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不同方法提取草果油树脂及其成分分析

现代食品科技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熏干草果(XGCG)为原料,分别采用热回流法中不同的提取温度(RA、RB、RC)、超声波法(C)、微波法(W)、超声波-微波法(CW)辅助提取法提取草果油树脂,并利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GC-TOF-MS)定性和定量分析测定草果油树脂的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油树脂得率及1,8-桉叶油醇含量有所不同.XGCG油树脂的得率大小依次是:CWCW>RB>RA>W>C.XGCG油树脂的成分在共鉴定出100种芳香族化合物.RA、RB、RC、C、W、CW提取的油树脂分别鉴定出58、50、47、56、54、55种,不同提取方法的XGCG油树脂化合物总体相对含量分别为88.28%、81.77%、87.45%、73.71%、55.65%、63.06%,其中,1,8-桉叶油醇、香茅醇、2-甲基-3-苯基丙醛、橙花醇乙酸酯的含量比例在不同的提取方法中也不同.所以,在草果油树脂不同的提取方法中,RA法提取草果油树脂的得率为3.93%,种类和总含量分别为58种和88.28%.虽然油树脂得率不是最高,但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总含量最高,说明RA法更适合香味物质的提取.这也为开发草果附加值产品及深加工产业升级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草果油树脂;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GC-TOF-MS);提取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益智种子和果皮成分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UPLC-Q-TOF-MS技术对益智种子和果皮乙醇提取物的非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采用回流提取法制备供试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益智种子和果皮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以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100 mm×2.1 mm,1.8μm)色谱柱为分析柱,0.1%甲酸水溶液–0.01%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采集其一级和二级高分辨质谱数据,并用Masslynx软件对原始质谱数据进行分子特征提取,结合文献报道信息,综合分子相应结构特征、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质谱裂解规律,对化合物结构进行识别鉴定.从益智种子和果皮乙醇提取物中分别鉴定32个和50个非挥发性成分,包括黄酮类、酚酸类、糖类、脂肪酸类和萜类化合物等5类成分,其中有58个化合物为首次从益智中分离得到;益智种子的主要成分为酚酸类(11个)化合物,也是益智种子的代表性成分,占总鉴定结构化合物总数的三分之一,而益智果皮中的酚酸类成分较少,仅鉴定得到6个酚酸类化合物;益智果皮主要成分为黄酮类(19个)化合物,占总鉴定结构的化合物总数近三分之一,且种类丰富,而种子中仅鉴定得到1个黄酮类化合物;二者中共有成分仅4个,分别是单糖类化合物D-gluconic acid、D-glucopyranuronic acid,二糖类化合物sucrose和黄酮类化合物chysin.结果表明,益智种子非挥发性化学物质较少,而益智果皮中含有的化学物质种类较多;益智种子和果皮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益智种子主要成分为酚酸类活性物质,益智果皮则以黄酮和萜类成分为主,在综合利用和质量控制上应区别对待使用.

关键词: UPLC-Q-TOF-MS 益智种子和果皮 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西沙群岛土系的建立中国西沙群岛土系的建立

土壤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南海岛屿土壤资源极为稀罕且珍贵,但迄今对该区域海岛土壤研究尚不充分,在土壤分类方面,已建土系甚少或信息非常缺乏.本研究通过2020年对西沙群岛13个岛礁的土壤调查,对确定的7个典型土壤剖面进行了详细鉴定,7个剖面的成土母质均来自死亡的珊瑚和贝壳,2个剖面仅有暗沃表层,2个剖面有淡薄表层和雏形层,3个剖面仅有淡薄表层.7个剖面均为湿润土壤水分状况和高热土壤温度状况和具有珊瑚砂岩性特征,6个剖面有富磷特性.在高级分类单元上,2个剖面归属于磷质钙质湿润雏形土亚类、4个剖面归属于磷质湿润正常新成土亚类,1个剖面归属于钙质湿润正常新成土亚类.在此基础上,划分出4个土族,建立了晋卿岛系、甘泉岛系、永兴岛系、赵述岛系、南沙洲系和甘泉堤系6个土系.其中,晋卿岛系、甘泉岛系、永兴岛系、赵述岛系和南沙洲系分布于海岛中的蝶形洼地,有植被覆盖,为鸟类栖息地,枯枝落叶和鸟粪较多,土体中有机碳和磷的含量较高.甘泉堤系分布于环岛裸露海堤,无植被,鸟类活动甚少,土体有机碳和磷含量极低.本研究结果不仅对认识南海诸岛土壤有借鉴意义,还可为海岛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国土资源有效管控提供基础信息.

