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营造柠条林 治理沙尘暴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2

摘要:柠条适应性、抗逆性强 ,生态、经济价值高 ,造林易成功 ,不仅是防风固沙的好树种 ,而且能提供优质饲料。在环北京风沙源区大力发展柠条生态林 ,既可有效减轻首都沙尘暴的危害 ,又能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突破。

关键词: 柠条 沙尘暴 绿色屏障 防风固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参与式果牧可持续发展探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02

摘要:参与式果牧可持续发展受区域异质性影响 ,主要表现在千差万别的自然、社会、经济特点和区域目标群体的思想、认识、传统、习俗的迥异 ,造成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开展果牧可持续发展项目研究时 ,必须采用自下而上参与式的工作方法 ,充分发挥区域源动力—农民的潜力和技能 ,让农民参与项目的决策、实施、监督和评估 ,保证项目真正体现区域农民的意愿

关键词: 参与式 果牧 可持续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早熟双铃棉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通过两个品种 4种密度的对比试验 ,初步探索出双铃棉在特早熟棉区高产优质的适宜密度 ,以中密度每公顷 13万株左右为宜。

关键词: 特早熟 双铃棉 品种 密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论最小因子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应用中的问题

山西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的最小因子理论经 10 0来年的证实仍有不足之处。研究表明 ,尽管作物施肥存在最小因子优势效应 ,但它与现代高产施肥获得地力潜在最高产量还具有本质的区别。从高产施肥角度来看 ,决定作物潜在最高产量的并非完全是最小因子 ,而是土壤肥力水平施肥比例和施肥量。

关键词: 最小因子 高产施肥 潜在最高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抗8号西瓜新品种的选育

山西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利用 94S8和 97F0 3自交系选配的杂交一代西瓜新品种双抗 8号 ,经苗期枯萎病接种鉴定 ,平均病株率为 30 .8% ,接近于对照品种西农 8号 ,抗性表现属中抗水平。田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 ,双抗 8号主抗枯萎病 ,兼抗炭疽病 ;生育期较对照西农 8号提早 3~ 4d ;易坐果 ,且坐果整齐 ,产量较对照增产 3%左右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提高 0 .7个百分点 ;瓤色红 ,品质优 ,商品性好 ,耐贮运 ,适宜于山西省各地及周边省份种植

关键词: 西瓜 双抗8号 抗病性 杂交一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论区域经济系统与发展整体观

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2

摘要:论述了区域经济系统的内涵 ,系统的整体性、复杂性、综合性、开放性、动态性、层次性、区域性等特点 ,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整体观。

关键词: 区域经济系统 内涵 特点 系统整体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县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发展县域特色农业的实质就是发展特色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从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观点出发 ,分析了县域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 ;通过分析总结各地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针对目前县域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发展县域特色农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发展对策

关键词: 县域 特色农业 特色农产品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养分类型与量比线性极点养分平衡规律

山西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采用施肥比例试验和施肥量试验统一在同一试验中的研究方法 ,对土壤养分类型及其施肥比例变化规律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把土壤和作物结合起来考虑时 ,作物苗期土壤供肥存在平衡与不平衡养分类型 ,并具有特定施肥比例。在此条件下 ,在极点施肥量范围内 ,作物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 ,极点施肥量后产量开始降低。据此提出了量比线性极点养分平衡理论和作物播种前肥料一次施用的新观点

关键词: 土壤养分类型 施肥比例 量比线性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德国的土地利用规划程序

世界农业 2002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素质教育刍议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摘要:怎样培养和教育下一代 ,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模式 ,一直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战略中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实施素质教育 ,是教育思想的伟大革新 ,是教育工作者工作方式和方法的重大转变 ,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它是落实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 ,也是实现我国跨世纪教育发展战略的保障之一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实施 教育体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