蛀性害虫包括沙蒿圆吉丁虫(Sphenoptera sp.)(鞘翅目:吉丁虫科)、沙蒿大粒象(Adosopius sp.)(鞘翅目:象甲科)、沙蒿木蠹蛾(Holcocerus artemisiae)(鳞翅目:木蠹蛾科)和一种卷蛾科(Tortricidae)蛀茎害虫,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阎伟等,2009a;2009b),且有大面积暴发的趋势。它们主要以幼虫危害油蒿根和茎基部,在根茎内钻蛀隧道,破坏木质部而导致油蒿死亡。

关键词: 油蒿 钻蛀性害虫 蒲螨 斑翅山鹑 空间格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DEA方法的旅游经济效率分析——以海南为例

热带农业科学 2011

摘要:采用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方法对海南旅游经济效率进行评价,并提出海南旅游投入的调整策略,以期让海南旅游发展更加合理,为旅游投资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 海南 旅游经济效益 DEA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胶州湾大肠菌群丰度变化及对环境污染的指示

海洋与湖沼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MPN计数法对胶州湾大肠菌群丰度进行7年(84个月)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大肠菌群丰度的周年变化明显,全年最高丰度与最低丰度相差约2.2倍。胶州湾大肠菌群丰度自2005—2009年明显下降,降幅达67%,说明胶州湾环境质量有所好转。研究还发现大肠菌群丰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河口区最高,湾内区最低,差异近11倍。大肠菌群丰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大肠菌群丰度变化与胶州湾海水中总氮、溶解有机碳、叶绿素a浓度,海水盐度及青岛市废水排放量均显著相关。

关键词: 大肠菌群 丰度 环境污染 胶州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癌药物白藜芦醇与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荧光猝灭法和分子对接法研究抗癌药物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Res对Hb的猝灭作用为静态猝灭,药物与蛋白之间形成复合物.Res在Hb上只有一个结合位点,两者的结合常数为0.74×10~5L·mol~(-1)(298 K),结合距离为3.65nm.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结合过程是自发、放热过程.热力学分析及分子对接结果表明Res与Hb之间的结合力以氢键为主,静电作用在结合中也发挥了作用.Res与Hb分子对接显示Res位于Hb的中央空腔,稍偏向于亚基α.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血红蛋白 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 分子对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

热带农业科学 2011

摘要:概述广东省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总结近年来广东省农业各行业农技推广的内容及成效,探讨农业科技推广的机制与主要模式,剖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和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业技术 推广体系 现状与对策 广东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