关键词: 南海 西沙群岛 土壤系统分类 土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枯萎病菌Argonaute基因功能分析及其调控小RNA发生

菌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是威胁香蕉生产的重要土传病原真菌,其中4号生理小种(Foc4)能感染几乎所有的栽培品系.Argonaute蛋白(AGO)介导的RISC复合体在RNAi干扰中起到重要作用.Foc4含有两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AGO蛋白,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获得了△ago1、△ago2和△ago1/2基因缺失突变体,并对其突变体的生物学表型、非生物胁迫、致病力及小RNA发生进行分析.与Foc4相比,缺失突变体不影响菌丝的营养生长,但是分生孢子产量下降,对巴西蕉的致病力明显减弱.其次,在hpRNA诱导的基因沉默中,AGO1主要负责产生siRNA介导基因沉默.最后,sRNA测序显示,缺失突变体的sRNA长度分布和5'-端首位碱基出现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并且都能产生自身特异性miRNAs.另外,本研究还鉴定到不依赖AGOs形成的miRNA.这些结果说明Foc4的AGOs在调控产孢量、非生物胁迫、致病力,以及小RNA发生中发挥作用.本研究为揭示Foc4小RNA发生的分子遗传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Argonaute;致病力测试;hpRNA;miR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筛选与高产酶菌株的ARTP诱变选育

中国酿造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该研究采用平板酶解圈法从南海海域海藻、动物及沉积物样品中筛选产褐藻胶裂解酶细菌,对筛选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技术选育高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结果表明,共分离筛选得到酶活较高的细菌14株,16SrDNA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它们隶属于3个门、5个纲、7个目、8个科、9个属,其中有5株菌(占35.7%)可能代表着新的分类单元.以高产褐藻胶裂解酶海藻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algicola)HB172198T作为原始菌株,利用ARTP诱变技术选育获得2株褐藻胶裂解酶活力明显提高的突变株(编号分别为30-19、80-6),其酶活力分别比原始菌株提高了 32.6%和21.6%,且连续6次传代培养诱变菌株的产酶遗传性状稳定.

关键词: 褐藻胶裂解酶 菌株筛选 诱变选育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火龙果果实生长及内含物变化规律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火龙果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果实内含物的变化,为火龙果高产栽培、花后管理及品种推广提供理论基础,选取大红、白玉龙和双色3个不同品系的火龙果,测定花后0~35 d果实的形态指标、内含物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火龙果的鲜质量、果实横纵径、果肉横纵径随着生长过程的推进均呈现线性增长的趋势;果皮厚度呈现为先增厚后迅速变薄的趋势.(2)果实可溶性糖、甜菜红素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呈现为前期稳定积累、后期迅速增加的变化趋势.(3)果实有机总酸含量呈现出"M"形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前期主要成分为草酸,后期为苹果酸.(4)花后35 d果实成熟时,大红火龙果的平均鲜质量最大,为313.3 g,果实、果肉横径最大,分别为74.74、70.43 mm,果皮最薄,厚度仅为1.71 mm,双色、白玉龙火龙果次之;大红、双色火龙果果形为近圆形,白玉龙果实、果肉纵径最大,果形表现为椭圆形;双色火龙果的平均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大,分别为124.91 mg/g、19.4%,大红火龙果次之,白玉龙火龙果最少;大红火龙果的甜菜红素含量显著高于双色、白玉龙火龙果,为57.52 mg/L;大红火龙果的总酸含量最低,为43.26 mg/L,双色火龙果的总酸含量最高,为59.94 mg/L.火龙果果实生长的中后期是果实质量迅速增加的时期,此时果皮迅速变薄,果实横径、纵径快速增长,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甜菜红素快速积累,该时期也是有机酸转化含量变少的重要阶段.双色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最高;大红单果质量大,果皮薄,甜菜红素含量最高,有机酸含量最低;白玉龙果实有机酸含量高.

关键词: 火龙果 生长发育 可溶性糖 有机酸 甜菜红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然胶乳制备超薄避孕套的研究

橡胶工业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氧化石墨烯、细菌纤维素和纳米微晶纤维素补强天然胶乳胶膜并以纳米微晶纤维素胶乳试制超薄避孕套.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补强胶膜有黑斑点,氧化石墨烯用量较大时胶膜容易收缩、开裂,弹性较差,强度也较低;细菌纤维素补强胶膜粗糙,有白斑点,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较低,细菌纤维素的补强效果较差;纳米微晶纤维素A补强胶膜定伸应力、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和撕裂强度较高,纳米微晶纤维素A的补强效果明显;采用纳米微晶纤维素A和B试制天然胶乳超薄避孕套,当纳米微晶纤维素A和B用量为0.2份时,超薄避孕套的外观均良好,拉伸强度均较高.

