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4815条记录
软条白砂枇杷的低产原因及丰产技术关键

浙江农业科学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软条白砂枇杷的低产原因及丰产技术关键陈其峰孙田林丁长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310021)枇杷按肉色分为红肉与白肉两大类,俗称红砂枇杷与白砂枇杷。品质以白砂为上,尤为余杭塘栖的软条白砂枇杷,皮薄肉细嫩,味浓甜而鲜口,为枇杷之珍品。在以往生产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毒病虫害防治技术

江西果树 1996

摘要:草毒病虫害防治技术叶琪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杭州310021)草莓是我省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进栽培的果树新类型。浙江气温适宜,雨水较多,草莓病虫害较多,危害较重,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治技术措施,病虫害对产量影响较大。近几年来,我们进行了草霉病虫害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牛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研究

中国兽医科技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检测牛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抗体,经对39头剖检羊血纸检测,结果表明该法与剖检法的阳性符合率达100%(27/27),阴性符合率也达100%(12/12)。Dot-ELISA能检出第四胃寄生1~338条捻转血矛线虫羊的血清或血纸抗体;应用Dot-ELISA对599份牛、羊血纸的测定结果,与粪检法的阳性符合率达95.58%,阴性符合率达91.43%。初步认为Dot-ELISA作为牛、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检测手段是可行的

关键词: 牛,羊,捻转血矛线虫,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空间诱变效应的研究及其应用探讨

中国农学通报 1996

摘要:综述了植物空间诱变效应的研究情况,包括空间环境的特点、诱变方法、生物学效应及诱变作用机制。对利用空间环境进行作物诱变育种也作了探讨

关键词: 空间诱变,生物学效应,作物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鸡对非常规动物蛋白型饲粮可消化氨基酸的需求模式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1996

摘要:针对大量应用氨基酸平衡性差的非常规饲料而又缺乏应有尽有的工业氨基酸的条件下按"理想蛋白质"模式配制饲粮的不可实现性,本文综合运用氨基酸消化试验、动物生长试验和数学多元分析等手段,研究提出肉鸡饲粮可消化氨基酸组成的理想化趋势模型.它可为各种不同的原料(包括常规与非常规饲料)条件提供可实现的最佳可消化氨基酸组成模式,因而可作为非常规动物蛋白饲料优化配制的依据.

关键词: 可消化氨基酸需要 非常规动物蛋白型饲粮 肉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南方地区唐菖蒲留种繁育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1996

摘要:在浙江省西天目山和杭州市郊区进行唐菖蒲留种繁育的对比试验结果,西天目山区夏季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适宜于唐菖蒲的生长,表现株高,叶色浓绿,叶层厚,叶面积大,花序长而挺拔,花形大,色泽艳,小花数多,球径大,种球繁殖系数高,病害轻,可开辟为唐菖蒲优良品种的繁育基地,生产优质种球,满足市场需要。

关键词: 唐菖蒲;繁育;气候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兔出血症、波氏杆菌病、巴氏杆菌病三联苗的研究

中国畜禽传染病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兔出血症(RHD)、波氏杆菌(Bb)病和巴氏杆菌(Pm)病是家兔三种主要传染病。采用新的液体培养工艺。使Bh和Pm含菌量稳定在186~230亿/ml、200~260亿/ml之间。用RHD、Bb和Pm联合制成的三联苗免疫剂量为1ml/只,经免疫试验测定,对RHD等5天的保护率达100%(28/28),持续保护6.5个月以上;对Bb和Pm的平均保护率达88.9%(24/27)和88.3%(23/26),6.5个月的保护率仍有75%(9/12)和72.7%(8/11),室温和冰箱均易保存;抗体动态测定与攻毒结果一致。经29.5万头份试用证明,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稻瘟病突变品种的筛选及其利用研究

核农学报 1996 CSCD

摘要:应用软 X 射线辐射诱变选育而成的高抗稻瘟病突变新品种申香粳4号,矮秆、抗病、优质。在所测的88个菌株中,能抗87个菌株,抗菌株率达98.86%。稻米品质优良,具爆玉米花香型香味。

关键词: 稻瘟病 软 X 射线 突变 申香粳4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稻田生境与稻飞虱卵期主要寄生蜂的关系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表明,稻飞虱的重要寄生性天敌缨小蜂Anagrusflaveolus、A.optabilis和寡索赤眼蜂Oligositanaias及O.aesopi同时存在于稻田及其周围的非稻田生境中。寄主卵、寄主植物和栖息生境对卵寄生蜂的性比、体形大小和发育历期有着明显的影响。非稻田生境中禾本科杂草的种类和数量首先影响飞虱和叶蝉,从而影响卵寄生蜂的种群数量和质量。植物花对卵寄生蜂成虫的生存和寄生行为非常重要。

关键词: 卵寄生蜂;非稻田生境;寄主;保护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抗水稻白叶枯病的晚粳种质简介

作物品种资源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晚粳品系D601、D602和D603是以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全生育期抗白叶枯病的早粳衍生系G38(沈农1033~+/DV85)为抗源供体,以成株期抗病的晚粳品种秀水11为轮回亲本,通过连续回交选育而成。D601生育期为80d,属早熟晚粳,D602为88d,与对照秀水11相同,属中熟晚粳,D603为92d,属迟熟晚粳。3个晚粳品系的株高均为半矮生型,株型紧凑,叶片上举,综合性状接近秀水11(表1)。D601等由于聚合了G38的全生育期隐性抗性Xa-4基因和秀水11的成株期抗性Xa-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