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抗癌药物白藜芦醇与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吕中 1 ; 李菊 1 ; 符悦冠 2 ; 陈嵘 1 ; 荣凯峰 1 ;

作者机构: 1.武汉工程大学

2.农业部热带农林有害生物入侵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白藜芦醇;血红蛋白;相互作用;荧光光谱;分子对接

期刊名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0-1190

年卷期: 2011 年 45 卷 01 期

页码: 73-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运用荧光猝灭法和分子对接法研究抗癌药物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Res对Hb的猝灭作用为静态猝灭,药物与蛋白之间形成复合物.Res在Hb上只有一个结合位点,两者的结合常数为0.74×10~5L·mol~(-1)(298 K),结合距离为3.65nm.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结合过程是自发、放热过程.热力学分析及分子对接结果表明Res与Hb之间的结合力以氢键为主,静电作用在结合中也发挥了作用.Res与Hb分子对接显示Res位于Hb的中央空腔,稍偏向于亚基α.

  • 相关文献

[1]基于DNA-Hb修饰的聚合二氧化锆/金电极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谢轶,袁若,柴雅琴,许东坡. 2008

[2]电位控制血红蛋白(Hb)组装制备无媒介体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 谢轶,袁若,柴雅琴. 2009

[3]不同pH值环境下β-乳球蛋白与咖啡中3种主要多酚之间的相互作用. 翟晓宇,董文江,于鑫欣,胡荣锁. 2024

[4]虎杖发酵液中白藜芦醇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王辉,董悦生,秦建全,王亚俊,修志龙. 2010

[5]白藜芦醇对氧化应激仔猪回肠黏膜形态、抗氧化能力、紧密连接蛋白及炎性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符清瑶,施力光,周汉林,曹婷,马中华,姜宏正,荀文娟. 2021

[6]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转基因番茄果实中的白藜芦醇. 王明月,吕岱竹,尹桂豪,贺利民. 2003

[7]高蛋白中间水分食品贮藏过程中品质和AGEs含量的变化. 谷满屯,盛占武,郝旺珺,商文婷,郑丽丽,艾斌凌,张伟敏. 2016

[8]H_2O_2诱导不同品种花生叶片中白藜芦醇合成变化. 王琴飞,汪彪,张如莲,应东山,王明. 2016

[9]白藜芦醇的生物活性与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符清瑶,曹婷,施力光,马中华,姜宏正,荀文娟. 2021

[10]激素和非生物胁迫对花生叶片白藜芦醇及其代谢产物合成的影响. 王琴飞,许强,张如莲,刘迪发,应东山,王明,李莉萍. 2015

[11]等离子体协同白藜芦醇改性香蕉淀粉及其性质. 孙颖,郑丽丽,郑晓燕,杨旸,校导,艾斌凌,张正科,盛占武. 2023

[12]花生中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王琴飞,李景明,张如莲. 2009

[13]HPLC测定黄曲霉菌侵染后花生种子中6种芪化物. 王琴飞,应东山,洪彩香,李莉萍,王明,张如莲. 2013

[14]芪合酶基因转化番茄产生白藜芦醇的研究. 谭琳,康由发,马兵刚,郑学勤. 2003

[15]bukUV-C诱导对花生植株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的影响. 陈贵娜,王琴飞,李景明,黄绵佳. 2010

[16]植物应答干旱胁迫的基因表达调控. 胡守景,张治礼,黄荣峰. 2008

[17]巴西橡胶芽接树砧穗互作的蛋白质组初步研究. 丁璇,袁坤,杨礼富,曹建华,徐志娟,何哲,林位夫. 2010

[18]香蕉MuMADS1与泛素激活酶(MuUBA)在采后果实中的相互作用. 张妮,刘菊华,贾彩红,张建斌,徐碧玉,金志强. 2014

[19]巴西橡胶树乳管细胞中与HbRZF相互作用蛋白的初步筛选与分析. 杨子平,李辉亮,郭冬,彭世清. 2013

[20]嫁接树砧穗互作研究进展. 丁璇,袁坤,曹建华,徐智娟,何哲,林位夫.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