关键词: 天然胶乳 超薄避孕套 胶膜 补强剂 氧化石墨烯 细菌纤维素 纳米微晶纤维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棕脂肪酸外运蛋白基因FAX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棕(Elaeis guineensis Jacq.)原产非洲,是重要的热带木本油料作物,产油效率极高。目前油棕广泛种植在东南亚、非洲、中南美洲和我国的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等省(区),油棕果实压榨的棕榈油是重要的食用油和工业原料。脂肪酸在植物质体中合成,然后转运到内质网上进行加工和修饰。为了研究油棕脂肪酸的转运机制,以‘热油4号’油棕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信息学和荧光定量PCR挖掘控制油棕脂肪酸转运的关键基因。脂肪酸外运蛋白1(fatty acid export 1, FAX1)是植物脂肪酸转运蛋白,介导细胞内脂肪酸从质体向外运输,在脂质合成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从油棕中克隆了3个EgFAX1基因(EgFAX1-1,EgFAX1-2,EgFAX1-3),对其氨基酸长度、分子量、等电点、蛋白不稳定指数、脂肪族系数、总平均亲水性、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保守功能域、进化关系和表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EgFAX1基因编码的肽链氨基酸长度分别为189、231和232,分子量分别为20.43、24.85、24.92 kDa,等电点为分别9.82、9.82和9.93,蛋白不稳定指数分别为48.01、49.71和50.09,脂肪族系数分别为81.06、84.07和83.28,总平均亲水性分别为为0.071、0.121和0.106,分别含有2、5、7个外显子,都含有FAX1的特征结构Tmemb_14蛋白结构域。将油棕与拟南芥、水稻、大豆、油菜、番茄、绿藻、红藻、盘藻、团藻、长囊水云、细小微胞藻和小球藻的FAX1氨基酸序列做进化分析,发现EgFAX1与大豆和番茄的亲缘关系较近。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3个EgFAX1基因EgFAX1在油棕根、茎、叶、花和果中的表达特征,发现EgFAX1在花和果实中的表达量较高;同时分析3个EgFAX1基因油棕花后15周、17周、21周和23周果实中的表达特征,发现3个EgFAX1基因均在油棕果实发育过程中先升高,到达峰值后逐渐降低,其中EgFAX1-1在花后17周的果实达到峰值,EgFAX1-2和EgFAX1-3在花后21周的果实中达到峰值。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EgFAX1调控油棕脂肪酸运输的机制奠定基础。

关键词: 脂肪酸 FAX1 油棕 生物信息学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咖啡嫁接苗内源激素及生物量的变化

热带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咖啡嫁接苗应对干旱胁迫其内源激素变化对植株生长的影响,布置了盆栽试验.接穗为中粒种咖啡'大丰1号',砧木分别为大粒种咖啡'查理种16号'(种间嫁接)和中粒种咖啡'热研2号'(种内嫁接),3种水分处理:(1)正常淋水土壤含水量(soil moisture content,SMC),18%≤SMC≤25%,(2)轻度胁迫15%≤SMC≤17%,(3)重度胁迫10%≤SMC≤12%.6个试验处理分别为种间嫁接L1、L2、L3,种内嫁接C1、C2、C3.结果表明:种内嫁接苗根系IAA、ABA、TZR、IP含量在正常和轻度水分处理下均显著高于种间嫁接苗;干旱处理下种间嫁接苗叶和根IAA、ABA、Zeatin、TZR,种内嫁接苗叶IAA、ABA、Zeatin升高正响应干旱胁迫,但种内嫁接苗根IAA、Zeatin、TZR为负干旱胁迫响应;2种嫁接苗根IBA含量对干旱胁迫响应不同,种间嫁接苗重度干旱显著低于正常和轻度干旱,种内嫁接苗干旱显著高于正常水分;2种嫁接苗叶片、根ABA含量,干旱显著高于正常水分,叶片ABA含量L2、L3比L1高65.13%、218.52%,C2、C3比C1高31.10%、89.15%.根ABA含量L2、L3是L1的7.71倍、9.05倍,C2、C3是C1的1.79倍、1.48倍;重度干旱种间和种内嫁接苗叶面积损失率显著增加,单株生物量分别比正常水分减少23.45%、20.14%;轻度水分胁迫种间嫁接苗根干重、比根长、比根表面积分别比正常水分高39.16%、33.81%、28.07%,根系变细,根冠比0.66显著高于正常水分0.48;相关分析表明干旱胁迫下咖啡嫁接苗内源激素变化与生物量间存在相关性,地上部生物量与叶片IAA、Zeatin、ABA和根ABA呈显著、正负相关,根直径与根IAA、TZR、IP、ABA呈显著负相关,侧根数与根IAA、Zeatin、TZR、IP、ABA呈显著正相关.综上,在正常和轻度干旱下种内嫁接苗根系生长强于种间嫁接苗,IBA对调控种内嫁接苗根系应对干旱有积极作用,ABA对2种咖啡嫁接苗耐受干旱起关键作用,轻度干旱明显促进种间嫁接苗根系生长,而对种内嫁接苗根形态的改变和根系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这为下一步开展咖啡嫁接苗内源激素的干旱调控机理作了有效的前期探索.

关键词: 咖啡;嫁接苗;干旱胁迫;内源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南岭方颜叶蜂属两新种及分种检索表(膜翅目:叶蜂科)

昆虫分类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简要介绍了中国南岭山脉方颜叶蜂属种类调查概况,并记述南岭方颜叶蜂属2新种:湖南方颜叶蜂 Pachyprotasis hunanensis Zhong,Li&Wei sp.nov.与白转方颜叶蜂P.leucotrochantera Zhong,Li&Wei sp.nov..编制了南岭方颜叶蜂属16种及1亚种分种检索表.

关键词: 叶蜂亚科;钩瓣叶蜂族;叶蜂;分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