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4815条记录
中国部分水稻主栽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分析和利用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用来自于浙江、四川、广东、湖北等7个省(市)的92个稻瘟病菌菌株测定了我国部分水稻主要栽培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分析了稻瘟病菌的致病力和品种的抗病性。结果表明,不同稻区的稻瘟病菌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同时筛选出一批毒力频率在30%以下,抗性相对较好的籼、粳稻品种和杂交稻组合,并用联合致病性系数(PAC)和联合抗病性系数(RAC)分析了它们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水稻;稻瘟病;毒力频率;联合抗病性系数;利用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州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演变及主栽品种的抗性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1991~1993年从温州稻区11个县(市、区)55个不同品种上采集481份稻瘟病标样,分离到354个单孢菌株,经7个中国稻瘟病菌鉴别品种鉴定,共检出7群23个小种,ZB群小种的分离频率较高,为80.23%,优势小种为ZB1、ZB9和ZB13。与1981~1984年的小种普查结果相比,小种类型和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温州稻区主栽品种病标样上分离的小种看,不同品种上的小种组成有差异,品种和小种之间存在着特定的亲和性关系。对温州稻区11个主栽品种的抗谱测定结果表明,汕优10号和辐籼6号的抗性较优,总体抗谱在76%以上,其他品种的抗谱均较差;多数主栽品种对优势小种的抗谱低于总体抗谱水平,该稻区的优势小种ZB1、ZB9和ZB13对主栽品种具有较强的致病性。选育或引进抗ZB群,尤其是ZB1、ZB9和ZB13。小种的品种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关键词: 稻瘟病菌;小种演变;品种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前螯合钙处理对猕猴槐后熟的影响(英文)

浙江农业学报 1996

摘要:本研究探讨了采前整合钙处理对猕猴桃后熟的影响.结果表明:整合钙处理,提高了果肉的钙含量,增加了于25℃条件下软熟的果实硬度,使水溶性果胶、草酸铵溶性果胶的增加和盐酸溶性果胶的减少受到了抑制,使呼吸作用降低、乙烯释放量减少,并延缓了淀粉、有机酸和抗坏血酸减少的速度、结果指出,采前整合钙处理,可推迟猕猴桃的软化和成熟,延长果实的货架寿命.

关键词: 猕猴桃 螯合钙 后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芦笋茎枯病防治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1996

摘要:研究明确了清除田间病残体、春季推迟留母茎并控制其生长期限、改进施药技巧、有机肥秋季深施和隔畦留沟推土等单项和综合配套应用技术;经1990和1991两年在该病流行区(138.3亩)防治示范应用,7月份调查病秆率控制在1~2.5%,对照为68%;病情指数为0.25~1.00,对照为43.25,防治效果明显。两年度的平均产量分别达1313和1430kg/亩(666.6m2),比对照增产3倍以上。上述关键防病技术,经在富阳、金华两县(市)近万亩芦笋田大面积推广应用后,亦取得良好的防病增产效果,使两县(市)在1989年遭茎枯病流行毁灭后的芦笋生产,又得到恢复和发展

关键词: 芦笋茎枯病菌;关键防治技术;防治效果;示范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生长调节剂Hok-813在青梅上的应用试验

浙江农业科学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植物生长调节剂Hok-813在青梅上的应用试验叶兴祥叶琪明李振包环玉(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310021)谢远忠(宁海县农业局)黄鹤亭(新昌县农业局)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是我国青梅主产区。为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常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目前我省一般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猪对血粉的氨基酸真消化率及其受蛋白酶调控影响的研究

动物营养学报 1996

摘要:本研究用去盲肠鸡和回—直肠吻合猪评定了饲用蒸煮血粉的氨基酸真消化率(TAAD),并探讨了添加酸性蛋白酶对蒸者血粉TAAD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蒸煮血粉平均TAAD在鸡(69.0%)明显低于猪(81.9%),而平均TAAD的酶促消化调控效应在鸡(11.2个百分点)明显高于猪(1.7个百分点)。

关键词: 血粉 蛋白酶 氨基酸真消化率(TAAD) 去盲肠鸡 回—直肠吻合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原花色素大麦的诱发突变及遗传分析

核农学通报 1996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平阳霉素与γ射线及其复合处理对水稻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1996

摘要:用0、10和20μg/ml的平阳霉素与0、150和300Gy的γ射线单独及复合处理早籼“陆青早1号”的精选种子,结果表明,与育种剂量(300Gy)的γ射线相比,平阳霉素对M1代根尖细胞染色体及植株育性的损伤效应较轻,而对幼苗生长的损伤效应较重;诱发的M2代叶绿素和抽穗期突变的频率较低,但株高突变的频率稍高。两者复合处理后,M1代生理损伤加重,M2代突变频率提高,就其诱变效果以20μg/ml平阳霉素与300Gyγ射线复合的突变频率为高,是4种复合方式中适宜的一种剂量组合。

关键词: 平阳霉素;γ射线;复合处理;水稻;生理效应;诱变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对WD-91B多维活性饲料酵母粉中氨基酸的可消化性研究

饲料博览 1996

摘要:本研究用去盲肠鸡测定了浙江省德清兽药厂生产的WD-91多维活性饲料酵母粉的氨基酸表观消化率(AAAD)和真消化率(TAAD)。结果表明,酵母粉的总氨基酸AAAD和TAAD分别为79.4%和87.9%,与用作对照的秘鲁鱼粉对应值79.1%和92.2%相比,TAAD仅差4.3个百分点。其中赖氨酸和色氨酸的TAAD(90.3%和78.4%)甚至明显高于秘鲁鱼粉对应值(79.9%和72.7%)。表明该饲料酵母的氨基酸消化率优良,且可消化氨基酸的组成比例较佳。

关键词: WD-91B多维活性饲料酵母粉,去盲肠鸡,氨基酸消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桔潜叶蛾对两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测定

浙江农业学报 1996

摘要:研究提出用毛细管点滴法带叶测定柑桔潜叶蛾抗药性的方法。对浙江省各地采虫测定结果证实,柑桔潜叶蛾已对溴氰菊酯和α-氰戍菊酯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抗性大小因不同地区而异;并以溴氰菊酯大于α-氰戍菊酯。各地虫源对α-氰戍菊酯的抗性尚处于第一阶段;而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则已发展到第二阶段。新型杀虫剂筛选结果表明,丁硫克百威、锐劲特和虫螨光是防治潜叶蛾的优良药剂,与昆虫生长调节剂(IGR)、沙蚕毒系类及其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轮用,可以代替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防治柑桔潜叶蛾

关键词: 柑桔潜叶蛾;α-氰戍菊酯;溴氰菊酯;抗药性;杀虫剂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